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今日时政>详细内容

渠县打工诗人许强——用诗歌记录打工生活

作者: 来源:江南时报 发布时间:2006-07-10 00:57:14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请给打工诗人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 。”
  一提到打工者,人们总会想到一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群,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更何况精神世界的一些慰藉。然而近日,在国内各个诗刊网络、BBS上散布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即将隆重推出,并且将成为国内首部由打工者创作的优秀诗歌全集。
  打工者?诗歌?出诗集?对于诗歌的认识,一般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定格在泰戈尔、普希金,以及国内的徐志摩、席慕容等高雅人士的唯美意境之中,打工者创作的诗歌在这样的普遍意念之下,似乎显得苍白。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该书的主编、现定居于苏州的许强,让他以帮打工者立碑的身份详细解读了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

     打工诗集反映

  社会发展阶段

  身着白色上衣、米色休闲裤,背着一个黑色公文包的许强在7月5日上午如约来到了报社。“一些打工诗人的作品已被诸多国家诗歌书刊中选载过了!”许强挪了下眼镜说,在他所接触的打工诗人中,一些比较优秀的作者已经在诗歌创作圈中小有名气,比如曾获得首届《独立》民间诗歌新人奖、2005年12月参加诗刊社主办的“青春诗会”的郑小琼。据了解,“青春诗会”被誉为诗歌业界的“黄埔军校”。

  郑小琼1980年生于四川省南充,毕业于南充卫校。2001年南下广东,在一个叫东坑镇的地方打工,有诗歌散见于各报刊,收入数种选集,后来在一个五金厂工作。她认为,诗歌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生活。许强说,郑小琼是他认识的打工诗人中比较杰出的一位,目前已经失业回到家乡一心创作,她现在几乎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据即将出版的《中国打工诗歌精选》的主编许强介绍,从今年1月初开始,同样由他发起的《打工诗人》报纸的国内30多个编辑向全国征集打工诗歌,截止到4月31日,为期4个月内,编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份诗歌作品,这个数字让以许强为代表的编辑们惊呆了,要从这么多作品里筛选出一本书的作品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被退回的作品,许强不怠慢,总是按照作品来源方式,如信件、网络,一一诚恳地婉拒了。他说,这部由南方日报出版社的诗歌精选集共分“重音长啸”、“工业区奔跑的马群”、“打工影像博物馆”、“柳冬妩打工诗歌评论专栏”、“名家评论”、“关注:打工文学”、“暂住证:永远的烙印”、“纸上的足迹”等八个部分,详细并有代表性地记录了“来自社会底层打工者的真正心声”。据介绍,该书的封面是由获得中国美协“第六届装帧艺术展”三个优秀奖的罗向冰设计。并且,将由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为该书题词。

  “打工诗歌作为打工文学最为活跃的部分,已经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并引起主流文坛的广泛关注。打工文学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化现象,不可避免地贯穿和支撑了一代人。”许强说,打工这个词乍一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但严格来说,只要不是老板都是打工者。但他强调,他所搜集的打工诗歌作品,几乎都是来自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操作工人,甚至是一些已经失去工作的“曾经的打工者”。

  对此,苏州有关专家表示,相比位于珠三角文化圈的广东这个诗歌大省,在长三角的文化氛围中,写诗是很另类的活儿,但肯定存在一些争取话语权的打工者们,确切地说,打工诗歌是另类的平民文学。同时,他客观而现实地提出,写诗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如果废寝忘食,“饿着肚子写作”,那么诗歌对他们来说的存在价值是值得商榷的。

  书集前身是

  《打工诗人报》

  1993年,刚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的许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了深圳。当时广东省的“移民”现象已经粗显规模,各种针对外来打工者的报刊杂志铺天盖地。据他当时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30种杂志和报刊的目标受众是打工者,如《大鹏湾》、《打工族》、《佛山文艺》等等,但没有一部是真正反映打工者心声的刊物,没有一本震撼灵魂的专门以诗歌体出现的读物。而爱好文学、尤其是热爱创作诗歌的许强,却在阅读这些刊物时找到了打工文学中不被人们重视的“闪光点”——一首首穿插在刊物中由打工者自己创作的诗歌。凭着他对诗歌的敏感,为打工者创办一份诗歌报纸的想法一闪而过,而当他把这个想法跟一群好朋友说起的时候,没想到会一拍即合。于是,以许强为代表的4个热血青年,自己筹资开始了报纸出版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不断的书信联系诗歌作者、征集作品、找印刷厂、筹措资金、编辑校对……2001年5月31日《打工诗人报》创刊号诞生了,首期就选用了17位打工诗人的作品。

  说到联系作者,郑小琼就是许强发现的打工诗人之一。2001年,郑小琼是广州一家小型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为了生活,一天工作12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劳动强度让她几乎无心与外界有所联系,平时主要的乐趣就是诗歌创作。许强就是通过诗歌和她联系上的。

  一次,许强在翻看《创业者》这本杂志时看到了一首震撼他心灵的诗歌,署名就是郑小琼。当时的郑小琼还没有名气,但在许强看来,她是个极有潜力的诗歌创作者,相信只要给她一个平台发挥锻炼,她就能为打工诗歌文学添上浓重而鲜活的一笔。于是,许强根据署名后面的地址,第一次与郑小琼取得了联系。于是,在《打工诗人报》的第三期,郑小琼一首名为《关于打工这个词》的长诗被排在了当期的头版头条。

  许强遗憾地说,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这些作者们联系起来的,但很多通过书信联系的作者们他都没有见过,包括郑小琼。他说,其实曾经试图见一面,当时郑小琼工作忙走不开,自己按照她提供的厂址找过她一次,可自己把地址记错了,就这样错过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据了解,《打工诗人报》目前已出了9期,以许强为带头人的编辑们除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之外,已自费投资了3.5万元。他渐渐觉得,仅仅靠《打工诗人报》的覆盖面还是比较有限,很难吸引其他省市的打工者的参与,影响也比较有限。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南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打工潮,后来的沪上漂泊、北漂、西部开发等,导致上亿人的流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发轫于珠江三角洲的“打工文学”因此历经二十余年不衰,并逐渐扩散至长三角直至全国。他说,诗歌精选书籍出版前征集到的万份作品中,不乏出自长三角地带的打工者之手。

  一些成名打工

  诗人已失业

  来自苏州横塘的吴坚和在昆山打工的一位笔名为“中原马车”的人就是苏南地区一直跟随许强的主要投稿人。据介绍,苏南地区的打工诗人虽然不及广东诗歌大省里那么多,但从许强收到的稿件中可以感觉到,苏南地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比较聚集的苏州,打工者们希望发表作品,包括诗歌作品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他说,虽然在即将出版的《中国打工诗歌精选》中没有选用苏州这两名热心的诗歌创作者,但他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令人尊敬和鼓舞的。可是,由于他们总是居无定所,和他们的联系总是比较被动。不过,目前许强已经定居苏州,他将为长三角地带的打工者争取一个话语权的平台。

  以苏州为例,截至2005年末,苏州外来劳动力在苏州就业登记的有123万名,而没有就业登记的外来人员数量还要翻一番。这个数字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圈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相比南方城市,按照许强对打工者概念的定位,普遍来说,苏南地区的打工者似乎更关注于温饱。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采访中,许强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他所结识的打工诗人中,目前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一些作者已经失业在家,其中就包括了郑小琼。许强说,她甚至没有一部可以与外界联系的移动电话,目前已经回到家中一心创作,幸运的话可以稿费维持生计。据调查,这些打工诗人中很多人正游离在城市边缘,甚至没有一张暂住证。在许强周围的打工诗人中,有一些打工者的经历曾经让他感到特别揪心,而当他爱莫能助之时,就用诗歌记录他们的打工生活。

  对此,苏州某高校一社会学专家甚至道出了“写诗误人”的感叹。有专家提出,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的生活中,精神寄托成为主要内容,以诗歌的方式发泄生活,穷困和潦倒就成为必然;也有专家认为,写诗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而许强则说,无论是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打工者对文学的爱好,对诗歌的热情,对争取话语权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值得尊敬的。

  打工诗歌是

  边缘文学

  那么,对于打工诗人出诗集的惊世之作,国内业界的专家又是如何看法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朱子庆主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该书将于今年10月份之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将该书纳入到《珠江诗库》系列诗歌丛书之中,诗歌研究中心对这本书非常重视。

  他表示,打工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之大,社会不仅要对他们的物质生活给予关注,精神方面更要给予更多的空间。他说,改革开放前,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工农兵为题材,随着,社会转型,过去的价值观随之改变,纯文学的作品颠覆了以工农兵这种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文学创作,文学艺术离人民越来越远,边缘化的文学成为主流,诗歌也成了小圈子内、象牙塔里自我欣赏的精神慰藉。然而,打工文学中的诗歌是与纯文学相悖的写作方式,在他们的反映自己打工生活及思乡之情的创作中,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有着对生活鲜活的感受,他们的作品可以为社会发展留存一个见证。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诗人是用两条腿走路,那么,打工诗人就像蛇一样——“贴着地面”潜行创作。

  努力争取

  话语权让人尊敬

  同样爱好诗歌,并且有着自己诗歌日志的马莉对打工诗人出书说的最多的就是三个字——“挺好的”。她说,打工诗人们不围绕温饱而活,在业余时间写诗,这本身就能体现诗歌的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打工诗人的语言可能会比较直白、粗糙,但很多都是反映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在四者当中,可能反映不幸的遭遇与愤怒更多一点,如果这样可以平息他们心中的不快,让更多的打工者赢得话语权,加入到文学创作中来,甚至鼓动全民参与诗歌创作,相信这个社会将会少一点暴力,多一点温情。她强调,如果打工者们不为名利,将诗歌看成是生命需要,而不是一种坚持,即使过着并不宽裕的另类诗人生活,也无可厚非。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