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追梦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张渠伟与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座谈
五月的宕渠大地,山青水碧,稼禾葱茏,万物并秀。
5月24日,渠县水口镇大田村起伏弯曲的村道上,一辆黑色越野车疾驶。车上坐的是渠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渠伟,当天,他要去看望自己的两户结对帮扶户。
亲热地打过招呼后,张渠伟和帮扶对象围坐一起,拉家常,问近况,谈生产……末了,掏出早就备好的1000元钱,硬塞给其中一位叫李云的脱贫户,嘱咐其“去买一对猪仔”。
这样的场景,是张渠伟五年扶贫工作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片段。
从2014年上任伊始,这个五尺汉子强忍着眼病和糖尿病的折磨,将全部精力与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用滚石上山的勇气、富于创新的作为、不胜不休的精神、亲民爱民的情怀,践行“脱贫路上决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责任和誓言。
当初13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3802多人,目前累计减贫136609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至0.5%。渠县创新开展的“易地搬迁”“铁军扶贫”“农民夜校”“社会扶贫”“电商扶贫”“巾帼扶贫”“战区作战”“九比九看”等十种模式,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有的经验还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与批示。其个人相继获得“四川扶贫好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感动中国2018年年度人物”等荣誉。
多谋善断的能人
脱贫攻坚,责任如山。
2014年3月,张渠伟从渠县畜牧局局长调任渠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面对绝对贫困人数居全省第二的状况,他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脱贫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路子怎么走?工作怎么干?
“脱贫攻坚犹如滚石上山,没有退路,只有义无反顾!”有着20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张渠伟硬着头皮无路找路。他身上随时揣个小本子,一有“金点子”就马上记下。对症思考,缜密分析,谋思路、定措施,熬了无数个通宵,一个个适合渠县县情的扶贫方案渐渐成形并上报县委、政府。
方案有了,可扶贫干部对这项全新工作感到陌生。磨刀不误砍柴工。张渠伟写笔记、备课件、开讲座,白天当局长,晚上当教员,定期组织业务学习考试,亲自批阅点评,忙得昏天黑地。
政策熟了,路子有了,渠县排兵布阵。全县2.3万余名公职人员结对认亲,第一书记卷起铺盖各就各位,谋定而动。
渠江是渠县人的母亲河,温驯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桀骜时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全县1.2万余户3.5万人常年遭受洪水的袭扰。搬!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设施、特色产业规划、乡村自治共治等“五个三”模式的方案很快出炉。
故土难离,村民抵触,张渠伟时常顶风冒雨,披星戴月,走村入户,做动员、讲政策、许愿景,“说破嘴皮子,磨烂鞋底子”,硬是如期建成2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同步推进2.6万多户危房改造,全面打赢了土坯房歼灭战和住房解困战。2017年9月,渠县迎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中央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相关做法成为全国样板。
退伍军人忠诚执着、敢打敢拼,历年的抗洪救灾、应急抢险,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何不利用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施展拳脚?张渠伟探索建立老兵创业扶贫之家、老兵创业基地;择优遴选186名退役军人担任第一书记,涌现出了双土乡燕山村第一书记、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杨东,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巨光乡金土村第一书记黄小军等先进典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评价:延续了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予以报道。张渠伟还倡设渠县退役军人综合党委,组织退役军人第一书记干在实处、示范引领,全县981名退役军人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其做法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
干部激动,农民不动。有感于部分农民政策不知晓、思想不感恩、增收无门路、脱贫等靠要的现象,张渠伟决定在全县建立539所“农民夜校”,广泛开展“政策大宣讲?群众大走访”活动,引导群众当好政策明白人、致富领路人、风气引领人,增强脱贫奔康的志气和底气。田边地角成了课堂,村落院坝成了讲堂。“点将、点单、点赞”优选师资的培训模式和学习积分实物奖励制,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主动加入进来。
张渠伟说,“农民夜校”解开了政策上的疑点,疏通了感情上的堵点,攻破了奔康路上的难点,成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制胜法宝。特别是夜校开办的电商培训课堂,每年线上销售农特产品达5亿元,此经验被四川省作为向中央汇报的两个“点上经验”之一。
扶贫工作开展之初,渠县和很多地方一样,资金严重匮乏,干部们焦头烂额。怎么办,是等还是干?张渠伟脑子一转,来了灵感:向金融机构融资5亿元,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推出“六个一爱心扶贫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汇聚攻坚合力。到目前,累计接受社会捐助7.67亿元,修路367公里,建山坪塘347口,建房331座,发展种植业6.3万亩、养殖业76.8万只(头),资助孩子2182个。全县2000余名乡友回乡投资项目140个,投入资金48.1亿元。
能说、会写、善思、肯干的张渠伟,配合县委、政府使出成套扶贫“组合拳”:
实施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电商服务四大“巾帼脱贫工程”,培育“妈妈家”“宕渠护工品牌”,帮助1.5万名贫困妇女实现就业创业梦。2016年11月,全国巾帼脱贫行动暨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渠县召开,相关经验得到推广。
根据“三留”人员多、“两栖”农民多、返乡民工多的实际,渠县充分利用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农村院落,引进服饰、电子、玩具等产业,在万寿、板桥、涌兴、土溪等乡镇,建起灵活就业的“扶贫车间”31个,带动8000余名贫困人员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4000元,户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同步累积增长。
……
多谋善断,思路明晰,是张渠伟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他认真务实,办法多、成效好”,这是渠县扶贫开发局党组成员陈润明的深切感受。作为一名一线指挥员,张渠伟主动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深谋远虑,指挥若定,攻坚拔寨,渠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因而成为全省、全国的一面旗帜。
贫困户的亲人
出生于1966年的张渠伟是农村苦过来的人,小时候母亲多病,家中四兄妹,还有两位老人要养,全指望父亲一人,“上学都是借粮”,因此他对农民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
“走入农民家中容易,走入农民心中不易。”张渠伟说,“很多干部认为一些农民胡搅蛮缠不好打交道,其实往往是我们干部工作没做到位,缺乏耐心,寒了他们的心。对于农民反映的问题,我们要耐心倾听,政策允许的想办法解决,违背政策的耐心解释,贫困户不是铁石心肠。”
精准识别,易地搬迁,土地流转……脱贫攻坚矛盾重重。张渠伟自有招数,那就是打感情牌。他把农民当亲人,年长的叫长辈,同龄的叫兄弟姐妹,年少的当成儿女,和颜悦色,交心谈心,用他的话说就是“嘴巴甜”。每到一处,他都要问“最近生活好不好”“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对干部有没有意见”……由于常年走村串户,很多农民都知道这个个子不高、戴副眼镜、圆脸斯文的局长是个“好人”,有事都乐于找他。每回下乡,“张局长,你来啦!”老远就有群众和他热情地打招呼。
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美观的瓦房,整洁的院落,葱绿的菜园,水电气光纤网络“五通”,一派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景象。这里到县城只需4元车费,就业方便。63户贫困户成了这里的主人,现在他们一扫过去的愁容,精神面貌都变了。
73岁的陈兴梅是渠南乡李坝村人,老两口多病无收入,过去的房屋、庄稼经常遭遇洪灾,曾经租住别人家8年。张渠伟数访陈家嘘寒问暖。2017年初,陈兴梅易地搬迁到渠南乡大山村安置点,老两口享受到了低保,丈夫在附近的柠檬基地务工,一天四五十元,自己种点蔬菜,女儿支持一点,日子渐渐好起来。
5月24日,记者采访陈兴梅,50平方米的屋子,窗明几净,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电视、冰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厨房的案板贴着亮白的瓷砖。开朗健谈的老人直夸赞:“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张局长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做梦都没想到!”
48岁的周英以前是渠南乡五里村人,患有冠心病,长期吃药;家里田土贫瘠,生产生活缺水,交通不便;丈夫挑力,收入没有保障。搬到大山村安置点,一家四口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新房。丈夫从农民夜校学习后,找到了钢筋工的活,正常情况下每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加上3亩土地1500元流转费和自己就近务工,一家人告别了苦日子,小女已考取吉林大学研究生。
见到张渠伟,周英关心地问,“张局长,你的眼睛好些没有?”听到张渠伟无大碍的回答后,周英叮嘱,“你为我们操碎了心,不要耽误治疗。”
肩上有责,心中有情,行动有方,张渠伟亲民爱民的举动,感染了扶贫干部,也消融了干群之间的误会和隔膜。
水口镇大田村村民李云,一家六口无固定收入,房子垮塌,经常找乡村干部闹意见。一次下乡调研,张渠伟被缠住,陪同干部一脸尴尬。张渠伟却笑嘻嘻地听李云一家诉苦,还边听边做记录。午饭时间,主人家喊话留客吃饭,这本是客套之语,张渠伟却一口答应了。饭桌闲聊,嘻哈的笑声拉近了彼此距离,李云从此改变了多年来对干部的成见。
其实,这顿饭之后,张渠伟还帮李家做了不少事:联系村里的木柴加工厂,让李云去务工;帮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125平方米住房;给李家买来木桌木凳;拿钱让他们买猪仔喂养……2016年底,李家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顺利脱贫。2019年春节,感恩的李云带着家人和上好的元尾肉,说什么也要去给张渠伟拜年,两家人在城里吃了个欢喜团圆饭。
同是水口镇大田村的王泽玉老人,是张渠伟的结对帮扶户,儿子在广东打零工,儿媳智障,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上学,家中一贫如洗,石头垒砌、泥篾隔墙的房屋飘风漏雨、摇摇欲坠。张渠伟与其结亲后,给孩子大人买衣服,出钱购买鸡苗,隔三岔五还请两个在县城读中学的孩子到家吃饭,同时帮他们实施了易地搬迁……
人心所至,情动于心。沉默多年的王泽玉儿媳竟然开口说话了!这个苦命的女人或许是压抑得太久了,过去啥事不会的她现在已能从事简单的劳动。记者采访的当天,她正在老屋照看十几只鸡,正常的语言交流已无障碍。生活的希望,让她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意。
“你要按时吃药哦!”张渠伟叮嘱,“这三个孩子品学兼优,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想办法供完他们的学业,彻底改变家庭的面貌!”
“半盲”的忙人
张渠伟是个忙人。
易地搬迁现场,有他解决问题的声音;产业发展基地,有他穿梭忙碌的身影;基础设施建设,有他一线督查的镜头;农民夜校课堂,有他滔滔不绝的口才……
扶贫攻坚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工作千头万绪,使命重大,“时不我待,不忙不行。”1800多个日日夜夜,他五年如一日战斗在一线。撰写理论文章、政策解读、宣讲课件10万余字,组织干群轮训10.9万人次。他跑遍了130个贫困村,访问了3.6万名贫困人口,行程达6万公里。
说起张渠伟的忙,驾驶员蒋小建最有发言权。公务车里备着雨衣、水靴和帐篷,方便随时下乡。柏水乡碾坪村基础设施推进缓慢,张渠伟着急上火,干脆一连几天驻扎村上,住在自带的帐篷里。
还有一次到柏水乡小寨村,因为山高路陡,赶时间车速过快,眼看小车就要冲下悬崖。驾驶员眼疾手快,猛打方向,小车重重地撞到公路里侧岩壁,一车人惊出一身冷汗。
渠县脱贫任务量大面宽、艰巨复杂,群众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张渠伟向县上建议发挥在外渠商的资源优势、人际优势、信息优势,打“亲情牌”“老乡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他不顾面子,“厚着脸”主动与在外成功乡友联系,动员回引“天下渠商”。
赏桃花、摘葡萄、品沃柑……水口乡汉亭农业基地,是典型的“农旅文”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负责人王超是一名退伍军人。张渠伟曾两次南下福建,苦口婆心劝其返乡创业,可王超不为所动。得知自己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与王超父亲以前有一些工作上的渊源,哥哥曾做过王超老家多年的党委书记,张渠伟立即回家请父亲和哥哥出马,最终王超下定决心,将项目落户渠县。先后在中滩、水口、丰乐、卷硐等乡镇建起四个老兵创业扶贫基地,种植四季水果1.5万余亩,带动3000户农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罗庆全原是贵阳市的水果种植、经销商,人称“水果大王”。张渠伟听说后,多次与其联系,回乡后在11个乡镇发展香甜李等精品水果2.3万亩。
……
如今,渠县已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黄花、柑橘、柠檬、花椒成为脱贫攻坚的四大支柱产业。
张渠伟还是个“盲人”。
因为操劳过度,他患上了严重的青光眼和耳石症,左眼视力仅有0.04,右眼降至0.6。这两年,看一会电脑,摘一下眼镜,滴几滴眼药水,再擦一下泪,成了他的标志动作。摘掉眼镜的张渠伟,两只眼角泛着淤青,就像熊猫眼。医生几次催促其尽快手术,可他坚持保守治疗。
面对记者,张渠伟说得云淡风轻,“用眼药水把眼压降下来就还好。”2017年,他几次在工作中眩晕。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可是,这个“半盲局长”至今一拖再拖。
对于家人,张渠伟觉得亏欠。父亲平时自己“管都没管”,就连生日也难得回家团聚;三十岁儿子的婚礼,居然也缺席了……时间长了,家人都很理解张渠伟的“难处”。
“……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当儿子看到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给父亲的颁奖词时,百感交集,在其微博写道:“……我更多的是牵挂,希望他保重身体。”
受过中央领导接见,面向全国人民作过报告,荣誉在身的张渠伟依然谦逊而低调。
“我本平凡人,时势造英雄。脱贫攻坚是时代大势,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成绩来源于党的领导与正确决策,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广大群众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2018年,渠县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目前还有6013人尚未脱贫,下一步,我要让这个数字清零!同时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张渠伟再立军令状,追梦全民小康。(蒲建国 龚其明)
附链接:http://www.dzrbs.com/dzrbspage/dzrb/html/201906/07/node_02.html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