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头条新闻>详细内容

宕渠大地生机重现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0-11-10 09:39:47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今年7月18日, 渠县遭遇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一次洪灾,渠城最高水位达24.8米,报恩、土溪、三汇等26个乡镇场镇几乎全部被淹,全县125.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如今,洪灾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宕渠大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如何?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是否已旧貌换新颜?近日,记者重返渠县灾区,见证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6383重灾户将搬新居

    “你看嘛,这三间重建房屋都已经修到二楼了。”11月8日,在渠县土溪镇田家村,当地受灾农户肖全拉着记者,来到他家正在建设的新房旁,“春节前,我们全家搬进新房,肯定没问题。”

    渠县“7·18”特大洪灾致使全县6383户群众房屋垮塌,肖全是房屋“全垮户”之一。

    洪灾过后,渠县立即出台《“7·18”特大洪灾毁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住得下、能生存”和“集中建设为主、分散建房为辅”的重建原则,建立健全了“受灾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一点、亲戚朋友支持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推进农房重建中,该县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严格遵照避开泥石流和滑坡、让开水路和低洼地段、在高地高坡高处选址的“一避二让三高”原则,保证重建房屋安全;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选用10套优秀农房设计方案,印装310册,分送到各受灾乡镇,免费提供给重建农户。同时,严格执行规划,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力确保灾后恢复重建不盲目、不随意、质量好、有特色。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房屋重建1008户,占总数的15.7%;开工建设4237户,占总数的66.3%;其余1138户待49个集中点规划、设计、评审完毕后立即实施。

    “今年12月底前,我们将全面完成6383户‘全垮户’房屋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渠县规划和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受灾企业恢复投产

    红亮的炉膛,涌动的岩浆,工人师傅忙碌的身影……11月5日,位于渠县渠江镇的川东铸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7·18”特大洪水吞噬了川东铸石有限公司车间,未来得及冷却的熔化炉、结晶窑、退火窑三大炉窑系统在阵阵青烟中纷纷炸裂,建成投产仅1年多的铸石生产线顷刻间报废,直接经济损失2550万元。

    洪水退后,川铸人不等不靠,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中。经过2个多月的昼夜奋战,9月21日,被洪水摧毁的熔化炉重焕生机,全国领先的铸石生产线恢复投产。“我们现在正组织员工全力以赴抓生产、保订单,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川东铸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江告诉记者。

    “7·18”洪灾过后,渠县迅速派出工作组下企业进车间,了解受灾情况,与受灾企业共同研究制定重建方案,同时积极与各金融机构取得联系,争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渡过难关。各受灾企业不等不靠生产自救,自力更生恢复重建。截至目前,全县55户规模以上受灾工业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

    晚秋作物喜获丰收

    11月8日,在渠县土溪镇上游村的蔬菜地里,村民杨树华正忙着采摘秋白菜、秋萝卜。

    在“7·18”洪灾中,老杨家的3亩田地被洪水冲毁。灾后,村上组织了助耕队,帮助村民们及时补种了秋白菜、秋萝卜和秋玉米。“每天采摘一次,到目前仅秋菜一项我已经卖了2000多元钱了。”老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秋玉米估计还可以卖上3000多块,基本上能够挽回洪灾损失。”

    “7·18”洪灾重创渠县农业生产。洪灾过后,渠县及时制定恢复生产规划、调拨抗灾自救资金、采购生产自救物资。围绕“大春损失晚秋补”的思路,渠县通过政府推动、激励调动、加压驱动、辐射带动等举措,在调整种养结构上狠下工夫,在创新避汛种植模式上狠下工夫,在壮大农业产业化上狠下工夫,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狠下工夫,努力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重灾之后要争收”。

    灾后,渠县先后在李渡、土溪、鹤林等26个重灾乡镇蓄留洪水再生稻3.5万亩,种植晚秋作物57万亩、秋菜13.5万亩。目前,各种秋季蔬菜陆续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受灾农民损失。洪水再生稻已经收割完毕,平均亩产达256.4公斤,亩平挽回经济损失500元以上。(陈国岳 庞莹 郑先聪)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