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镇谭坝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渠县网APP
分享
文崇镇位于渠县东北部,紧靠渠江干流——巴河的东岸,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辖10村1社区,2万余人。距渠城98公里,距达州市63公里,是巴河进入渠县的第一站,所有村都位于巴河之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近年来该镇沿河居民饱受洪水肆虐,特别是去年“9.18”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超历史水位线5.16米,全镇受灾4536户,占总户数的88%,人口17387人,占总人口的80%,房屋全垮和D级危房1120户,给全镇人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形势,又特别是文崇镇的谭坝村,地处巴河东岸,幅员面积3.86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地势平坦,水土肥沃,2005年“9.3”、2007年“7.7”、2010年“7.8”2011年“9.18”频频洪水把老百姓困到孤岛中央,全村变成一片汪洋。该村辖6个村民小组,648户,2546人,去年特大洪水造成436户全垮和D级危房,常年被淹户558户。
每次洪灾后的谭坝村臭气难闻,整个村庄满目疮痍,各个村民由此产生远离此地的强烈愿望,灾情出现之后一方面掀起灾后重建,另一方面主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文崇镇根据谭坝村特殊的区域优势,在总体要求上实现谭坝村拥有的自然地巴河美景和优美的地形地貌,纯美优质的生态本质。未来产业发展和乡村风貌,将以乡村旅游服务业作为发展基础,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形势将为桃果产业和休闲产业的深化发展服务,让人们共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成果。
宣传开道。该村制定了《新村综合体灾后房屋重建和环境整治宣传方案》。一是采取会议形式进行宣传。二是散发宣传资料,加大宣传,使此项工作深入人心。三是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四是科学规划,蓝图绘就,按高标注的要求进行考核。
资金保障。镇委镇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拿1万元悬奖攻关,严格考核。目前,该村用于此项工作已投入资金8000元,为该村环境治理出实招、见实效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方法管用。首先开展联合执法,规范环治工作秩序,提出几个不准,屋前屋后不准乱堆乱码,阴沟阳沟不准有淤泥存在,门前屋面不准乱挂、乱搭现象。整个住居干净洁美。其二开展七进服务,做到从我做起。其三装潢清理,实现村容整洁,一清垃圾,二清污水,三清污泥,四清杂物,五清改水改厕。其四抓专项、突难点。主抓白色垃圾、杂物清扫、污水排放。
齐抓共管,谭坝换新颜。通过扎实工作,经过半年来,谭坝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安装果皮箱20个,新建垃圾池10个,书写宣传标语7幅,新增保洁员5人,常设保洁机构2个,全村环治工作出现一下态势:风貌突出。由省政府牵头,聘请了四川省美厦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规划而成,充分尊重谭坝村的地域文化特色,因山就势,显山露水,错落有致,做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体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理念。规划新村建设占地280亩,建筑总面积92180平方米,入住农户500户,2216人,分两期实施,其中,第一期入住农户380户1560余人,约55000平方米。群众参与。综合体采取统规联建方式,在选址和户型设计上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在建房户中推选有建筑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村民代表7人、村干部4人,组建议事会、监事会,全程参与和监督宅基地整治,以及工程队的选择、建房质量的把关、民主理财的账务管理,达到依图论价,合理确定房价的目的、保质保量保时完成工程建设,使群众满意。产业振兴。利用荒山荒坡、河畔滩涂,进行土地整理;遵循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召开村民会议集体讨论,采取组内调田、邻组调田和集体用地置换、调整补偿等方式,达到占补平衡,解决综合体建设用地矛盾。按照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园的模式“建立5个规模优质生猪养殖场,合理优化产业布局,采取“公司(小区)+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增收。按照猪、沼、果(菜)的模式,配套规划建设经果林,打造旅游观光景点,规划栽植奥桃1200亩,全镇突破6000亩,力争后年达州首届桃花艺术节在我地召开,努力实现“村有一项主导产业、户有一座万元棚圈、人有一项致富技能”的目标。设施完善。规划建设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超市、中心幼儿园、邮政储蓄所、休闲健身广场等,增强综合体吸引力和集聚力。综合体建成后将强化社会管理,建立完善治安联防联勤、便民服务、卫生清扫保洁制度,着力规范村民行为,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成为村民集中休闲活动中心。功能现代、文化发展。谭坝村综合体按照凸现风貌之特点,平坝,丘陵之地形,依山就势,显山露水,错落有致,突出特色。新房围墙采用透景透绿的栅栏式,屋顶颜色棕色、蓝色交错搭配,各有千秋,鲜活耀眼,花草树木绿化长廊3000米,科学布局步行道2000米,机动车道5条5米宽2500米长,修筑7米宽便民路3条6000米,排灌渠1800米,接通共和场镇管网,新埋设自来水管道5000米、天然气管道5000米,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方便群众出行,规划小广场4个,增大群众户外活动的场所。同时做好水、电、气、通讯等管线的铺设管理,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因地制宜采用生态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和土地环境质量。彰显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规划科学布局美,城镇村落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人与自然和谐美,着力塑造独特乡村风貌的新农村综合体。
日前,该村以新村综合体为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灾后重建具有时代特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具有三大改观:一是广大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大大改观;二是全村面貌大大改观;三是群众的生活品味大大改观。(何建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