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书记龙门阵”走进“先锋直播间”畅谈致富经验
渠县网APP
分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渠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在持续推动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产业、抓实就业、发展庭院经济等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持续抓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2+N”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探索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渠县渠南大山村新村
渠县万寿镇灵感社区新貌
党建引领, 党员干部敢担当、勇作为
因地制宜,三资股权量化模式发展柑橘
“我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在大家都认为三板柑子种不出新花样的时候,通过大量调研,我们还是觉得大雾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适合发展柑橘,最终富裕了村集体,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村集体经济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想办法、找出路,久久为功,才能求得长久持续发展。”提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板镇大雾村党支部书记李昭雄表示,大雾村在老路上开辟出一条新路子,才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出路。
2018年,正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折之年。此时的大雾村,尽管群众都奔小康了,但村集体太穷了。发展集体经济成为村子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通过开村民大会、支部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大雾村最终决定以柑橘产业为主发展村集体经济。
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大雾村把村民组织起来,以闲散的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没有现钱的村民则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拿土地流转费作入股资金,以少集多,解决资金问题。就这样,有了钱和土地,2019年,大雾村借助原有的柑橘种植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柑橘品种改良,大规模种植爱媛、耙耙柑等新品种,探索出走名特优新的产业路子。经改良后的大雾村柑橘不仅品质好,还远销县城周边各地,深受大家喜爱。
“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才感觉到把资金变成了股金、把村民变成了股民、把资源变成了资产,也就是大家现在了解的‘三资股权量化模式’”李昭雄说,“在这种模式下,咱们村的柑橘产业发展得很好。目前,我们的柑橘有130亩,已经栽种4年,主要品种春见、大雅、三红柚。今年全部正式投产,产量达15万斤以上,产值就可以超过50万元。”
村集体经济创收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大雾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划定的“同增同减”模式给村民们分红,同时解决了一批在家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富裕。
村民参与,助力村集体产业转型
“我觉得发展集体经济最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村民参与进来。从项目的确定、发展到收益,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监管,只有他们说好我们这个集体经济才是办成功了的。”说到群众参与,李渡镇祥云村党支部书记郑亚莉向大家分享了一件另她感动的事,“今年6月份,我们村集体的药材基地和周边业主的药材基地同时招工,我就听到有两个村民说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产业搞好,去给业主做只是短暂的,把自己的产业做好才是永久的事情。我听到真的很感动。所以我认为群众对村集体的认可非常重要,才会让我们有动力,有毅力的持续干下去。”
党组织做得好,群众才会跟着跑。在村支两委带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祥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刚来祥云村的时候村集体发展不算差,但是村上发展养殖产业,味道太大,村民的生活体验并不好,很多村民经常来找我反映这个事儿,我就觉得这个产业虽然富了集体,但是也对大家生活产生了影响就要另谋出路了。”提及村集体产业转型的原因,郑亚莉说道。
有了这一想法,祥云村的转型计划很快开始实施。经过前期多方考察和村上开会研究讨论,决定种植药材。药材种植没有污染,相反还美化了祥云村的生活环境,这一提议也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和支持。在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下,村上的大片撂荒地被流转给村集体用于种植药材,同时,村上充分利用自有的旋耕机通过劳务公司自己经营或者对外经营。这种方式,一方面满足了村上药材基地所需要的打草、深翻、耕地等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笔额外收入。
“就旋耕机一项,去年大概五个月的时间就增收了5万多块钱。今年的话,我们上半年大概就有8万多的毛收入。”郑亚莉说,“现在村里发展的200亩芍药需要几年后才能有效益。所以近年来,村民们跟着产业受惠更多体现在给他们提供务工岗位上。目前我们的芍药田每天有20多位村民来干活,去年我们给村民发工资都发了12万元左右。”
多种发展模式聚力,集体经济才能“百花齐放”。接下来,渠县将继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掘金”渠道,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全域共富初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