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镇动态>三汇镇>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洪流中那条不沉的船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07-31 11:54:30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郭强,46岁,渠县三汇镇金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金河村地处三汇东南方向汇南乡与土溪镇交界处,与渠汇公路隔江相望,是距离三汇场镇距离最远、海拔高度最低的行政村,常住人口1900余人。盛产甘蔗、烟叶、蔬果的金河村为典型的冲集层小平原交通极不方便,村民赶集购物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机动船。  

 2010年7月16日 下午,金河村支部根据三汇镇党委、政府的指示,召开了由全村党员干部参加的抗洪抢险准备会,结合镇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抢险方案,一是确定临时安置点,二是党员干部实行分组包社,三是调用该村的4艘机动船和4艘渔船待命。17日凌晨,根据三汇镇抗洪抢险指挥部的命令,金河村开始实施转移疏散,目标是金河村二社,金河村二社是全村地势最低的社,常住村民600余人。金河村安置点设在地势较高的金河村小和郭家祠堂。将二社村民转移至安置点必须采用船只运输,有限的运载能力和村民消积的观望态度是疏散的最大困难,郭强在电话中大声地向三汇镇抗洪抢险总指挥孙小雁书记表态:“坚决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按超越7.7洪灾警戒水位线进行转移”!在郭强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党员干部集体出动,逐家挨户、无缝覆盖地对全村警戒水位线下的村民进行宣传动员。在人员转移中,二社村民郑安太担心家中财物,守在二楼不肯离开,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郭强同志带领抢险队员,从屋檐翻进室内强行转移,浑身多处被抓伤。事后,郑安太望着没顶的房屋感激涕零,痛哭失声:“感谢共产党,感谢郭书记,没有郭书记,我的命就完了”。疏散过程中,同样的事例还很多。17日傍晚,二社600余村民和数千头牲畜终于转移完毕。然而,谁也没想到,洪水不断上涨已经超载历史最高!三社告急,一社又告急!一边是洪水、一边又是暴雨;一边是呼啸而来的洪魔,一边又是视家中老屋和财物如命、根本不信洪水居然会淹及他们的老百姓,口干舌燥的党员干部们累了,但他们不敢停歇,因为稍一停歇就有可能很多的人财物受损;他们不愿停歇,因为以郭强为首的村支部向上级领导承诺过,他们一定不落下一个群众、不让一个群众发生伤亡事故。就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就是这种神圣的责任感压着他们,从17日早晨到至18日下午,到处都是郭强和金河村党员干部的身影,金河村共转移灾民1500余人,牲畜数千头。在清理完人员确定无一人落下后,以郭强为首的党员干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的金河村小和郭家祠堂这两块狭小区域已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  

转移虽成功了,一千多受灾群众的生活成了郭强心头最沉重的负担,因为洪水来得快,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很多村民的粮食根本来不及转移,吃饭喝水问题就成了眼前的大事。此时的郭强,俨然又是司令员、又是组织员、又是伙食团长,大家都用盼望的眼神看着了,但谁也没叫嚷,因为群众见证了村里的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是什么样,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候是什么样,他们除了对洪水的怨恨,对这帮党员干部真的不能再有什么要求了,他们是人啊,他们不是神啊,他们  

已经几天没休息没睡觉了啊!然而郭强书记主动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要求党员干部及家属带头,将抢救出来的粮食和仅有的肉制品煮熟后均分给那些需要的群众。面对上涨的洪水,仍然还有部分被转移的群众担心家中的存折和现金,是郭强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划着皮滑艇和一趟趟往返于安置点与被淹房屋之间。村民们渴了,找郭书记,村民们饿了,找郭书记,灾民病重了,还是郭书记冒着生命危险用船送到镇上医院抢救。用灾民们的话说:郭书记就是洪水中那艘永不沉没的船,他走到哪里,就把生的希望带到哪里。来,郭强嗓子哑了,头发白了,消瘦的身板更加单薄了,满是血丝的双眼充满了欣慰和忧郁,欣慰的是,在历史以来最大的洪灾面前,金河村一千五百余人无一伤亡,忧郁的是洪水退尽,满目疮痍,全村停电,水井被污染,70%村民粮食被冲,灾后的生活和恢复生产成了郭强心头最大的牵挂!此时的郭强又投入到金河任重而道远的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大潮中。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