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达州日报:宕渠賨人的独特历史与文化

作者:戴连渠 来源:达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23 15:27:05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渠县位于四川达州市西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尤其是从殷商时期就在此生活的賨人(又称板楯蛮),是渠县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他们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后汉书》有《板楯蛮列传》。

村民曾用汉砖垒墙

  与巴、蜀并列的賨国

  《舆地纪胜》记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这里所说的“巴西宕渠”,即上古时生活在大巴山南北的一支重要族群——板楯蛮,秦汉时又称賨人生活的区域。他们崇拜蛇,氏族的图腾就是蛇,故亦称“蛇巴”。他们在大巴山的渠江流域生活了三千年。

  板楯蛮是他们最早的称呼,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其来源是因其作战时,手持弓弩,以木板为楯(木制盾牌,以土漆制过,质地坚韧,又称彭排)进行防御。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说:“板楯蛮以木板为楯,故名。”

  当今的56个民族之中虽然没有板楯蛮,但今天的土家族很可能就是板楯蛮之后。板楯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很可能,他们曾经是当时被称为“彭人”的夏朝的联合部落之一,夏朝灭亡后,殷人集团将他们从中原赶到了湖北,最后又被巴人赶到四川渠县的地界。板楯蛮与殷和巴之间的仇恨,积累了很长时间。

  板楯蛮慓悍骁勇,善于弩射,英勇善战,聚族而居,兵民合一,喜歌乐舞,民风敦厚,质直好义,建房高耸,渐成賨城,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卢城。”早在战国时期的公元前500年左右,板楯蛮便在与巴人有世仇的楚国帮助下,建立了与当时的巴、蜀并列的国家——賨国。楚悼王“废公族疏者”“往实旷虚之地”(《巴史探微》),将宕渠作为芈(mǐ)姓宗裔封为诸侯国——宗(賨)国(宗为尧舜四部落之一的后代),国都就建在今渠县的土溪城坝。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賨国国都所在地的渠县都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张仪出兵伐蜀,灭蜀后,“仪贪巴苴之富”,遂灭巴。公元前289年,楚王派兵入流江(渠县)“打宗围巢,执宗子(賨子即宗子,翦伯赞在《中国历史概要》曰:‘在西周,国王是天下的宗子,诸侯是小国的宗子。’)以归”,剿灭了当时的賨国,存续了200年左右,賨国灭。

  秦统一蜀、巴、賨后,在原巴蜀之地推行郡县制,在原賨国国都所在地置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后来叫“宕渠城”。之所以建县名“宕渠”,就是与賨人即板楯蛮有关。“宕”,指賨人的住所高耸,下部离地较高,既通风防潮,又能防御毒蛇野兽的侵袭;同时也与賨人的性格有关,“勇健好歌舞”,打仗时还“前歌后舞”,“宕”的本意就有“豪爽,不受约束”之解。“渠”,指賨人的军用防御武器,木质盾牌称板楯。《国语·吴语》:“奉文犀之渠”。韦昭注曰:“文犀之渠,谓楯也。”这说明,板楯的“楯”是宕渠的“渠”的由来。宕渠、渠江等名称,当由板楯蛮居地而得名。

汉井

  东方的“斯巴达人”

  欧洲历史上有一个被称为“斯巴达”的国家,这是一个尚武的国家,虽然国家非常小,属于城邦国,领土只有几千平方公里,人口也非常少,但是在公元前11世纪,他们的战斗力却异常强大。而板楯蛮,因为英勇尚武,故有“东方斯巴达人”之称,帮助过大量的中原政权进行战争。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当时被称为“彭人”的板楯蛮,就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在战争中,板楯蛮一直作为前锋,冲杀在前,玩命战斗。

  板楯蛮从大巴山长途跋涉数千里去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证明板楯蛮确实是夏人之后。他们的先祖与周人的先祖共同辅佐过夏朝,后来夏朝衰落,板楯蛮被殷人穷追猛打赶到大巴山,周人则被赶到陕西、甘肃一带发展。可以说,周人和板楯蛮都是因殷商而被流放的,所以他们参加武王伐纣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是夏国后人的复仇之战,板楯蛮在对殷商的战争中奋勇争先就好理解了。

  从这场战争开始,板楯蛮在古代战争中开始彰显威名。他们锻造业发达,武器先进,又血性勇武,故在战争中每每冲锋在前。

  秦统一巴蜀后,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板楯蛮在争夺黔中郡的征战中,成为勇武之师,战后论功行赏,获得年人均缴税40钱的优待,比别的民族少缴80钱。能获得这种优待的人被称为“賨人”,板楯蛮自此有了“賨人”的称谓。古文献中,最早提及“賨”这个名称的是西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賨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南蛮赋也。”賨是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所缴的税赋,税钱称为賨钱。《晋书·李特载记》说:“巴人称賨为赋,因谓之賨人焉。”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賨人应募以白竹弩射虎有功,昭王乃刻石为盟:“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筭(算);伤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可见在秦人伐楚时,賨人已经在法律严苛的秦国,获得了赋税减免,许其顷田不租,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这些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

  《华阳国志·巴志》载:“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楚汉相争时,刘邦采纳阆中賨人范目的建议,募发賨民,用以摆脱项羽的牵制。由于项羽纠缠于山东讨伐战争的漩涡之中,对“三秦”之域无暇东顾。刘邦乘机从汉中出兵,入据关中,剽勇的賨人为汉军冲锋陷阵,英勇无比,很快就占领了项羽分封地,平定了“三秦”。因为賨人立下赫赫战功,刘邦为此仿照先秦的办法,对“賨人”七大主姓罗、朴、庹、龚、昝、鄂、夕的賨民免除租税徭役,余姓賨民“岁出賨钱四十”,保留賨人这一民族和部落组织,封其大小酋长为王、侯、邑君。賨民族由此声誉大振,令人称羡。

  在川渝一带居民中,賨人的基因深深地隐藏在浩瀚的人海中,而不断出土的青铜器,似乎印证着賨人那段曾经的辉煌历史。

  渠县城东26公里处有纪念賨人尚武精神的賨人谷,面积达41平方公里,以奇山、秀水、幽洞、丽峡、飞瀑、湖泊、涌泉、怪石、古栈、茂林著称。賨人谷拥有全国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遗址和賨人文化陈列馆,拥有古賨文化与秀丽的自然风光,有“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的美誉。

  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城坝遗址,又名古賨国都、宕渠城遗址,是賨人文化遗址。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06年5月,国务院将城坝遗址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将其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重要大遗址名录。2018年10月,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2014年—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已清理各类遗迹438处,主要包括墓葬44座、水井11眼、灰坑331个、城墙2段、城门1处、房屋基址4座、沟37条、窑6座等,并出土大量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遗物1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宕渠”文字瓦当及竹木简牍的出土。

  城坝遗址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宕渠城南北长约260米,东西最宽处约240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由壕沟、城墙、城门、大型建筑、街道、车辙、窖穴、灰坑等部分组成。处于渠江右岸的津关遗址是国内目前仅见的水路关口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竹木器,尤以大量的竹木简牍为代表。文献记载秦灭巴蜀后在川东地区设立“宕渠道”来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賨人。西汉早期,因賨人助汉灭秦有功,而改“道”为“县”。东汉晚期,始设宕渠郡,出土10余枚“宕渠”文字瓦当,150余枚竹木简牍为我们全面了解汉晋帝国对郡县一级的管理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

  巴渝舞与竹枝歌

  賨人在秦汉以前居住比较集中,文化特点亦比较鲜明,如船棺葬、崖墓和各种特殊形制与纹饰的青铜器,都颇有地方特色。秦汉以后,賨人与汉族以及其他夷人如廪君蛮、槃瓠蛮融合的进程日益加快。汉末魏晋时期,不仅在原賨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区呈现出“巴夷”(即廪君蛮)与“賨民”杂居的局面,而且在原廪君蛮比较集中的巴东郡和原槃瓠蛮集中的地区涪陵郡,也都有不少賨人杂居其间。尽管如此,充分体现賨人民族特点的巴渝舞与竹枝歌还是流传到了今天。

  勇猛彪悍是賨人特征之一。从发掘出来的巴渠上古墓葬中来看,每墓都有青铜兵器,包括剑、矛、饯、莆簇、宵顶、带钩等。兵器上的虎纹造型十分逼真,其中的长胡三穿方内虎纹戈,被考古学家称为是蜀中同类兵器中最精者。这些武器表明了賨人的勇猛强悍、崇尚武力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反映了賨人出色的冶铸技术。

  能歌善舞是賨人特征之二。他们善跳巴渝舞。歌舞时,数人敲铜鼓,男男女女手拉着手一边唱着歌,一边跳舞。跳到高潮时,铜鼓激越,人们劲歌。舞者手执“牟弩”,步伐整齐有力,作出向敌人进军的模样。这时,舞蹈已经变成战斗的演练了。《华阳国志》指出:“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在牧野之战中,賨人不仅“勇锐”,而且“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一战成名。一战成名的不仅是賨人的勇猛强悍,还有他们的阵前歌舞。在楚汉相争时賨人“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賨人勇健好歌舞,刘邦见且喜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得天下后,“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刘邦将巴渝舞引入宫廷,成为汉朝庙堂歌舞之一种。

  巴渝舞这个名称来自于汉高祖刘邦。刘邦为什么把这种战前舞命名为巴渝舞?众说纷纭。董其祥在《巴渝舞源流考》中,把巴渝舞之源结论为:“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名流江河)一带居住过一种少数民族賨人(巴人的一支),或称板楯蛮,又称獠人,创造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故名为巴渝舞。”巴渝舞来源于賨人是不可否认的。

  巴渝舞在我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巴渝舞传入宫廷后,成为宫廷舞蹈,规制宏大,尽显武舞气势。《汉书·礼乐志》记载,巴渝舞曲目总共四章,有鼓员三十六人。用来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表演时,36名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战歌,乐舞交作,边歌边舞。由于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又是是群舞,汉哀帝罢乐府后,对巴渝鼓员36人仍认为不可罢,交由大乐领属,将它列入雅乐舞蹈的系统。其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发展到魏晋,已完全变成庙堂祭祀性质的舞蹈。《上林赋》赞叹巴渝舞“金鼓迭起,洞心骇耳”。

  巴渝舞在隋唐之后不见记载。后作为川东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传承,逐渐演变为竹枝歌。

  竹枝歌被乐府列入《近代曲》名目。发端于賨人口头传唱的民歌,或齐歌共舞,或一人领唱众人附和,人们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民间经常进行赛歌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后以“巴渝舞”传世。民间,人们在狩猎或耕作之余,相聚而歌、即兴起舞,击鼓以赴节,踏木牙为乐。

  战国时期,荆楚之地有“下里”和“巴人”等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千人唱、万人和”,场面甚为壮观。楚歌带有巴风,巴歌也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竹枝歌与“巴渝舞”“巴讴”有民族和地缘文化传承关系。

  竹枝歌盛行于唐宋时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竹枝词则是一种诗体,是由賨人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竹枝词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让竹枝歌这种古老的曲调焕发新的光彩而成为竹枝词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据刘禹锡《竹枝词序》所说,他在长庆二年(822年)担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时,在当地看见老百姓吹着短笛,敲打着鼓,唱《竹枝》,他们一边唱一边跳,载歌载舞,还颇有赛歌的意思。刘禹锡被吸引住了,他侧耳倾听,虽然词句听不大明白,可是,那悠扬的曲调,却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想起了屈原的《九歌》等楚辞,尝试着创作了九篇《竹枝》。刘禹锡根据当地民歌创作出来的新词,既有着鲜明的民间歌谣风格,又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一下子就流传开来。他的《竹枝》清新活泼,引得当时的文人竞相模仿,就这样,竹枝词便一下子从只在民间流传,变成了雅俗共赏之文。这种人见人爱的新诗体,许多大诗人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戴连渠)

附链接:http://www.dzrbs.com/dzrbspage/dzrb/html/202003/20/node_05.html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