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四川日报:渠县城坝遗址出土“四川最早识字教科书”

作者:吴晓铃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18 09:52:46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宕渠城考古城墙发掘现场
 
 
竹编遗存
 
  9月1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城坝遗址考古新发现暨专家论证会,宣布经过5年不间断、系统性的考古发掘,不仅在南方首次全面揭露了一座郡县一级的城址——宕渠城城址,还发现了四川地区极为罕见的十余枚汉简。其中刻有“苍颉作书,以教后人”等字样的简牍,更被与会专家认为可能是四川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宕渠城面貌首次全面揭露
 
  自上世纪80年代出土大量青铜器以后,渠县城坝遗址已被证实为一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賨(cóng)人文化遗址。而《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在今达州境内设宕渠城,治地是位于今渠县土溪乡城坝村的賨城。东汉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宕渠城城址位于何处?200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在城坝村发现了城址。2013年,开始对城址“解剖”,由此拉开城坝遗址持续考古的序幕。
 
  经过5年考古,在4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清理出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4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首次全面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实物确认了此处为宕渠城城址,并且发现了城门等遗址。
 
  城坝遗址现场考古人员郑禄红透露,通过对城墙的发掘和解剖,考古人员发现南北长约260米、东西最宽约2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城址。持续不断的考古中,不仅发现了“宕渠”字样的瓦当,还通过对城址西南部的发掘,全面立体地展示出城址内的结构布局。
 
  省考古院副研究员陈卫东介绍,宕渠城初始夯筑年代为西汉,东汉时期有过大规模增修,一直沿用到六朝时期才废弃,这与史料记载基本对应。城址由城墙、壕沟、城门、暗渠、门房等组成,也保存有建筑基址、道路、水井、窖穴甚至车辙印。保存完好的遗迹互相关联,组成了有机整体。中国国家博物馆原考古部主任信立祥认为,“在中国考古史上,南方城址保存如此完好者相当罕见。”
 
  出土汉简刻画鲜活信息
 
  在遗址北部发掘区靠近渠江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十余枚珍贵的竹木简牍和大量竹编。考古专家认为,这里极可能是一处津关,此处的出土文物对于了解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新材料,十分重要。
 
  津关,即在水陆要冲地带设立的关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研究员刘曙光认为,宕渠城北部发掘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极便控制、瞭望的一处点位。在清津关,即在水陆要冲地带设立的关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研究员刘曙光认为,宕渠城北部发掘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极便控制、瞭望的一处点位。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均明研究员看来,这处津关的规模,可以达到现在县团级驻点的规模。正是在这片疑似津关的区域,出土了很多竹编器以及珍贵的秦汉简牍。其中,十余枚简牍是四川地区继青川出土战国木牍、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汉代医简之后,第三次发现秦汉简牍,填补了地方史料的缺佚,蕴涵巨大学术价值。
 
  在这些简牍之上,目前可以辨认的文字约200个。来自全国的古文字专家们目前初步辨认出简牍的类别有官方文书、书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枚刻有“苍颉作书”等字样者。苍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先祖,秦灭六国后,丞相李斯作《苍颉篇》在全国推行简易规整的小篆字体,在“正文字”和“教小学”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在阜阳汉简《苍颉篇》中,开篇即为“苍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而宕渠出土简牍中,依稀可以辨认出“苍颉作书,以教后人”的字样。与会专家认为,如果该简牍最后识读为《苍颉篇》,那将是四川出土的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让人惊讶的是,城坝遗址还出土了竹筐、竹器盖等竹编遗存。城坝遗址所在的渠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为中国竹编之乡,渠县刘氏竹编也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竹编制器物的出土,证明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这里竹编就已很盛行。(吴晓铃)
 
  附链接: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918/199939.shtml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