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达州日报》聚焦渠县|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苗圃”
渠县网APP
分享
3月23日
学习强国 《达州日报》聚焦渠县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苗圃”
正文如下:
繁忙的车间
融资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走进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棉花通过一道道工序,制造成成品纱线。“企业曾出现流动资金跟不上的情况,在渠县县委、县政府、渠县经开区的协调下,渠县农商银行快速为我们完成了贷款审批,先后发放贷款1600万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航彩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平说。
近年来,渠县坚持把金融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先后出台《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等12个政策文件,举办银政企金融对接8场,与市级银行、保险机构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融资总额625亿元,引导县级金融机构向重点企业授信28亿元,“5大领域”信贷稳定增长,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位列全省第三十六位、达州市第一位。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有力助推了渠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雪中送炭 纾解企业资金困难
“我们的原材料库存多,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再加上工厂建设时钢材涨价,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刘小平说,渠县农商行的贷款,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上,渠县按照“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政策取向,深入推行“一企一策一专班”金融顾问帮扶制,持续开展“三访三问三送”“行长进园区”“带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民营企业、“三农”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受益的不止是航彩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渠县金融机构支持一二三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0.13亿元、17.58亿元、40.21亿元,支持实体经济企业882家。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后,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将金融“活水”快速精准浇灌到实体的“苗圃”中,帮它们逆势突围,平稳健康发展?
渠县配套出台《渠县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渠县金融“一企一策一专班”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战胜新冠疫情活动方案》等,建立全县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信贷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组成的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企一策一专班”,梳理辖区内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重要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并建立目录库,为每家企业配3家以上银行组成“金融顾问帮扶专班”,深入企业找准、找实融资痛点、难点、堵点,开展“会诊”,“一企一策”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了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
精准浇灌
引金融活水注入“三农”领域
今年,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渠县中滩、定远等4个乡镇流转土地3万多亩,用于发展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
“我们采取的模式是‘核心企业+银行+新兴农业主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贷款灵活、利息较低,可以实现担保安全、银行资金安全。”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明说,供应链金融模式由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将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主体,并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渠县帮豪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耕、种、防、收专业服务,渠县农商银行则为新型农业主体推出专项贷款产品。
长期以来,农业小微企业因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完善的征信系统和足够的履约意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阻碍了农业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营。渠县以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契机,引导金融活水注入“三农”领域,为小微农业企业减负、降压。
2021年末,渠县涉农贷款余额180.52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8.28亿元,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4197笔、金额55789.45万元。
政银企“联姻”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渠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项目+产业”“功能+能级”为中心,聚焦国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发展规划,建立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滚动储备2020-2025年重点项目445个、总投资4467亿元。累计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1258个、总投资4277亿元,其中贴合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的项目198个、总投资610亿元。2022年,渠县计划实施“四个一批”项目387个、总投资158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5亿元。
如今,渠县正处于大抓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积极争取各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3月11日召开的渠县“十四五”县域高质量发展金融峰会暨重点项目融资合作签约仪式上,渠县人民政府与达州市级金融机构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性授信金额达1300亿元;县级各金融机构向企业授信金额达206.37亿元,其中现场签约81.61亿元。
同时,渠县系统重塑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成长新生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在政策环境上“出新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创新“财政奖补+金融降息、融资担保”等财金联动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在政务环境上“出实招”,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和“观察员”“体验员”“护航员”,推行最多“跑一次、跑一地、找一人”改革深度融合,打造西部投资首选地、目的地。在市场环境上“出硬招”,依法惩处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吸储和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保障金融环境安全稳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渠县经济和金融业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
同日
《达州日报》同版报道
问渠哪得“兴”如许 为有金融“活水”来
正文如下:
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厂区
3月17日,在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的仓库前,有四五辆大货车正在排队等着装货。
“去年,我们企业出现了两个现象,一是等着装货的货车排了差不多1公里的长队,装货的工人凌晨一两点才下班;二是仓库里的盐都卖空了。这两个现象是建厂以来第一次出现。”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红波说,“目前的生产量离市场需求还差3000多吨,现在是供不应求。”
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食用盐、工业盐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民营企业,也是达州、巴中、广安三地唯一的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天渠盐化食盐供不应求的背后,是企业大刀阔斧技改升级、建立销售体系、打造品牌的艰难发展历程。
契机: 盐业体制改革
在厂区入口处的展示牌上,技改前后对比图展示了天渠盐化的艰难“转身”。上世纪70年代,地质普查发现渠县有丰富的盐矿资源,探明储量1050亿吨,位于地下2800米至3000米之间,盐层厚度超过150米,属国内优质巨型岩盐矿藏,具有“层位多、规模大、盐层厚、资源丰、品质优、纯度高、保存好、开采易”等8大特点。上世纪90年代,食盐供不应求。1993年,渠县盐厂应运而生,年产能5万吨。2006年,由于经营不善,渠县盐厂被法院宣布破产,重组为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通过多次技改,天渠盐化年产能提升到15万吨。
“2013年,公司董事长王宏玮接手了全部股权。但公司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已经不适合生产食用盐了,再加上盐业体制改革,将在2017年逐步放开食盐市场。于是,公司决定通过技改升级以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后的挑战。”红波说。
技改升级并不是一帆风顺。2014年,天渠盐化实施真空制盐项目异地迁建技改升级,计划2015年底开工建设,前期工作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但盐业体制改革规定,从2017年开始,获得新的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这一消息给了天渠盐化沉重一击。
“当时,企业无法获得新的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红波说,天渠盐化决定暂缓退城进园,就地技改升级,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绿色多品种盐为主攻方向,逐步向日化、盐品工艺、功能性高的品种盐方向发展,项目总投资3亿元。
破局:工艺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投资3亿元,资金从何而来?在渠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达州农商银行牵头,联合渠县农商银行和万源农商银行向天渠盐化贷款1.76亿元,用于此次技改升级项目。目前,天渠盐化在渠县农商银行的贷款余额为4800多万元,其中最低的一笔贷款年利率低至4.35%。
“自2015年实施技改升级项目以来,金融部门大力支持我们企业发展,降息贴息总额达到1077万元,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和实实在在的金融帮助。”谈及金融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红波感慨地说。
新的生产线年产30万吨盐,其六效真空制盐分效排盐技术、卤水深度净化技术、DCS全自动工艺控制技术国内一流,包装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技术国内一流,10万级洁净厂房环境包装小袋盐、立式袋全自动包装技术在盐行业首次应用,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取得了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制盐车间,除了两三个正在查看设备运行的工人外,就只有机器在工作。“我们的车间采用DCS全自动化工艺,这些工人是设备的‘保姆’。在三楼的主控室,只有两个人操作,工艺运行平稳,各种参数一目了然,我们这套装置建成5年了,依然领先国内制盐行业。”对于升级后的设施设备,红波很是骄傲。
在2号包装车间,包装好的小袋盐从机器里输送出来,经过编织袋打包后运到仓库。“我们的制盐流程全部是封闭式处理,只有在包装环节才有暴露,我们的小袋包装车间采用的是10万级洁净厂房,相当于外科手术室洁净环境。”红波说。
趋势:品牌拥有市场影响力
2017年,技改升级后,天渠盐化成立销售分公司、建立销售体系,应对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后的市场竞争。
在面对竞争时,天渠盐化才发现市场的残酷。“盐业市场放开后,各家盐企铆足劲生产,但市场需求是固定的,所以各家盐企都用低价倾销占领市场,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好在技改之后,我们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红波说,盐业体制改革后,天渠盐化创建了“巴渠”“天渠”品牌,新打造的“嗨盐”系列品牌在盐行业独树一帜,自有的销售体系在拓展市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销售量、销售收入和均价也有了大幅提升。
“我们有市场,但产能跟不上。”红波说,技改升级后的生产线年产量30万吨,但卤水输送仍使用技改之前年产量15万吨的管道,尽管技改设置了卤水存放装置,但仍旧不能满足新生产线的需求。
2021年,天渠盐化继续投资建设技改配套项目,建设完善的包装、仓储、物流体系,投资9800万元建设完善的卤水输送、废水回注体系,保证公司制盐、包装实现满负荷运行,各系统达到节能、环保、安全的要求。在红波看来,今年的销售数据或将更亮眼,这得益于卤水输送管道、冷凝水回注管道的升级改造。
“下一步,如果我们要做盐化工产业链,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到资本市场融资是很好的渠道。”红波说。
根据《渠县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渠县将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四川省重点上市企业后备企业资源库,开展企业上市培育,加大企业走访调研力度。而天渠盐化是6家渠县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