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流溪乡党委书记欧兴春
渠县网APP
分享
2010年7月18日,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袭击了流溪乡。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作为乡党委书记的欧兴春同志,自始至终坚守在抗洪抢险岗位上,与乡党委、政府“一班人” ,组织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 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连续作战,不胜不休的精神,决战洪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基层党委书记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
7月17日上午,正在乡上值班的欧兴春同志,神情凝重地看着阴云密布的老天,和连续两天越下越大的暴雨,预感着一场洪灾就在眼前,庚即,他组织召开全体乡干部会议,安排专人密切监视渠河水情,成立了党员抗洪抢险先锋队,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工作。中午时分,市县防洪指挥部的汛情通报证实了欧兴春的预感。下午3时,渠河水已上涨6米左右,浑浊的洪水已蔓进场镇低洼处。立即疏散转移场镇群众。他在乡抗洪抢险指挥部发岀了第一道动员令。他同乡长雷勇各带一个组,沿着乡场镇的大街小巷,组织转移疏散群众,组织动员群众转移,帮助群众抢运物资。雨不停地下着,暴涨的河水已进入农贸市场,场镇已处于一片混乱杂嘈中,他一边镇定指挥群众转移,一面又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群众疏散物资。雨水和汗水湿透了全身他也全然不顾,直到18日早上凌晨1点钟,场镇低洼处的临江街、鸡市街、粮食市场,农贸市场的群众基本转移安置结束。
在灯火通明的乡抗洪抢险指挥部里,刚从场镇查险归来的欧兴春同志,一刻也没歇息,一个又一个汛情通报让他的眉头紧锁。他立即组织召开了指挥部紧急会议,正确估计和分折了这次洪灾的严重性,制定了系统的防洪抢险措施。安排专人调派抢险船只,并做到统一指挥,随叫随到。由于个别群众心存侥幸,认为“7.7” 洪灾是100年不遇,时隔3、4年时间,洪水再大也不可能超过“7.7” 洪灾水位。不论乡村(社区)干部怎么做工作也不愿撤离,还有一部份群众顾及自已家中财产,又嫌搬家麻烦,与工作人员软磨硬抗。针对这一点,欧兴春态度坚决地说,我们要教育引导群众相信当今的水文预测科学技术,即便如此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不愿撤离的群众我们要强行将其撤离安置,我们要把群众的生命放在笫一位。会后,他带领抢险队员淌着没膝深的洪水,再次深入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地动员转移安置了受灾群众42人,直到早上六点钟才回到指挥部。
18日午3点,暴涨的洪水已越过了“7.7” 洪灾水位,已逼近乡政府办公大楼下,此时的乡下场上一片忙碌和混乱。为了稳定人心,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欧兴春乘着冲锋舟,沿着洪水淹沒区鼓舞群众士气,他说,洪水淹沒了我们的家,却淹沒不了我们的斗志,只要有我们党委、政府与同志们在一起并肩抗击洪水,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筒短扑实的话语,让躁动不安的受灾群众静下了心来,在乡抢险队员的统一指挥下,人们亙帮亙助,忙而不乱地抢运着各种物品。
然而,当天晚上对于欧兴春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眼见着已超过“7.7” 洪灾的水位,和一个个汛情通报,他心急如焚。此时洪水已将政府机关大楼底层办公室全部淹没,场镇已经停水停电。还有沒有人沒转移?转移岀来的群众安置好了沒有?他拿起手机不停地拨打,向知情人了解情况。并安排抢险队员休息,一有情况立即前去救援。其它同志见他两天两夜都沒睡觉, 劝他去休息一会,可他却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睡得着呀!直到19日下午洪水在慢慢回落时,他才在指挥部的办公桌前的椅子假眠了几十分钟,醒来之后又组织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安排场镇清瘀和生产自救工作。
20日上午,场镇禹王街80多岁的陈元仁老人,来到乡政府院坝内,拉着正在清扫瘀泥的欧兴春感激地说:“欧书记,要不是你派人来救我,我这把老骨头早就被洪水冲走了” 。并当着在场的干部和群众,一个劲地直呼共产党好,党的干部好。
原来,在19日凌晨一点30分,乡卫生院副院长李彪打来紧急电话,说乡场上禹王街有人喊救命,不一会,场镇居民张小勤也打来同样的电话。欧兴春得知此事后,立即调派船只和人员紧急前往救援。在微弱的电瓶光照射下,救援人员驾着小木船沿着狭窄的街道,用了一个多小时间,好不容易才到达了目的地,并成功地将躺在房顶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陈元仁老人救上木船,并立即送往乡卫生院抢救治疗。活了80多岁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绝处逢生的感受。
“7.18” 特大洪灾,对于流溪人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大灾大难。但流溪乡的党员干部,在欧兴春同志带领下,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岀的大智大勇,再一次见证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那份大爱,谱写了一曲干群同心决战洪魔的伟大赞歌。(刘 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