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万千气象看四川】达州渠县:数字技术让中国汉阙文化“活”起来

作者: 来源:改革网 发布时间:2024-09-19 11:51:08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中国汉阙之乡’,大家现在看到的沈府君阙,是渠县唯一留存至今的双阙,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汉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也是一个以数字化虚拟表现为主要展示手段的高科技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2024年9月1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媒体团走进达州市渠县。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了渠县挖掘汉阙文化,传承时代精神的创新举措和独特路径。

在渠县土溪镇汉亭村的“览阙路”旁,历经风雨的沈府君阙屹立于一处开放式建筑的宽阔地面上,灿烂阳光下耀眼夺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双阙高均为4.84米,由阙基、阙身、枋子、介石、斗拱、屋顶组成,东阙正面刻“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候沈府君神道”、西阙刻“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铭文,铭文上端均镌朱雀、下端镌饕餮。朱雀浮雕昂首挺胸,目光凛然,羽毛迎风飞舞,利爪蓄满力量;东阙内侧青龙浮雕挣扎向上,嘘气腾云;西阙内侧白虎浮雕隆准短耳,跃跃欲试。“渠县对汉阙的保护力度很大!这里的汉阙雕刻精巧,状物逼真,不仅是造型艺术中的珍品,而且是研究汉朝生产、生活、建筑、交通工具及书法、雕塑、绘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四川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韦荃说。

走进渠县汉阙文化博物馆,一幅巨大的以山水为背景,射猿、侍父、献礼场景融入其间的汉阙浮雕墙呈现眼前,“天人合一阙说汉仪”8个大字竖式陈列在序厅中央。整个展厅分汉阙之光、汉阙之乡、汉阙之韵、汉阙之路4大部分,面积4350平方米,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大量运用是其中一大特色。在“汉阙之光”展厅,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与汉阙相关的诗词歌赋,每首诗词除显示文字外还呈现与之契合的背景图案,“音字画”俱全;在渠县汉阙地理分布图上,数字屏幕与汉阙实地高清摄像头相连,参观者可缩放、拉近,实现远程观阙。在通往汉阙之路展厅中,一条长长的“汉朝街道”再现,步入期间,仿佛穿越千年......“汉阙被称为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因兴盛于两汉而得名,一座汉阙,便是一篇历史人文故事,其上的款识及阙主记事,是汉代出土文献的宝库。四川汉阙占全国近一半,而渠县就有6处7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我们博物馆的最大亮点就是采用数字化运用场景,结合VR、5D模拟、虚拟成像、交互投影等技术将中国汉阙文化活化在了观众眼前。”渠县汉阙文化博物馆馆长唐硕介绍,近年来,渠县充分挖掘汉阙内涵,提高文化利用效益,以数字博物馆为媒介,拓展文化辐射范围,传播汉阙背后的故事,树立清正廉明理念。运用数字化管理、展陈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多形式开展研学、教育、培训;将历史与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为广大党员提供直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堂等。渠县汉阙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成为“达州市巴文化传习基地”“渠县法纪教育(廉洁文化)基地”。今年“5.1”开馆以来,共接待100余个市级、县级部门团体参观学习,免费接待游客达10万人。

渠县县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渠县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建设,持续开展博物馆“五进”教育活动,加强“馆校”合作,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力和覆盖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首个以汉阙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化高科技学术型博物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