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镇动态>文崇镇>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文崇镇关于“9.18”洪灾后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实施意见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2-05 11:02:59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文崇镇“9.18”特大洪灾水位达30.26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5.16米,致使全镇大量的房屋冲垮,粮食、衣物、财产被损毁,基础设施部分冲毁,受灾人口多,受灾面积大,灾情非常严重,引起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救灾物资陆续送达,切时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难题。为了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一边抓灾后重建,一边抓灾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应是当前该镇各级干部工作主要职责和任务。就如何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是及优化发展,作出以下意见: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紧紧抓住县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为契机。以镇委提出的“交通建设强镇、特色产业示范镇、灾后重建样板镇、渠县北面经济文化强镇”为统领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开发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积极稳妥的开辟受灾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近期开发与远景开发,长中短、梯形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围绕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优新产业与旅游价值高的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的原则。同时坚持“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力争在三至五年后把该镇打造成川东农业大镇、灾后重建样板镇、休闲旅游的示范镇。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重点及任务目标。全镇坚持以拓宽市场,加速流转,引进业主,多种经营,为调整思路,采取“一减一扩”的措施。一是适当减少种粮面积,改善种植结构,粮食生产按适应市场的刚性增长和品质优质优化的需求,在粮食面积适当压缩的情况下,要加大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在面积上要有量的减少,在产量上要有值的提高,口粮要择优种植,商品粮将连片种植,要加大优质米基地建设力度;二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品种特色化,种养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谭坝村综合体为集中优势产业区,以石湾村聚居点,文崇村聚居点主导产业发展区,以“文包”公路沿线为线,形成主导产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总体布局,最终形成以点带面,以面连线,点面结合,辐射全镇的发展格局。

    各村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谭坝村:作为受灾重点村,也是灾后重建综合体建设的示范村,以综合体为中心,发展优质桃树1000亩,继续巩固发展葛根产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发展。种植优质水稻1000亩,规模种植优质花椒 500亩,成片发展“脆李”400亩,引进外商力争,在1-2年内在四、五社“ 外河边”建设蔬菜基地1000亩。

    文崇村:以灾后重建聚居点为中心,栽植优质核桃树500亩,以“郭家梁”为中心连片种植优质椪柑500亩。在聚集点四周环形栽植琵琶300亩,继续发挥产粮大村的优势,稳步发展形成良品粮的生产基地,努力打造2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拓宽畜牧业的发展渠道,在畜牧发展产业上要做文章,力争一至二年内兴办规模化养殖场一个。  

    石湾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桃树栽植,以聚居点为中心,重点布局在二社连片栽植1000亩,加速土地流转,引进业主,规模化栽植花椒500亩,成片栽植“脆李”300亩,巩固传统产业建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优化种植优质水稻1000亩。  

    下湾村:以文包公路为主线,树立好大门形象,以公路沿线为主线深推进50米,力争在目击范围内,连片连线,栽植桃树800亩,利用梯田梯地的层次突出的地域优势,集中连片栽植优质花椒1500亩。  

    庙坝村:继续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培育新的养殖项目,力争在一至二年内形成集中养殖示范区,与谭坝养殖小区相结合,形成文崇镇示范养殖带,特别是四社的养鸡场要规模发展猛增效益,力争明年内壮大发展成为,年出栏5万只示范养鸡场,以聚居点为中心,与谭坝村综合体相连,成片栽植优质桃树1000亩,以五社为重点,以铁路两边为主线,培育栽植花椒500亩,  

    山峰村:以公里沿线为重点,两边募集范围内栽植桃树,稳步推进传统产业,以柑桔生产为主导产业,以三、四、五社为重点,积极发展优质柑桔1000亩,必须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同时在二社集中种植花椒300亩,  学堂村:充分利用水源优势,积极发展团结水库的水产养殖,寻求项目,引进业主,提高效益,要求养殖要规模化,立体化。利用广阔的荒山、荒坡,以火车站为中心,连片种植优质花椒500亩。  

    革新村:强势推进柑桔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合理的地理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更新观念,依托科技,优化品种奋力打造柑桔生产示范园区,力争在全村发展优质柑桔2000亩在柑桔生产方面要有质的提升,量的突破。  

    促进村:加快土地流转,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引进业主,规模多栽植花椒500亩,与革新连片栽植柑桔1000亩,努力形成文崇镇柑桔生产示范带。  

    台山村:以黄泥梁为中心成片栽植琵琶500亩,以村级公路为主线,集中连片种植优质水稻2000亩,创建高产玉米示范区,规模种植1000亩,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优核桃树500亩。  

    社  区:以公路两边、场镇周围为中心利用空闲地荒山荒坡栽植优质桃树100亩。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是狠抓观念转变和方法创新。使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与市场积极发展相适应,树立农业、市场大流通的观念。树立市场是产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加快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观念。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大胆走出去,积极为群众跑市场、找信息、搞联络、钻路子,探求适宜的产业路子,要多方取经,群策群力,探索新方法,真正做到克难攻艰,逐步实现我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      

    二是狠抓组织协调,保证重点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培植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层次多、触及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按照 “一个产业一套人马”、一套科技人员、一套政策、一个责任人”的要求分管领导是项目的具体主要负责人,驻村领导是该村项目的具体牵头人,驻村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是项目的具体责任人,组建各个产业服务系统,要明确一个领导负责一个产业,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善始善终地做好各个产业的培植和发展。做好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协调好各种关系;具体做好联系销路,宣传动员、落实计划、技术培训指导,真抓实干,促进产业建设的发展。  

    三是找“龙头”与建“龙头”相结合,逐步推进产业化进程。敢于突破区域,大胆走出去,与相关企业加强联络,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合作,靠他们做“龙头”;打破所有制界限,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积极以展本地的“龙头”企业;不断改善投资坏境,多渠道引进发展“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由小做到大,由弱做到强,逐步推进农业化进程。  

    四是加速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新科技的应用推广,使其与产业发展相适应。采取派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加快镇村人员工作的技术更新;二是通过层层培训和加强指导,加快广大群众的技术更新。从而促进我镇产业技术升级、产品质量的提高。  

    五是调整农业投资结构,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随着新兴产业群发展的需求,在农业投资结构中要适当减少基础产业性投资,控制常规性投资,加大开发性投资,用活用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力求使产业建设的传统投入向开发性、科技性投入转变,提高产业的专业化和科技储量;由更多的政府行为投资转向多渠道筹资发展。  

    六是狠抓多元化流通营销,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广大干部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营销,积极走出去,多方找关系、找客户,大胆闯市场;要大力发展与市场相结合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拓展农产品营销道路,以市场来牵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七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要全方位协调,积极组织,加强产前信息、信贷、产中技术培训服务,重点加强信息和科技服务。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考核办法。各村要对上属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列入今明两年工作的重心,精心组织,群策群力,早宣传,早动员、早落实,力争在2012年底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此项工作将作为今明两年全镇综合目标考核的工作重点,要抓紧抓实,全面完成任务,具体考核办法:一是对全面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目标任务的村设一、二、三等奖,根据完成目标任务的质量和时间先后顺序具体考核,一等奖一名奖现金五千元奖牌一个,二等奖两名各奖现金三千元奖牌各一个,三等奖两名各奖现金二千元奖牌各一个,并在全镇通报表彰;二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目标完成较差的村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工作滞后的村的驻村领导、驻村工作人员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完成质量极差的镇委、镇政府将在年度考核中给予惩罚,倒数第一名的村支部书记,主任在全镇村社干部大会上作检讨,并追究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相关责任,情节严重的党委政府将责令其引咎辞职。各村支部书记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各村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整体推进,各村一定要工作主动,真抓实干,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

    9.18”洪灾给该镇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不伤心、不恢心,恢复生产有信心,我们要在灾后重建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力争1-2年内完成目标任务,党委政府定量化考核,奖惩逗硬。各村各单位部门,顺势而谋,依势而动,加大力度,不断调整才能走出新路,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的效益,保证受灾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何建华)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