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八米亭子里的百年集体智慧

作者:张浪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2-08 15:29:21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59岁的雷明珍正忙碌着给小演员穿戴戏服。张浪摄

  上午9时,59岁的雷明珍正忙碌着给小演员徐灿穿戴戏服。5岁的徐灿早已训练有素,乖巧安静地等待摇身一变“白娘子”。而一旁6岁的周洋笠头戴黑帽,一身绿袍,在化妆室活泼乱跳,却被父亲周建华一句“许仙,站好!”顿时被吓得规规矩矩。

  7日,四川渠县三汇镇正在为2013年的蛇年春节筹备一场《船舟借伞》的彩亭表演。“正式表演前都要进行一次‘试扎’。今年是蛇年,我们想为大家展现一场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三汇彩亭第八代传承人雷明珍说。 

 

  渠县三汇彩亭艺术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沿袭至今。彩亭分3—4层,高达8米以上,下端是四四方方的平台,上面竖有一根悉心加工的铁杆,相互首尾衔接,由涂脂抹粉并着戏装的儿童固定在支架上,大衣大裤掩饰支架,构成折折戏文片段。

  三汇镇艺术中心主任廖瑞告诉记者,以前,人们抬着三圣娘娘与土祖爷出行游街,并敬衣袍、献彩亭,祈求送子娘娘赐予男孩,痘母、麻母娘娘消灾免难。尔后,改为抬着小孩子出行游街。“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凡是扎过亭子的小孩好养,连续扎3年不生病。因此,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被争先恐后地送来。”

  据了解,20世纪60—70年代,三汇彩亭会曾停办过一段时间。1982年恢复彩亭会,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第一年恢复时,有10万多观众,相当于当时3个三汇镇的人口,大街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廖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如是说。

  谈起彩亭艺术的特点,廖瑞如数家珍。“彩亭艺术的精髓在于‘高、惊、险、奇、巧’5个字。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众才会牵魂撩魄,惊叹不已。8米高的亭子摇摇晃晃,但内部结构有特殊材料,机关重重,安全系数高,不存在危险。”廖瑞说。

  彩亭作为一种民间造型表演艺术,之所以沿袭至今,廖瑞认为是百年来三汇人集体智慧的体现。彩亭积聚了造型、美术、雕塑、化妆等艺术,涉及方方面面的人才,它不是单一艺术,是大艺术组合。“三汇人历来尊重与喜爱文化,我们也是站在前人的智慧上,享受这个艺术成果。”

  “这门艺术也是与时俱进的。”廖瑞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除了表演一些历史剧,也设计过奥运题材,加入现代元素。“在不改变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才能使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除了彩亭艺术,三汇镇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今还保留着拉旱船、踩高跷等20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这些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三汇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廖瑞说,三汇是巴河、渠河、州河的交界处,曾经水运发达,是商贸聚集点。“作为商埠热闹的码头,民国时期这里便有了七八家银行。”

  如今,随着襄渝铁路、达成铁路纵贯三汇,三汇古镇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以其四通八达的水路闻名川东北的水码头,水运日渐衰微,往日的辉煌离人们渐渐的远去。但三汇镇的各种民间艺术都被完整保存下来,依稀还可窥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百年的集体智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廖瑞表示,到如今人们还是以一种美好的愿望抬彩亭,形成了三汇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虽然现在的三汇镇没有以前繁华,但我相信,只要文化的根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还有那份热情与闯劲去构建美好的未来。”(完)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