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建设”惠泽巴渠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一座座小洋楼掩映在坡岭平坝之间;满岭翠绿的九叶花椒园里,村民正忙着采摘运送密密匝匝的青花椒、葡萄;数百头肥硕的安格斯肉牛则聚散于山溪滩涂……7月28日,记者攀上海拔600多米的渠县望溪乡河水村“张秦华千亩花椒畜牧产业化基地”,看到的是山村新画卷,感受到的却是渠县县委、县政府以“三村建设”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给这个丘陵大县带来的喜人变化。
队伍建设:能人进入班子
“不当镇官做村官”的王本华,辞职回到条件异常艰苦的白腊村,肩负起白腊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以王本华为“班长”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修成3条15公里通社公路,同时,引进了白腊坪“千亩荒山复耕开发工程”,天然气开采、汤家寨300亩茶果基地等外资开发项目。
村党支部一班人还利用各自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特长,悉心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短短几年里,白腊村从过去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偏远高寒山区村,一跃成为渠县汇东乡拥有8个“第一”的“明星”村。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700元,建成了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五通”、社会和谐的山区新农村。
县委书记向此德说,白腊村正是渠县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三村建设”的缩影。该县坚持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全县437个村通过“公推直选”,一批群众信得过的“田秀才”、“土专家”和“养殖大王”,进入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
科技兴村:走出去带回来
“地上无厂、地下无矿”的渠县中滩乡寨坪村,人均年纯收入却超过4000元。谈及这一奇迹,县长王能秋
说:这是“三村建设”中村民“走出去、带回来”的结果。该县以“三村建设”为牵引,实施“农村知识化工程”,促使务工人员走出去,同时又为取得成绩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条件。去年,渠县实现劳务收入近12亿元。目前引导37000多人回乡,兴办企业1300多个,投资额达3.62亿元。
该县还建成万亩柑橘、万亩黄花、万亩超级稻、万头PIC猪、万头LY和YL种猪、万亩蔬菜等“6个一万”无公害科技示范基地,以及“两季”高粱、“双低”油菜等特色产业示范带,为新技术推广建立起“看有示范园、种有技术员、卖有信息员”的绿色通道。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去年,清溪场镇百花村、望江乡武坪村、渠南乡渠南村等地成片种植的3个“万亩黄花示范基地”,其产值达220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民主法治:激活内在活力
绿树成荫,鱼塘如镜,粉楼青瓦,公路进户……踏足渠县“三村建设”示范区,昔日常见的柴堆、垃圾堆,被花园景观取代。
“光有面子工程不算好,还要有里子工程才算行。”渠南乡渠南村党支部书记叶建国把“三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称为“面子工程”,把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统称为“里子工程”。他说:“我们既看重面子又看重里子,有内涵才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发展了,民主法治要跟上。”“三村建设”中,渠县县委提出用3至5年时间,95%的行政村将建立健全和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基本制度。
眼下,渠县农村正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村务。不少村建起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阵地,还广泛开展“守法文明户”、“尊老爱幼户”等创评活动……“现在打麻将的少了,学科技的多了。”渠南村村民刘全一脸自豪。
队伍建设:能人进入班子
“不当镇官做村官”的王本华,辞职回到条件异常艰苦的白腊村,肩负起白腊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以王本华为“班长”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修成3条15公里通社公路,同时,引进了白腊坪“千亩荒山复耕开发工程”,天然气开采、汤家寨300亩茶果基地等外资开发项目。
村党支部一班人还利用各自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特长,悉心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短短几年里,白腊村从过去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偏远高寒山区村,一跃成为渠县汇东乡拥有8个“第一”的“明星”村。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700元,建成了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五通”、社会和谐的山区新农村。
县委书记向此德说,白腊村正是渠县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三村建设”的缩影。该县坚持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全县437个村通过“公推直选”,一批群众信得过的“田秀才”、“土专家”和“养殖大王”,进入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
科技兴村:走出去带回来
“地上无厂、地下无矿”的渠县中滩乡寨坪村,人均年纯收入却超过4000元。谈及这一奇迹,县长王能秋
说:这是“三村建设”中村民“走出去、带回来”的结果。该县以“三村建设”为牵引,实施“农村知识化工程”,促使务工人员走出去,同时又为取得成绩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条件。去年,渠县实现劳务收入近12亿元。目前引导37000多人回乡,兴办企业1300多个,投资额达3.62亿元。
该县还建成万亩柑橘、万亩黄花、万亩超级稻、万头PIC猪、万头LY和YL种猪、万亩蔬菜等“6个一万”无公害科技示范基地,以及“两季”高粱、“双低”油菜等特色产业示范带,为新技术推广建立起“看有示范园、种有技术员、卖有信息员”的绿色通道。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去年,清溪场镇百花村、望江乡武坪村、渠南乡渠南村等地成片种植的3个“万亩黄花示范基地”,其产值达220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民主法治:激活内在活力
绿树成荫,鱼塘如镜,粉楼青瓦,公路进户……踏足渠县“三村建设”示范区,昔日常见的柴堆、垃圾堆,被花园景观取代。
“光有面子工程不算好,还要有里子工程才算行。”渠南乡渠南村党支部书记叶建国把“三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称为“面子工程”,把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统称为“里子工程”。他说:“我们既看重面子又看重里子,有内涵才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发展了,民主法治要跟上。”“三村建设”中,渠县县委提出用3至5年时间,95%的行政村将建立健全和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基本制度。
眼下,渠县农村正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村务。不少村建起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阵地,还广泛开展“守法文明户”、“尊老爱幼户”等创评活动……“现在打麻将的少了,学科技的多了。”渠南村村民刘全一脸自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