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渠县大力推动服务性党组织建设 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组
渠县网APP
分享
四川省渠县结合“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村组,积极试点办事不出户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办事不出村组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渠县针对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居多的实际情况,依托现有村级活动阵地,投资1500万元配套建设了565个便民服务代办点,由村干部兼职代办员,全面推行轮值班制度。同时,针对群众的特殊需要,遴选了3000多村(居)民小组干部担任流动代办员,基本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居民小组或新村居民聚居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清溪场镇清溪社区第三居民小组居民杨柱轩、李德珍夫妇均80多岁高龄,没有子女,行动不方便。为了办理高龄补贴,他们电话告知了社区支部书记兼代办员唐启政。当天下午唐启政和代办员雷平就赶到了杨柱轩的家里。两人在查看相关资料后迅即为老人完善了代办所需材料,并积极与邮政储蓄银行清溪场镇支行协调,由该行派出业务员到老人家里为其办理了高龄补贴存折。杨柱轩老人激动地说:“以前想都没想到的事,现在一个电话就给我办好了,感谢共产党!”
清溪场镇党委书记胡常文向记者介绍,现在该镇村(社区)所有居民小组都明确了1名以上的流动代办员(一般由居民小组长担任),按照县上要求,流动代办员每周要固定1天时间,逐个走访居民户,同时做好接送件和代办服务日常记载。
干部服务质量群众评议
在新市乡方井村代办服务点,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条代办服务台账日志:“罗有庆,五组居民,82岁,领取赡养费150元。代办人,周小勤。服务评价:满意。”据了解,罗有庆老人有残疾,村上2007年为他申办了低保。近两年他的赡养费都是由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小勤取出后转交的。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方便群众,该村代办点特申请安装了一台银联POS机,一次最多取500元,每人每天最多取1000元。村里的留守老人小孩几乎都不会使用银行卡,这些事便由代办员代办。
据悉,渠县县委对完善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村(社区)、推行办事不出组和试点办事不出户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我们采取服务好坏群众评的方式,有效防止了代办服务搞形式、走过场。”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唐令彬介绍,“县上要求每个代办点都要建立群众咨询与代办事项管理台账,对每次服务都要如实记载,并请群众现场作出满意度评价。县委组织部、县政务中心和乡镇实行定期抽查回访,同时与代办员补助挂钩”。
记者在方井村代办点采访时,遇到该村5组代办员罗友全和6组代办员陈德华前来交纳水稻、玉米、油菜及农房保险费用。据了解,该保险费用是两位代办员自愿向居民收取后交上来的。新市乡距县城40余公里,往返县城大概需要4到5个小时,车费20多元。记者估算了一下,仅此一项代办服务就能直接为该村每户居民节省40元左右。
探索办事不出户新内涵
在巩固完善办事不出村组基础上,渠县积极鼓励各代办点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大胆探索办事不出户方式和途径。县上统一要求各乡镇,为全县50余万户居民发放了《代办服务联系卡》,群众有需要可随时拔打电话联系和咨询。渠江镇后溪社区结合网格管理,积极探索QQ代办新模式,建立起代办服务QQ群,提供网络预约上门代办服务。
据渠县委书记王善平介绍,代办工作开展以来,全县565个便民代办点平均每月受理群众申报事项1.3万余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2.6万余人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650余件次。日前,渠县将着力构建起全县“4+N”便民服务网络体系,让群众办事不出村(居)民小组、不出新村居民聚居点,甚至全面实现不出户。
“脚上泥巴有多厚,群众感情有多深。”这是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基层干部讲得比较多的一句话。自推行办事不出村组工作以来,渠县的村组干部实现了从“坐机关”到“跑基层”服务角色的转变,在为群众办理一件件实事中,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赢得了群众信任。(黄庆畅 何拥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