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四川渠县:“机器换人”和“数字换脑”为轻纺服饰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作者: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4-03-16 14:20:12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四川省的纺织服饰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等城市,都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形态;南充的丝纺服装产业,也呈现出集群发展态势。

截至2023年底,达州渠县的纺织服装企业共计129户,户外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达到45家,规上轻纺服饰企业数量跃居全省第一,成为户外纺织服装产业新赛道上的一匹“黑马”。

1

 

渠县轻纺服饰企业集聚区一角。(渠县经信局供图)

户外纺织服装产业,是渠县确立的500亿级“首位产业”。目前,该县正在加快推进这一产业发展,提高产业能级、壮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注入新质生产力。

1 (2)

位于渠县的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曾业 摄


“机器换人”提效能

可年产各类服装1亿余件

“智能吊挂传输系统循环运转,会把服装布料送到工位上来,人和机器打配合,效率很高。”在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内,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员工郑娟忙得不亦乐乎。据她介绍,以前没有这套系统,她每天最多生产1000件服装,现在能做1500件,工资也从原来的每个月40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6000元以上。

公司的生产线上,在智能吊挂传输系统的抓取下,袖口、衣领、前襟等布料,会被精准传送到各个工位,设备上会显示规格尺寸、款式工艺等数据,工人们根据这些数据“量体裁衣”。这样的系统,已有5套运用到了企业的生产线上。

“下一步,我们计划新增20条服装生产线。届时,公司年生产成衣量可达到2000万件,企业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左右。”公司行政经理徐祥国介绍,智能化系统的加入,让他们对当下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产品完成情况以及工人工作情况一目了然。

2

智能化纺织生产线。(渠县经信局供图)

近年来,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掀起了智能升级改造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机器换人”的企业。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应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生产效率。

“我们采用了卓朗纺机、经纬纺机等智能纺纱设备,建立了智能纺纱管理系统。所有主辅机设备,都实现了中央控制室集中管控。”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平介绍,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成套装备进入生产流程,企业用工减少了50%以上,成本降低了约20%,利税却提高了10%。

截至目前,渠县拥有户外纺织服装生产企业129家,其中智能化企业占比已达60%,智能化设备共计9400余台,年产各类服装1亿余件。


“数字换脑”激活力

冲刺500亿元总产值目标

为鼓励支持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渠县构建了智能化数字服务平台,建立“工业大脑”数字厅,引导企业开展云业务和信息化升级改造,推动企业的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渠县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颜军介绍,2023年,园区内的云纳服饰、兴宏泰制衣、贵康服饰、铭圳纺织等30余家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智改数转”数字化平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县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正在逐渐形成“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的产业生态。

智能化,离不开科技创新。渠县已先后培育出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贵康服饰有限公司、四川云纳时装有限公司、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4家科技创新型户外纺织服装企业,并成功孵化培育出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2

渠县服饰企业的智能缝制生产线。曾业 摄

“在全面分析研判了国内国际招商形势和轻纺服饰产业布局后,结合县域实际,近年来我们也包装推介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带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渠县首位产业招商专班负责人说。

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渠县本着“扶着小企业护着大企业”的原则,加大对企业政策扶持及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培训力度和企业申报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督查,并积极引进“专精特新”技术和项目,使企业注入新活力、焕发新生机。

截至目前,渠县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四川省国际品牌服装加工“智”造基地、四川省户外服装生产基地,还获得“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称号。

1

渠县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曾业 摄

未来,渠县将围绕轻纺服饰产业布局,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提高产业能级、壮大产业集群,通过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力争2027年轻纺服饰企业达200家以上,总产值实现500亿元,建立起“渠县织造”地标品牌。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