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渠县“产村相融”重建幸福家园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9-22 01:01:46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人在景中,房在园中,村在绿中的天山新村

    新农村建设亮点

    渠县按照 “新村依托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的思路,把产业与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盘棋规划,全方位推进,每一个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努力走出产村互动相融的新农村建设新路。

    8月19日,渠县李渡乡狮牌新村综合体。十里荷塘、千亩果园,美丽新村点缀其间,人在景中,房在园中,村在绿中……即将从连年遭受洪灾的 “水淹区”搬至综合体的狮牌新村村民郑兴明格外开心:“你看,我们住的是花园小区的新房子,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等全部牵进屋里头,生活好安逸!”

    狮牌村的华丽蜕变是渠县灾后重建新村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渠县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突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科学规划每个新村就是一个作品

    在狮牌村,同郑兴明一道首批即将入住“乡村别墅”的村民有110户。去年“9·18”洪灾过后,李渡乡实行避灾搬迁新建,在狮牌村规划建设新村,政府聘请规划设计专家实地勘察设计了三种户型,由村民自主选择实行集中统建、联建,并由政府“前置式”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村子和村子里的产业构成了一幅和谐、生态的乡村风景图。

    在中滩乡天山村新农村综合体集中居民点,漂亮的“农家别墅群”,掩映在成片的果林之中,村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纵横交错,房前屋后花果飘香。在天山灾后新村建设中,政府统一规划,捆绑项目投资,完善了道路硬化、路灯安装、雨污分流、管网下地等基础设施,并配套建设了滨河景观大道、休闲亭台水池、文化健身广场及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出花果飘香的宜居生态田园新村。

    渠县在新村建设中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针对洪灾连发、重灾频发的实际,择优遴选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一避、二让、三高”原则和“三打破、三提高”要求,选址规划了李渡乡狮牌村、文崇镇谭坝村等50个聚居点组成5大灾后新村示范片。做到新村规划与成渝经济区发展,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渠江流域综合整治、防灾减灾,以及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规划相衔接,推动中心城区、小城镇和新村一体化发展。

    在新村建设的选址和户型设计上,渠县注重充分听取农民意见,让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宅基地整理、施工队伍选择、建房质量、财物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财政评审和审计监督,分类控制工程造价,激发群众主体作用,让新村建设真正惠及群众。

    “我们坚持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成片推进新村建设,做到 ‘每一个新村聚居点就是一个作品’。”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介绍,根据渠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在10到15年内,该县将建设2600多个新村聚居点。其中,50个“9·18”特大洪灾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将于年内全部建成。

    依托资源成片推进产业发展

    在中滩乡天山新村,村民的房前屋后是成片的脐橙园、柑橘园,规模化的生猪、鸡、鸭标准化养殖场分布在果园中,形成了一个“猪(禽)—沼—果”循环农业示范片。

    在新村建设中,中滩乡不仅让村民生活舒适,同时也打牢村民产业致富基础。依托万亩超标准果园基地,新引进一家大型果品饮料企业,将投资建设上万吨果汁、果醋、果酒生产线,进一步延伸柑橘产业链,促农增收。在李渡乡狮牌村,新村建设一展开,产业培育即同步进行。该村引进华西新希望集团发展带动村民进行30万头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养殖经济园建设,配套发展琯溪蜜柚基地2000亩和200亩莲藕,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万元圈舍、人有致富技能”。

    “新村建设和主导产业连片发展,让我们既可以在家搞产业,又可以为其他业主打工,每天的收入不低于80元。”在狮牌村村民郑兴明的眼里,新村建设为农民搭建了致富之路。

    “产业发展是新村建设的基石。”在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苟小莉看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不仅是让农民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该县按照“新村依托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的思路,坚持把产业与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盘棋规划、全方位推进,每一个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村相融互动;推行“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推广 “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在灾后新村聚居点规划布局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现代畜牧养殖小区、大型养殖基地。全县初步建成渠县西部黄花产业带、东中部柑橘产业带、南北两翼花椒产业带和三板乡、中滩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渠县还把新村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规划了与新村相融互动的五大精品文化旅游示范片,延伸产业链,拓展新村建设内涵和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杨晓春 吴涛)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