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渠县新闻>详细内容

【建设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文化+”“+文化”!快来感受“阙里賨都·福美渠县”的独特韵味

作者: 来源:达州融媒 发布时间:2024-11-21 20:20:33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近日,国际著名考古学科期刊Antiquity发表题为“Chengba:the Dangqu City of the Han Dynasty in south-west Chin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根据渠县城坝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现,探讨了遗址内的各功能分区以及汉代地方郡县的管理形态;通过介绍遗址内最新发现的冶金遗存,对川东地区汉代冶铁技术特征提出了新认识。

在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里,一场城坝遗址出土文物展正在布展。在这里,不但可以看见巴賨万年历史,还能感受汉阙残件的建筑结构、雕刻技法、铭文书法之美,体验汉朝“街道”上商肆杂陈、人声熙攘之景。渠县是“巴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巴风賨韵”交相辉映,七张“全国名片”熠熠生辉。

近年来,渠县提出建设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全力以赴推动巴賨文化传承创新,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文化”产业新形态,释放产业新动能。

图片


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

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宕渠城’城址是巴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址发展演变的研究典范,也是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典型城址代表。”川东北地区考古发掘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卫东说。

图片

城坝遗址全貌

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居古之水陆要冲,作为“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先后入选国家文物局“十三五”“十四五”大遗址名录,城坝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过去20多年间,国内多批专家对城坝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战国中晚期至魏晋时期的珍贵文物,发掘出土旧、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将城坝遗址历史推到万年以前。丰富的文化内涵,凸显城坝遗址作为全国巴文化核心大遗址的重要地位及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实证了四川东部地区自先秦以来融入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的历史进程。

图片

汉阙博物馆

与城坝遗址隔江相望的不足10公里的古驿道旁,分布着冯焕阙、沈府君阙等6处7尊汉阙。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上,渠县成立巴文化探源工程和大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专班,先后编制出台《渠县汉阙保护规划》《城坝遗址保护规划》等文件,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复原修复6处7尊汉阙的界桩、界碑,并为汉阙量身打造钢架玻璃棚。
2023年7月,完成展陈提升后的汉阙博物馆恢复开放,除了增加实物展陈,博物馆另一大亮点是大量运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对汉阙进行全方位展示,增加参观体验感和互动性。“科技+文化”正为渠县保护传承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新的空间和路径。

活态传承 活态发展

非遗文化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至十八,渠县三汇镇都会举办三汇彩亭会,数万群众聚集在彩亭巡游道路两旁,领略三汇彩亭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汇彩亭会”是渠县三汇镇承袭了三百多年的民俗节会。从彩亭艺术的发展脉络看,始终贯穿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力。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精致奇巧,色彩瑰丽,工艺精湛,颇具“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被誉为川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图片

三汇彩亭

在内容创作上,彩亭既从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如《龙宫取宝》讲述孙悟空到东海借宝物定海神针的故事,《虎门销烟》讲述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的故事;又创新展现现代生活,如《走基层》反映了渠县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画面,《宕渠飘香》展现了渠县黄花、呷酒、三汇特醋等地方特色美食文化。
在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十几名妇女正在编织瓷胎竹编工艺瓶。刘氏竹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长期以来,刘氏竹编负责人刘嘉峰在传统编织的技法上发明独具个性的“提花编织法”,能编织各种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竹编作品细腻、新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图片

渠县刘氏竹编

在渠江街道流江社区,占地15亩的渠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博览园、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博览园附属设施和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博览园配套商业建设组成。建成后,将实现商务、会议、博览、度假、双创、社团组织等现代功能业态,打造生态、文化、产业、生活、工艺“五位一体”的文化产业系统。
渠县在非遗保护和挖掘方面下深功夫,建立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推荐评定“非遗”传承人63人,培育非遗传习基地3个、非遗工坊10个,成立三汇彩亭艺术工作室,开展彩亭会作品讲习、图纸设计、力学原理、民俗表演、民俗实践等传承内容,孵化培育省级传承人2名、县级传承人1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县域社会经济建设

6月10日,2024“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在渠江渠县城区段举行,28支龙舟队在两天的时间里激烈角逐,上万名游客和群众汇聚在两岸,共同欣赏精彩刺激的竞渡盛宴。

图片

2024“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

渠县优良的气候、山水相依的多样地形,不仅造就了如诗如画的“山水宕渠”,也孕育了古今飘香的巴风賨韵。
在东城,有“宕渠文化地标、城市书香花园”之称的渠县文峰山风景区,承载着渠县的儒家文化、科举文化和宕渠地方文化。每年,渠县高三学子都会在此依古礼行加冠及笄成人之仪,上演一场穿越千年的青春盛典。
与文峰山遥相呼应的渠县文庙,在古代是用来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当“诗意宕渠·创意未来”原创诗歌诗词会第一场“少年新说”在此上演时,“旧时明月照今人”让这座古老建筑焕发生机。
让传统文化与当代表达“握手”、与现代生活“拥抱”,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渠县亮点频现。

图片

“诗意宕渠·创意未来”首届原创诗歌诗词大会

在文峰山,国学经典诵读、三汇川剧表演、文化讲坛、工艺美术体验……常态化开展的活动提升群众对文化的可知可感;华灯初上,賨人里人头攒动,穿过古賨文化和渠县传统民俗文化的街区,感受千年前汉朝街区的繁华余响;夜游两江四岸生态走廊,灯火璀璨、辉映星辰,渠县地方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故事置布其中。
渠县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改革,整合各类资源,把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体验,将现代科技、时尚艺术、特色饮食完美融合,加快建设渠县两江四岸夜间经济沉浸式文旅综合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城坝考古遗址国家公园、火电厂工业遗址。同时,推出“文化寻根之旅、幸福和美之旅、新潮活力之旅、宕渠美食之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能充分感受“阙里賨都·福美渠县”的独有韵味。
今年1-10月,渠县累计接待游客740.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4%和8.29%,文旅产业拉动经济链条全方位提升,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