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这里的农民夜校办得好红火
渠县网APP
分享
渠县定远乡团寨村村民在查看农民夜校积分榜。
“走哦,要迟到了,农民夜校今天要讲解新的医保政策,动作搞快点。”6月2日上午8时许,胡道兵吃过早饭,就催起左邻右舍来。
胡道兵是渠县定远乡团寨村一组村民,别看他已60多岁了,但仍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他和老伴儿养了60多只鸡鸭、种了8亩多田地。“农民夜校可以了解政策、学习技术,还可抢答问题、积分领奖,今年我一期都没落下,真是越听越有劲儿。”
渠县属典型深丘地区,地域面广、人员居住分散。而且老少留守、文化程度不高是普遍现象,那如何办好夜校,让农民群众自愿来、能够学、留得住?
夜校大喇叭打破课堂时空限制
“明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保护环境和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6月4日清晨,听着从农民夜校大喇叭传出的清脆悦耳的广播声,渠县蔡和乡川河村村民杨华清在院子里搭根板凳开始听起课来。如今听大喇叭讲课,已成为渠县不少村民的生活习惯之一,而大喇叭也成为渠县延伸农民夜校触角的方式之一。
2016年8月底,渠县130个贫困村实现了农民夜校全覆盖。夜校建立之初,该县给村民设置了“点单”课程,师资、内容都能自己选,还探索建立了村民评课机制,对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内容、态度进行星级评价。内容建设搞好了,传播效果却并不好。李渡镇坪水村第一书记吴聪也是该村农民夜校的校长,他回忆说:“村里70余座的教室有时还坐不满,不少村民表示,不是课程不好,但每天在田头忙完,就想赶紧回家做饭,吃完收拾好,就累得想睡觉了。”在县委党校培训时,吴聪同几位夜校校长交流,发现坪水村并非个案。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渠县探索在夜校的传播载体上创新。2017年以来,渠县在全县的农民夜校安装大喇叭2000余个,定时为群众进行政策宣讲、普法、技术传授和文化科普。去年10月以来,在渠县所有行政村,农民夜校大喇叭都会分时段播报党中央的最新政策。群众们无论是在广场院坝跳舞、在田间地头劳作,或是在园区工厂忙活,都把收听大喇叭当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流动大讲堂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时下正值水稻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非常重要。”5月27日,渠县渠北乡云丰村第一书记、夜校校长陈高清带着农技员来到云丰村5组展开“田间教学”。
除了聘用党校教师、产业技术人才、农技员、畜牧员充实教学力量外,渠县推动成立了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五支队伍”进夜校,开办“流动夜校”,让党员群众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能学习。
在家乡的人群都得到了覆盖,如何让农民夜校惠及在外务工群体?渠县结合党建网,探索“互联网+农民夜校”模式,开办了“网上夜校”。点开“网上夜校”,群众不仅能点将选教师、点单定内容、点赞评效果,还能看到近期的精华课件。
不仅如此,每位农民夜校的校长还利用QQ、微信建立夜校群。“我们的‘团寨掌上夜校群’已经有167人了,还在不断增加,大多是在外工作的老乡们。每次上课的讲义我们都会发到群里,号召大家学习讨论,还时常发送一些新的政策,解答大家的咨询。”该县定远乡团寨村第一书记、夜校校长吴荣华翻开他的手机展示给笔者,他觉得这也是普及夜校知识、增强夜校效果的重要补充。
“我们借助‘互联网+党建’契机,整合远教站点、党建网、微信公众号、QQ支部等资源,开办网上夜校 (掌上夜校),及时推送微课件微播报,既满足群众个性需求,还适应务工农民学习需要,更让党的声音在传播上打破地域时空限制。”渠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渠县,农民夜校的课堂授课方式占比的四成,“流动夜校”送课占到10%,大喇叭和网上夜校的授课形式占到一半以上。
积分管理制提升参学的荣誉感
“活到老,学到老。种好庄稼、发展生产,农民夜校少不了!”定远乡团寨村3组村民叶朝合热爱学习、勤劳肯干,村上给他优先安排了公益岗位,群众心服口服。同村的胡道兵也同样被评为“十星文明户”。
渠县乡村将群众参加夜校学习情况与荣誉表彰、实物奖励、政策优先挂钩,提升参学荣誉感和自豪感,探索推行以奖荣誉、奖物资、奖优先和群众差评为主要内容的“三奖一评”农民夜校积分管理办法,根据群众“到课率”、课堂表现、学以致用等情况量化大分,月月总结,季季公示。根据此办法,渠县还建立了“农民夜校积分超市”,群众可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日用品或农用生产物资。
陈高清介绍说:“现在每次夜校活动开展后,我们都要组织群众一起,根据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位村民打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如果老是‘耍尾巴’,还是有点丢人哦。今年以来,主动走进农民夜校的村民增加了至少三成,夜校原有位置已经坐不下了,还新添置了凳子。”(廖亚飞 杨东)
附链接:http://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180612/58693.shtml?from=timeline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