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50个如画新村点缀渠江两岸

作者:吴涛 来源:达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02-06 11:53:08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渠县近万名受灾群众节前搬新居
  ■一个新村配套一个主导特色产业
  ■2012年灾区群众人平增收突破1000元

  1月31日,清晨的雾霭还没散尽,在渠县李渡乡狮牌村灾后重建新村综合体,鞭炮声、欢歌声、锣鼓声,热闹喧天,村民谢富政、谢丰等受灾群众集中搬进了新居。
  搬新家后,谢富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挂上喜庆的灯笼,在大门两侧贴上红红的对联:“小楼鸣炮迎佳节,大地飞歌感党恩。”看着这别墅式的新居,谢富政全家乐呵呵地笑了。
  这几天,像谢富政一样在2011年“9·18”洪灾中受灾的近1万名群众陆续搬进新家。
  渠县是“9·18”洪灾的极重灾区。在灾后重建中,渠县按照“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的工作要求,把加快住房重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优先安排,科学规划了32个新村聚居点和18个新村综合体,规划安置6227户21503人。
  灾后新村建设中,渠县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一避、二让、三高”原则和“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注重规划引领,突出科学性、发展性和前瞻性,将住房和产业一起规划,同步配套水、电、气、路和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实施维修加固和风貌塑造工程,提升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目前已建成50个灾后新村聚居点,新建农房4142套、维修加固2230套,风貌塑造1.8万户。建成新村联网路和入户路296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42公里,50个新村聚居点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广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如今走进渠县,一批重建新村如一个个景点,点缀在渠江两岸,一排排别具川东风情的别墅新居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环抱中,呈现出一幅“房在园中,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图景。
  文崇镇谭坝新村坐落在渠县最北边,全村已新建320户新居。村民谭建说:“过去住的是低矮的瓦盖户,现在村子公路通到家,房子宽敞明亮,家家户户现在都用上了燃气,一点不比城里的条件差,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在谭坝村新村,1000亩奥桃园将整个村子环绕其中,村里引进的华西特驱10万头生猪项目已开工。谭建满怀信心地说,“目前每天在奥桃园务工有80元的收入,今后准备在养殖基地认养200头生猪,年收入有五六万元。”
  按照一个新村配套一个主导特色产业的思路,渠县规划发展了奥桃、巴山脆李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42个、30万头大型养殖基地1个。全县产业基地引入宕府王食品、华升食品、润乾实业等省、市龙头企业13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3个,2012年灾区群众人均增收突破1000元。
  灾后新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还带来生活理念的“提速换档”。中滩乡丁家坝新村不仅统一建设了绿化带、人行道、水泥路、路灯,村里还制定了清洁卫生、公共秩序服务制度,每家每户轮流服务。村庄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条件极大提高。“以前房前屋后脏乱差,现在好啦,搬进新居,每天打开窗户就是青山绿水,心情舒畅!”说起新居新生活,村民罗嗣贵满心喜悦。
  村庄“靓”起来,基础设施“全”起来,公共服务“好”起来,产业发展“活”起来,群众幸福生活指数“高”了起来。“真有一步跨十年的感觉。”罗嗣贵说。
 

□吴涛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