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让农民成为“农民夜校”的主人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各位村民朋友,请抓紧时间到村委会办公室,今晚夜校8点开课……”近日,记者刚走进渠县白兔乡峰坪村,就被村里大喇叭广播的内容所吸引。这是白兔乡副乡长、峰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旭在村活动阵地向村民广播该村“农民夜校”开课信息。
为切实激发贫困村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渠县创新开办“农民夜校”,从培训教师选择到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效果评价,全部让村民作主,在“精准”二字上做好文章。
村民“点将”
培训教师村民选
“我想选县农林局的王卫兵给我们上课,因为他搞了20多年的农业科技研究,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在渠县新市乡五通村“点将”座谈上,该村种粮大户段亚辉说道。
今年以来,渠县依托现有村级活动阵地,在全县130个贫困村开办农民夜校,并按每个夜校1万元的标准,统一采购配备桌椅板凳和教学设备。
培训质量高不高,师资力量是关键。渠县采取个人自荐与单位推荐相结合、资格审查与能力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县硕博人才、“第一书记”、农技人员、致富能人等人群中精选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组建夜校师资库,并由县委组织部分层分类进行培训。
“最近我已经被点3次了,分别给3个贫困村重复讲了3次水产养殖方面的课了,但群众热情依然不减,我都有点受不了了。”渠县夜校教师、县水产站陈维向记者“吐槽”说。
据了解,为切实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渠县创新推行教师备选授课制度,贫困村民可以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变“安排谁讲”为“选择谁讲”,推动教师资源在县域内科学有效使用。目前,该县已有300余名夜校教师被“点名”授课达1500余场次。
村民“点单”
培训内容村民定
走近渠县渠南乡大山村活动阵地,挂在大门口的一个意见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该乡为增强夜校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专门设置的征求群众意见箱。
渠县坚持“供需”结合原则,为贫困村民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夜校开课前,采取发放意见征求表、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的方式,广泛征集贫困村民所想所盼,科学设置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农技知识、脱贫信息、日常知识、文体娱乐、民主议事等7大类与脱贫攻坚紧密衔接的实用课程,按照群众“点单”施教,变“教什么学什么”为“需什么学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提前1周对下周课程内容进行公示,方便群众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安排提出意见建议,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目前统计情况来看,该县最受贫困村民青睐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方针政策、脱贫信息、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群众自主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村民点评
培训模式村民喜
该县探索建立群众评课机制,在每堂课结束后,发放《教学质量评估表》,集中对授课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进行星级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其评先选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倒逼授课教师认真备课、用心讲课。同时,创新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典型案例、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送教进组入户”,把夜校培训办到农户院坝和田间地头。目前,该县已有17名夜校教师因群众评价不满意被调整。
渠县千佛乡花石村夜校教师鲜红娟坦言:“我们现在上课也有点儿‘压力山大’,听课村民的评价意见直接影响我们的评先选优、年度考核,还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我们不得不认真准备啊。”
村民点赞
培训效果村民乐
“村上夜校办得好,以前我缺技术、缺信心,在参加培训后,我坚定了发展种植业的想法。”渠县李渡乡坪水村1组居民尹仕文动情地说,“特别要感谢周延勇老师,他10多次到大棚教我浇水、施肥和除虫等农技知识。我两个娃娃的学费有着落了!”
尹仕文家有6口人,父母丧失劳动力,子女正在上大学,收入来源主要靠夫妇二人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属省定贫困户。参加夜校学习后,他萌生了发展蔬菜种植的想法。今年开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尹仕文搭建起了600平方米的简易塑料薄膜大棚,主要种植空心菜、青椒和茄子等时令蔬菜,上半年家庭增收超过1.5万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