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新家园 新希望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9-22 01:01:41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早春二月,记者来到渠县洪灾重灾区,走村入户,探访灾后重建的现状。一路所见所闻,让人激动不已、惊叹不已:废墟上,大片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水毁的土地上,庄稼绿了;垮塌的桥梁架起来了,冲毁的道路畅通了,笑容又挂在百姓的脸上,摧不垮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的生活,温暖和希望正在春天里滋长……

    科学规划,重建的家园美如风景

    崭新的柏油路面,红红的牌坊大门,融合川东民居与徽派风格的联排小楼,自来水、天然气、卫生站、休闲广场、公共服务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风格,踏着春天的气息,记者走进李渡乡狮牌新村,就像置身于一个别墅小区。

    看着眼前拔地而起的美丽新家园,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狮牌村支部书记曾祥琼感慨地说:“灾后重建的狮牌新村这样漂亮,关键是科学指导得好、科学规划得好。”

    去年,洪灾过去半月,渠县启动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一时间,数以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奔走于灾区,访谈、摸底、调查、评估。制定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生态修复等6个专项规划以及工业、农业、商贸等10个行业规划,形成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重建规划体系。尤其是在新村规划上,该县聘请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和“5·12”灾后重建获奖单位组成精英规划团队,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体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融入区域特色文化元素和川东民居风格,科学规划了李渡乡狮牌村、文崇镇谭坝村等35个新村聚居点,集中安置受灾户5599户。

    科学重建,规划是先导。规划之重,重在激活科学发展的更大潜力。此举不但解决过去农村居民居住点散乱、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这一难题,而且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全面提升了农房建设与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看到,渠南乡渠南社区,一个依山傍水、融入中西建筑风格的新型农村社区已具雏形;中滩乡丁家坝村,一个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新村综合体正由蓝图一步步变为实景……全县35个重建新村聚居点,宛如一道靓丽风景,正在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

    产业提升,灾区走上科学发展路

    在渠南乡渠南社区热火朝天的新村建设工地旁,一排排养殖小区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告诉记者:“猪舍是去年建的。这种生态养殖不仅环保,还节省人力和饲料!”

    摊开渠南社区灾后新村规划图,乡党委书记张明介绍说,结合灾后新村建设,社区规划配套建设了3000亩的优质红心琯溪蜜柚基地,1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现代畜牧养殖小区和2个百万只肉鸭养殖场,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让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新村建设要有产业支撑,否则生产发展必然后劲乏力。在建设灾民新村过程中,渠县各级领导干部深谙此中道理。

    “重建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工程,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工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灾区建设得比以前更好,实现新农村、新产业、新农民、新发展。”在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县动员会上,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县长苟小莉掷地有声。

    为使灾区快速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渠县围绕黄花、水果、花椒、蔬菜、家禽等优势产业,在每一个新村聚居点规划配套建设一个特色种植基地或1个现代畜牧养殖小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带和集聚区。目前,全县已新建种植基地1.6万亩,养殖小区10个。中滩乡引入社会资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初步建成了近3000亩的标准柑桔基地和万头生猪、百万只家禽标准化养殖场,形成了“猪(禽)—沼—果”循环农业示范片。农民不仅有土地流转金和务工收入,还有股金分红,收入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渠县“化危为机”开展灾后大招商活动, 总投资22.5亿元的川东·渠县商贸物流城、华西希望·特驱30万头生猪和30万吨饲料加工、渠县賨人谷主题文化酒店3个项目已成功签约落户,并先后集中开工了30个灾后重建项目,将极大提升该县的产业发展水平。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受灾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干群合力,废墟上矗立起新家园

    2月21日,明媚的春阳把报恩乡清河村照得暖暖的。绿油油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将采摘好的蔬菜打包,等着收购商前来收购。身后的天字坪梁上吊塔林立、机器轰鸣,新村建设如火如荼。

    面对新的家园,面对未来更美好生活已然呈现在眼前,清河村村民难以掩饰对各级干部大力帮扶的感激之情:“洪水刚过,干部就来到我们这里,帮助规划选址,还同我们一起劳动生产。”“几个月来,他们放弃了休息,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关键时刻,没有党员干部作主心骨,我们灾民就惨了!”……采访中,记者感受最大的是灾区面貌的变化,听到最多的是群众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称赞。

    为了高效推进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渠县在及时出台重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县级“四套班子”领导灾后重建包片和县级部门对口帮乡(镇)的帮扶机制;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择优选派1026名机关干部到236个重灾村蹲点帮扶,与受灾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将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同时建立完善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和监管机制,提高资金的集聚效益,确保有限资金用在重建“刀刃上”。

    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无私奉献、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灾后重建的坚强脊梁。县房管局干部罗勇下派和乐乡东阳村帮扶,负责协调灾后重建各项事宜。3个多月时间,他吃、住都在东阳村,无暇顾及家庭,对此,他无怨无悔:“我是一名干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得站出来。”李渡乡狮牌村支部书记曾祥琼洪灾后就忙碌在重建的工地一直没下“火线”,土地调整现场、新村建设工地、道路施工现场……哪里有问题她就上,哪里缺人手她就帮,“风里来雨里去,都不像人样了。”村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今年春节,村民自发地在门楣贴上“永感党恩”的春联……灾后半年,渠县不仅重建了物质家园,更矗立起党群干群凝心聚力的精神基石。

    新家园,新产业,昔日的废墟上,升起灾区民众的希望。摧不垮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的生活,温暖和希望正在春天里滋长……(朱刚 吴涛 唐荣)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