您的位置: 首页 >乡镇动态>岩峰镇>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老干部”回家忆党史“老百姓”铭记党恩情

作者:李明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5-11 11:02:25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岩峰镇党委按照《渠庆学办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五老”作用的通知 》精神,积极组织“五老”(老领导、老战士、老支书、老教师、老模范)给“一老”(老百姓)上党课。通过忆党史、悟思想、谈变化,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建创新引领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文化旅游培育镇、美丽滨江生态镇”四大镇域目标的强大动能。

  “岩峰是渠县第一个农村地下党支部,曾有一段悲壮的历史。1934年元月,红军撤离,国民党部队和团练反攻倒算。将岩峰百宝山乡苏维埃粮食委员刘崇林,用青帕上吊毒打活埋;川军头目李之焕同伙追杀百宝山乡苏维埃粮食委员李成美,秘密杀害岩峰官山;将岩峰区苏维埃独立营连长文必达烈士杀后取心、肝烹食;将罗家祠堂乡苏维埃粮食委员张子林,烧八筒花后杀害;将土地委员张凤阳杀害后,剖腹取心、肝炒食;将游击队长罗光盛乱枪射死。”

  5月9日上午,岩峰老协会现任副会长王云全(曾任岩峰区领导)来到镇政府向机关党员干部宣讲党史。宣讲中,他以“红色岩峰、发展岩峰、展望岩峰”为题,用生动语言、鲜活事例、真挚情感讲述了红色岩峰的战斗历程,如今岩峰的巨大变化。“一流的乡镇滨河路,即将落地高速互通”是岩峰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号召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发展机遇,永远铭记党的恩情。

  “见证回龙的颠覆性变化,全村老小我最有发言权。”回龙村籍老革命田道荣退休前系渠县建设银行行长。70年代曾任该村大队会计,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和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脱离农村,走出农门。如今退休回家,发挥余热,2016年担任宕渠书画院岩峰回龙村分院院长。5月8日上午,他在村忆党史会上进行了辛酸的回忆。他说,过去我们的回龙,三面环山,地薄人少,是出了名的“癞子多 、阗子多、瞎子多”的“三多村,贫穷落后一直是我们最醒目的标签,那个时间多数人难以讨到婆娘。当时,如果我不勤奋努力,下定决心跳出农门,我绝对也是没婆娘的“单身汉”。他饱含深情地说,“翻身全靠共产党,奔康感恩习主席”“回龙人民不忘本,回龙最该记党恩”。

  “2017年回龙整村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中央电视台先后5次走进回龙采编,2张回龙脱贫图片被省博物馆永久收藏;2019年喜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2020年获全省乡村文化示范村”。“如今的回龙,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社社用上了天燃气、户户住上了安居房、院院通达了水泥路。”

  李发文是该村原支部书记,从贫穷到振兴的蜕变,他是见证者,更是实践者。因劳累过度,先后2次出现脑梗塞病倒在病床上。当天的忆党史会上,他侧重讲述了党的脱贫好政策和回龙艰辛励志的脱贫故事,列举了“光头刘俊伸、白头王述平、平头何能荣”三任下派书记的扶贫经历。“我们新建了一流的党群服务中心、办事不出户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新建了功能齐全的卫生站和村小,就近就医就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建好了滨河路和登山路,农民溜步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村级主干道有油化路、修建了连心桥,用水用电用气用网样样俱全……;我们河道加宽了、广场建好了、喇叭响起了、人有精神了……,如今虽有病在身,想想变化,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安慰。

  月光社区是村级建制调整新成立的一个农村社区,是岩峰面积最大,趋势最好、潜力最优的一个社区。但提到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与回龙村相比,村老支书张天成满肚子的不服。“五年的脱贫攻坚经历,我们月光社区无论是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培育、人文精神与“隔壁”的回龙村相比都落伍了。如何让乡村振兴的步伐不再落后,是我们全村人都要思考的一个课题。”他在讲到金家场、鹞子山的来历时,语重心长地告诉新一任班子,一定要“谋实事、讲实话、重实干、拼实绩”才能对得起党的恩情,不负全村人民。

  “百宝村地下党支部是渠县第一个农村地下党支部,革命历史最丰富,红军斗志最卓绝,英勇的百宝山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大的奉献和牺牲。”5月10日上午,原党支部书记杨露来到百宝村二组王碧全院坝,给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讲百宝村革命历史。他满怀深情地讲到:“1934年初,红军撤离,国军和团练反攻倒算,疯狂追杀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白色恐怖笼罩的百宝村,革命群众家家哭泣、人人自危。”共产党人杨伯申,受党组织委派,不畏惧敌人的屠杀,回乡在本村密秘发展党员多达20多人。杨露老支书讲得动情,乡亲们听得津津有味,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表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建幸福家乡。

  各村(社区)忆党史会上,镇党委书记贾继平都亲临现场,与“五老”和党员干部见面谈心。他指出:“岩峰曾是渠县第一个农村地下党支部诞生地,是渠县唯一的巴渠共运联谊所在地,是革命烈士文必达故里,文化资源丰富。他希望大家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胸怀红军精神,送上红色食粮,更直观感受党的伟大功绩,不断推动我镇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