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渠县唱响现代牧歌“三部曲”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9-22 01:01:42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阳春三月,走马宕渠大地,探访养殖场,同养殖户交谈,记者欣喜地看到,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悄然变脸的渠县畜牧业,奏响着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最强音,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平台。

    鸣响“合奏曲” 龙头舞动千万家

    3月27日,渠县岩峰镇村民徐小平的生猪养殖场,他正忙着把100余头出栏猪赶上货车,运往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徐小平与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建立了生猪养殖场,年可出栏商品猪1000多头,纯收入20余万元。

    “公司提供种猪、仔猪、饲料、技术,育肥后直接上门来收购。”用徐小平的话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渠县,像徐小平这样围绕龙头企业搞规模养殖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为抵御市场风险,华升食品、八仙桥食品、润乾食品等渠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县推行“合同养殖、订单收购”,实行“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与全县专业养殖大户签订养殖合同,与农户达成了养殖和饲料供应等协议,实现了养殖户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在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后,渠县不断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在技术服务、项目申报、基地建设、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扶持畜牧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该县已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涌现出以惠民养猪、大帝羊业、东兴禽业等各类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37个,发展规模养殖场(户)1604户,辐射带动养殖户近2万户,结束了过去养殖户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局面。

    谱写“生态曲” 绿色养殖遍乡村

    猪舍“别墅”化,粪便“零”排放,这是记者在徐小平的生猪养殖场看到的场景。“以前喂猪穿筒靴都怕脏,现在穿着皮靴喂猪也不怕了。”尝到了甜头的他说,用这种零排放的方式来养猪很安逸,不但解决了传统养殖的污染难题,并且这种养殖方式较传统饲养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更受市场青睐。

    渠县畜牧局技术人员介绍,所谓零排放是利用木屑、米糠等有机垫料建成一个生态发酵床,通过添加特殊菌种,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蒸发,猪粪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达到猪场内外无臭味,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面对养殖污染这一畜牧业发展难题,渠县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猪—沼—果(菜)”等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倾力打造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破解污染难题。在渠县农村,“生态养殖”逐渐被广大创新意识强的养殖户运用得灵活自如,他们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树林+鸡”、“稻田+鱼”等多种绿色生产经营模式。

    目前,渠县已建立了204个现代畜牧养殖小区,新建零排放猪场28个,完成1个10万头大型生猪养殖基地和43个畜禽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获得无公害农畜产品称号20多个,“八仙桥”牌冻猪分割肉等产品被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东兴禽业专业合作社被省畜牧食品局认证为“无公害蛋鸡基地”。

    高奏“发展曲” 拓宽增收致富路

    在发展的进程中,渠县畜牧业可谓高歌猛进:今年初,华西希望·重庆特驱集团30万头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园项目落户渠县。不久,深圳恒业劳务公司、重庆富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相继入驻渠县,开发推广零排放生态养殖项目新技术,签约项目资金近10亿。

    记者了解到,渠县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发展产业基地,落实招商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精兵强远赴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快速融入重庆,吸引、促生和壮大龙头企业,有效地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之路。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渠县组织销售到重庆的畜禽产品合计产值达7亿元,华升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兴禽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重庆有关企业签订了产品供销协议,协议金额近2亿元。

    以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为中心,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集团化发展为引领,通过强龙头,壮龙身,塑品牌,2011年,渠县畜牧产值达36亿,为农民人平增收近300元。如今,以畜牧业为链条的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正在渠县构建与形成。(戴连渠 杨东)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