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断七八根拐杖,余定泗三十余年“斗贫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个儿不高、拄着拐杖,但腰板挺直、头发整齐,眼睛炯炯有神,这位60岁的残疾人在花甲之年绽放了人生第二春。
他叫余定泗,家住四川省通江县新场镇巴州沟村。
6岁那年,余定泗因意外受伤导致左脚残疾。大集体时,下地劳动困难,没挣到几个工分,日子过得比别人更紧。成家后,妻子患有智力残疾,这个“双残户”的日子步履维艰。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同样因劳力弱,是村里的特困户。
“贫困不是天注定,注定也要拼一拼。”初中文化程度的余定泗,凭着自己的勤劳和坚韧不拔,30多年终于闯出一条脱贫路。
余定泗在猪圈查看他饲养的猪(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种那点庄稼,也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农忙时靠亲朋近邻帮衬。但平时全靠自己,别人干完农活回家了,我们还要在地里慢慢干。”余定泗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唤醒了中国农民的市场意识。余定泗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李树、桃树。可在那个为温饱奔波的年代,种出的水果卖不了钱。
余定泗又尝试着种桑养蚕,为当时的通江县丝绸厂提供蚕丝。可是,因他缺乏养蚕经验,又以失败告终。
不能这样穷下去,余定泗一直在寻找致富门路。到了20世纪90年代,巴州沟村家家户户都种植小麦、玉米、油菜,村民们要将粮食背到几公里远的加工厂打米磨面,但跋山涉水,极不方便。
“我看到了商机,借钱买了打米磨面机,虽挣钱少,但日子总在变好。可随着村里通电和小型打米磨面机的增多,我的生意一下就萧条了,原来购买的柴油式打米磨面机也慢慢生了锈。”余定泗回忆往事。
2011年,爱“拼搏”的余定泗筹借资金6.5万元,买了六七十只羊搞起养殖。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到半年,羊陆续死了一大半,最后只卖了1万多元,还背了一身债。这次惨败,沉重打击了他的信心和勇气。
“受挫后,老余一度很消沉,头发乱蓬蓬、家里乱糟糟,我们从拉家常开始帮他分析脱贫路上的经验教训,渐渐地,老余又有了信心琢磨起致富门道。”2013年到任的新场镇党委书记陈茂林告诉记者。
这一次,老余把主意打到了养猪上。虽然开始只有三头母猪,但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一有空闲就翻阅镇干部送他的科学养猪手册。
2015年,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打响了秦巴山区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巴州沟村来了县乡两级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组,余定泗家被认定为需要重点帮扶的贫困户,工作组干部在资金争取、技术指导、劳力帮扶、产品销路等方面帮老余重新规划了生态养猪致富办法。
“工作组干部一心一意帮助我,给我吃了定心丸。”年近花甲的余定泗再次燃起脱贫致富、干事创业的斗志。
2015年,余定泗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周转资金10万元,还获得残联帮扶资金2万元。有了资金,余定泗决定扩大规模。帮扶干部组织劳力帮余定泗建起标准化圈舍,养了11头能繁殖母猪和50头育肥猪。驻村农技员李文东也常来指导。
每天,余定泗早起晚睡,拄着拐杖穿梭于通往猪圈的坡道上。“每天不到5点就要起床煮猪食,随时都想去看它们,一听到猪叫我就着急,上坡下坡想走快点就经常摔跤,木头拐杖拄断了七八根。”余定泗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余定泗终于叩开了成功之门。当年,他出栏肥猪120头,收入约20万元,顺利脱贫。
余定泗在展示他获得的荣誉证书(新华社记者刘坤4月14日摄)。
2017年,在驻村工作组帮助下,余定泗成立了东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专合社+农户”的方式,吸纳了17户贫困户加入,为他们低价提供仔猪、鸡苗,免费指导技术,主动帮他们联系销路。
这一年,余定泗实现了双丰收。一方面,他养母猪32头,出栏育肥猪320余头,养了1000多只土鸡,出售了4000余只鸡苗,全年毛收入达50余万元,净利润16万元。另一方面,他的合作社帮助17户贫困群众都脱了贫。更光荣的是,他获得了2017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正是有了党的好政策和干部的贴心帮扶,才让我的辛劳有了回报。”余定泗说。
余定泗身残志坚、苦干脱贫的精神,在村里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他是我们的榜样!”村民张兴福说,在余定泗的带动帮助下,他养了2头母猪、3头肥猪、300多只鸡,2017年在养殖上收入14000余元,一举脱了贫。
通江县位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深处。全县有157个贫困村,贫困户3万多户11万多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达60%。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该县为每个贫困村落实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引导群众发展以菜园、果园、药材园、养殖园、加工园为主的“五园”经济,力争2019年全部脱贫。
“我儿子打工回来看到村里的变化,决定留下来和我一起干。今年预计收入突破100万元,纯利突破20万元,力争专合社社员户均养殖收入2万元。”走在家门口新修的水泥路上,余定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