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华社消息>详细内容

留得青山在 渠江万古流——长江上游渠江流域生态保护目击记

作者:任硌 陈健 吴文诩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8-30 10:37:30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25日清晨,四川达州万源市南部的黑宝山林场,夜雨初歇。阵阵鸟鸣,在一片浓绿的山谷中回荡。
 
  “黑宝山林场面积有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99.9%以上,林场几十号人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管护森林。”万源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李占槐说。
 
  万源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分水岭,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63.5%。
 
  “万源市在留住青山绿水上行动坚决,虽然每年都有商品林的采伐指标,但我们至少有5年没有审批过采伐了。全市5年来还累计向上争取林业建设资金4亿元,完成工程造林32万多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2万多亩。”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说。
 
  得益于长年的生态保护,与黑宝山相邻的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物种避难所”和“生物基因库”的美誉,2013年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地,保护区面积达到482平方公里。
 
  2012年至今,保护区共记录到野生兽类新纪录1种、鸟类新纪录26种,还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雕成功繁殖的信息。
 
  达陕高速经过万源,在大巴山腹地穿行,向南通往达州市区。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黛色的群山连绵起伏。
 
  发源于大巴山的后河,与高速公路相伴,奔涌在高山峡谷间。昔日分布在河道上的采砂场大多已不见了踪影,禁养区内的养殖场纷纷关闭。据万源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2013年以来,万源市已关闭河道采砂场64家。河长制全面推行,水环境持续改善,“青山绿水生态万源”已初步呈现。
 
  后河在宣汉县汇入州河,州河流经达州市区后进入渠县境内,在三汇镇与巴河交汇,始称渠江。沿江而下,一路绿水青山。
 
  渠江干流渠县段全长137.5公里,滋养着沿江17个乡镇的70余万人。拥有30万人口的渠县县城就在渠江边上。
 
  距县城8公里的渠江上游八濛山松林口,是县城饮用水的取水口。2015年4月,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取水泵站和输水管道投入运行,目前日取水3万吨。监测数据表明,此处渠江水质优良,常年保持在一至二类水质,达标率100%,保障了县城群众饮水安全。
 
  渠江渠县段河长、渠县县委常委唐令彬说,渠江渠县段实行“双河长”制,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对渠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考核分值逐年增加。
 
  “抓好渠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渠县总河长兼渠江渠县段河长、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说。
 
  记者了解到,按照“上大关小”“扶优汰劣”等原则,渠县在调整结构上做文章,全面实施对渠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先后关停了一批纸厂、肉联厂等不达标企业。全县禁养区内的186个养殖场,截至8月已关闭102个,其余的将在2017年底前关闭拆除。
 
  近年来监测数据表明,渠江出境广安团堡岭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让渠江绿水万古长流,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唐令彬说。
 
  在达州市的大竹、通川、达川、宣汉、万源、渠县等6个县(市、区),如何把生态建设搞好,是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
 
  宣汉县2015年底有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14.31万,贫困发生率达10.8%,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渠江二级支流前河、中河、后河流经地。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说,依靠长期以来受到良好保护的山水森林资源,全县连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出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等一张张生态旅游新名片。
 
  大竹县庙坝镇长乐(华山)村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杨帮武的带领下,多年来坚持在荒山、边坡上植树造林,遍种脆红李、核桃、秦王桃等果树,同时发展林下养殖。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余元,曾经的贫困山村跨进了小康行列。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