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寿:清山汉子的致富路
渠县网APP
分享
余长寿,男,54岁,中共党员,县人大代表,渠县久长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清山家庭农场场主、四川渠县菜家山牲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家庭农场协会会长。曾任乡农经站站长、杉树坪煤矿总经理、三汇镇长久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荣获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及原国家煤炭工业部部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省、市、县知名的创业成功人士和致富带头人。
走出大山 成功创业
余长寿兄妹4人,排行老大。上世纪60年代,父亲是一个乡镇干部,母亲在家种地。父亲一个月工资就十来块钱,要维系一家6口人的生活和供4个小孩读书,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十分拮据。作为家里长兄的他经常上山打柴担煤,为家庭分忧。初中毕业不久,父亲过世,他接了父亲的班,也成了一名乡干部。工作在基层,深深体会了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和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的辛酸。改革开放后,事业单位人员下海经商办企业的逐渐增多。余长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了原来较为舒适的工作岗位,走出机关大门去寻找致富的门路。
余长寿经过几年的走南闯北、摸爬滚打,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验,1996年选择了开采煤矿之路。由于无采矿经验,几年的探矿挖掘,都没有找到煤的影子,第一次创业就碰上了“拦路虎”。但余长寿没有放弃,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逐渐认识到创业不能蛮干,探矿挖掘必须依靠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
余长寿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继续前行,聘请了煤炭行业的专家重新规划,寻找探矿入口,并聘请一定经验的工人挖掘。由于资金有限,积蓄所剩无几,经营困难重重。余长寿既要考虑挖掘的技术难题和工人安全,还要四处奔波去筹集资金,有时候为借几千块钱要跑几个地方,磨破嘴,跑软腿,往返多次才能借到手。为难之时,他向昔日的恩师求助,向老师倾述了自己创业发展遇到了难题。老师为他分析了现状,并为他加油打气,鼓励他坚持下去。老师在自己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四处求人为他凑足1万元,缓解决了资金难题。
苍天不负有心人,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挖掘出了发热量高的黑铮铮的优质原煤。经专家鉴定不仅发热量高,而且藏量丰富。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和打拼,余长寿创建的杉树坪煤矿有限公司销路畅通,利润倍增,在本县、市煤炭行业独树一帜,成为了知名的煤矿采掘企业,高峰时企业员工达400余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时刻与老师分享成功的喜悦,报答老师的培养教育之恩,同时为了回馈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他扶危济困,为乡亲们分忧解难。他伸出援助之手,资助了两个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还为本社的孤寡老人免费修建了房屋,让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余长寿认为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这还不算成功,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才算事业有成。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他四处奔波,争取项目资金。先从修路着手,争取国家修乡村路的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全村家家户户通水泥路;村里的电力基础实施落后、农村电线老化、电压较低,特别是个别偏僻村组没有通电,他又积极联系供电部门,加快农网改造步伐,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难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安装自来水和天然气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又积极与供水供气部门联系,并自己投入了上百万资金,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天然气。目前,该村全面实现“四通”即: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天然气、生产用生活电及硬化路,全村的人居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 引领乡亲勤劳致富
为让大家增收致富,让长久村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余长寿带队多次外出考察,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全村实际,发展起了养牛产业。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走生态循环和科学发展之路,种养一条龙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营理念,以产业化思维搞生产、工业化理念创品牌、城镇化方式搞融合,走出了家庭农场经营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帮助乡邻共同发展致富。在余长寿的带领下,在本村相继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11户,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农场联合经营体,成立了渠县肉牛养殖家庭农场联合体。以自己的家庭农场为龙头,对其他家庭农场实行资金上支持、技术上辅导、市场信息共享、种养销一条龙的传、帮、带服务,为全村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9年已全部脱贫,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余元,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将渠县最穷的“贫困村”变成了渠县的“金窝窝”。
余长寿的家庭农场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循环发展为战略目标,使农场走上了种、养、加工、销一条龙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农场创建之初,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标准化的肉牛养殖圈舍。余长寿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发明了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养牛场粪便收集装置。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肉牛粪便收集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实现固液分离的技术难题。该专利于2019年8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822032454.3)。农场每年都要聘请中国畜牧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兽医师、畜牧营养师、肉牛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传授肉牛养殖、肉牛屠宰、分割、牛肉保鲜等前沿科技知识和传递市场信息,为农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走上了科学健康发展道路。
为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在强化检验检疫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的无菌肉牛屠宰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牛肉系列产品,开拓牛肉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解决农场产品销售难问题。为解决肉牛粪便污染,通过粪污处理专利技术,引进有机肥生产线,将牛粪制成无臭无味的有机肥料,市场销售供不应求。还通过建沼气池和沼气发电系统,在保证自产自用的前提下,与电力销售部门协作并网销售,产生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依托品牌占领市场 家庭农场显活力
只有创建自己独立的产品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场将牛肉深加工,并将牛肉系列产品注册为“犇萃”商标;在成立渠县长农有机肥料有限公司的同时,将其产品注册为“地禾喜”商标,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欢迎和认可。目前,这两个商标的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同类产品前茅,市场前景广阔,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渠县清山汉子家庭农场在省农业农村厅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之路,清山家庭农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徐林 段以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