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渠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2007年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又一个很不平凡的年头2006年过去了。
一年,365天,8760小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就是一“刹那”。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渠县发生了新的令世人瞩目的变化:
县内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增长13.3%,跃居全市第二;一般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17亿元,增长30.9%,跃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3亿元,达到13.77亿元,增长58.3%,跃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7038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达到3096元,增长7.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首次突破70亿大关达到76亿元,增长73.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进一步优化,达到33.7:35.9:30.4。
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社会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发展环境大改善,思想观念大更新的可喜局面。
风清气正创大业
近两年,是渠县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时期。前不久,县上四大班子换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唱响了“突出发展主题,构建和谐渠县”。
凡是到过渠县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渠县的风气变了,渠县人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创业意识增强了,出现了风清气正创大业的优良环境和大好局面。
“通过近两年的务实作风建设,先进性建设,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执行能力明显增强”。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向此德一语中的。
向此德认为,有三个标志可以说明渠县已经具备风清气正创大业的良好条件。第一,县乡两级换届圆满成功,乡镇换届实现了“两个100%”。如果风气不好,作风建设成效不明显,不可能做到。第二,端正了用人导向。他刚到渠县任职时,就提出了“实干有位置,空谈丢帽子,实干进步,空谈无路”的用人导向,一些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去年乡镇换届,没有一个是通过各种关系当上官的,没有一个优秀人才没有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从用人上看不良风气得到了根本好转。第三,日常工作运转有序有效。东安发生森林大火,县委、政府在家领导在县长邓瑜华的带领下,组织灭火,各个部门和乡镇都能够做到及时行动、听从指挥,如果没有好的风气,短时间不可能组织那么多干部、动员那么多群众参与。这明显反映出乡镇和部门作风发生了根本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既是渠县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经验和心得,也是今后渠县又好又快发展的财富和资源。
工业强县唱大戏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脊梁。2006年,渠县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工业技改和新上项目力度加大。华电2×30万千瓦技改工程全面完工,两台机组于去年2月和3月先后投产发电,新增年发电量35亿度,产值10亿元、利润1亿元。启动了华电2×60万千瓦项目和龙门峡煤矿北井口的前期工作。川东水泥有限公司新上日产5000吨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石佛滩电站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富源矿产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平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于去年6月1月正式投产。华升食品有限公司顺利实施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三大工程。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万头猪场即将竣工。投入1200万元的国粮库精淀粉生产线正式投产经营。
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优质产业发展加快,逐步向电力、建材、盐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链延伸壮大。林华铝业、富源矿产、天渠盐化、华升食品、八仙桥肉类食品等一批重点优势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各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展台、网络、电视、广播、广告单、会议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宕府王咂酒、三汇果醋、蒙山酒、汉碑酒、华蓥山水泥、宕渠水泥、巴渠食盐、川东铸石、瓷胎竹编、PIC种猪、LY-YL种猪等十大品牌,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去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29户,私营企业126家,累计个体工商户达到16028家,私营企业528家,从业人员达到4790人。
美丽乡村惹人醉
强力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去年战胜50年不遇持续大旱,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7.83万吨以上。稳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五个一万”工程和做好“花果粮油”四篇文章。2006年,黄花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实现产值7900余万元。水果发展到12万亩,实现产值1819.2余万元。优质水稻发展到4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7.8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
重点打造生猪质量工程,渠县华升食品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重点龙头企业”。去年,全县出栏商品生猪137.5万头,出栏肉牛7.48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8.2亿元,助农人均增收120元以上。以金隆植物油厂、精米加工厂、华升食品有限公司、八仙桥食品公司、鸿利肉联厂、七星黄花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实现订单农业42万亩,带动16万农户人均增收150元以上,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优质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发劳务经济,去年全县劳务收入实现12.31亿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惹人醉。全年财政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436万元,启动新农村建设县级示范村34个乡49个村,带动农户投入12192.3万,投工92.6万个,实施户办工程34568户,完工20619户。打造了以国道318线定远至渠江镇为轴线的超级稻、枇杷、农家乐示范片和LY—YL种猪示范养殖基地;以县道渠北至土溪至涌兴为轴线的万亩蔬菜,万亩黄花示范片;以县道卷硐至李渡为轴线的万亩柑桔、花卉示范片和PIC种猪示范养殖基地等产业亮点,展示了新农村建设“庭园生财,房屋生辉,人际生和,环境生美”的美丽乡村美好前景。
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全年打卡直发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资金达3800万元。
城市品位大提高
建设“川东一流滨江县城”是渠县四大目标之一。渠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疏缓老城,开发东区,打通出口,综合整治”的城市建设思路,拉大县城框架,提高城市品位。
完善了《渠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了新一轮城镇规划编制。对渠城老城区主要街道和进出口进行亮化、美化,加大了城管联合执法力度和小街小巷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城市交通秩序,对城区主要街道增设了班马线、分道线、缓冲带、红绿灯等交通标志,城区面貌改观,品位提高。投资3.8亿元,占地323亩的渠城西区二期工程,将建成城市人居环境示范小区,渠江渠城段东、西岸堤防工程进展顺利,渠江明月大桥已完成规划设计,四星级宾馆设计正抓紧进行;完成中心场镇小城镇开发建设面积87430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19.7%,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经营城市收入达1.15亿元。
商贸财税活力大增
强力实施“三产活县”战略,2006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5.43亿元,增长15.1%。旅游产品逐渐升温,全年接待游客11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增长57.28%。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全县自营出口285万美元,增长425.37%,占市上年目标任务的280%。努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县主要领导率队亲自参加重大招商项目谈判,全年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27个,签订合同22个,合同引资8.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10亿元。对外交流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财政收支保持平衡。2006年,全县地税入库突破亿元大关,国税入库1.54亿元,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33亿元,完成计划的127.06%。打造群众放心消费工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共查处各类市场违章违法案件1327件,涉案金额118.13万元。
过去的一年,渠县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全县社风、民风的好转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都得到长足进步,促进了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县138万宕渠儿女正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为建设环境更加秀美、生活更加富裕,政治更加清明的新渠县阔步前进! (陈运英 楚昌鸿 李忠诚)
一年,365天,8760小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就是一“刹那”。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渠县发生了新的令世人瞩目的变化:
县内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增长13.3%,跃居全市第二;一般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17亿元,增长30.9%,跃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3亿元,达到13.77亿元,增长58.3%,跃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7038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达到3096元,增长7.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首次突破70亿大关达到76亿元,增长73.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进一步优化,达到33.7:35.9:30.4。
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社会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发展环境大改善,思想观念大更新的可喜局面。
风清气正创大业
近两年,是渠县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时期。前不久,县上四大班子换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唱响了“突出发展主题,构建和谐渠县”。
凡是到过渠县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渠县的风气变了,渠县人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创业意识增强了,出现了风清气正创大业的优良环境和大好局面。
“通过近两年的务实作风建设,先进性建设,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执行能力明显增强”。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向此德一语中的。
向此德认为,有三个标志可以说明渠县已经具备风清气正创大业的良好条件。第一,县乡两级换届圆满成功,乡镇换届实现了“两个100%”。如果风气不好,作风建设成效不明显,不可能做到。第二,端正了用人导向。他刚到渠县任职时,就提出了“实干有位置,空谈丢帽子,实干进步,空谈无路”的用人导向,一些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去年乡镇换届,没有一个是通过各种关系当上官的,没有一个优秀人才没有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从用人上看不良风气得到了根本好转。第三,日常工作运转有序有效。东安发生森林大火,县委、政府在家领导在县长邓瑜华的带领下,组织灭火,各个部门和乡镇都能够做到及时行动、听从指挥,如果没有好的风气,短时间不可能组织那么多干部、动员那么多群众参与。这明显反映出乡镇和部门作风发生了根本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既是渠县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经验和心得,也是今后渠县又好又快发展的财富和资源。
工业强县唱大戏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脊梁。2006年,渠县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工业技改和新上项目力度加大。华电2×30万千瓦技改工程全面完工,两台机组于去年2月和3月先后投产发电,新增年发电量35亿度,产值10亿元、利润1亿元。启动了华电2×60万千瓦项目和龙门峡煤矿北井口的前期工作。川东水泥有限公司新上日产5000吨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石佛滩电站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富源矿产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平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于去年6月1月正式投产。华升食品有限公司顺利实施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三大工程。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万头猪场即将竣工。投入1200万元的国粮库精淀粉生产线正式投产经营。
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优质产业发展加快,逐步向电力、建材、盐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链延伸壮大。林华铝业、富源矿产、天渠盐化、华升食品、八仙桥肉类食品等一批重点优势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各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展台、网络、电视、广播、广告单、会议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宕府王咂酒、三汇果醋、蒙山酒、汉碑酒、华蓥山水泥、宕渠水泥、巴渠食盐、川东铸石、瓷胎竹编、PIC种猪、LY-YL种猪等十大品牌,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去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29户,私营企业126家,累计个体工商户达到16028家,私营企业528家,从业人员达到4790人。
美丽乡村惹人醉
强力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去年战胜50年不遇持续大旱,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7.83万吨以上。稳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五个一万”工程和做好“花果粮油”四篇文章。2006年,黄花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实现产值7900余万元。水果发展到12万亩,实现产值1819.2余万元。优质水稻发展到4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7.8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
重点打造生猪质量工程,渠县华升食品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重点龙头企业”。去年,全县出栏商品生猪137.5万头,出栏肉牛7.48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8.2亿元,助农人均增收120元以上。以金隆植物油厂、精米加工厂、华升食品有限公司、八仙桥食品公司、鸿利肉联厂、七星黄花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实现订单农业42万亩,带动16万农户人均增收150元以上,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优质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发劳务经济,去年全县劳务收入实现12.31亿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惹人醉。全年财政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436万元,启动新农村建设县级示范村34个乡49个村,带动农户投入12192.3万,投工92.6万个,实施户办工程34568户,完工20619户。打造了以国道318线定远至渠江镇为轴线的超级稻、枇杷、农家乐示范片和LY—YL种猪示范养殖基地;以县道渠北至土溪至涌兴为轴线的万亩蔬菜,万亩黄花示范片;以县道卷硐至李渡为轴线的万亩柑桔、花卉示范片和PIC种猪示范养殖基地等产业亮点,展示了新农村建设“庭园生财,房屋生辉,人际生和,环境生美”的美丽乡村美好前景。
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全年打卡直发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资金达3800万元。
城市品位大提高
建设“川东一流滨江县城”是渠县四大目标之一。渠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疏缓老城,开发东区,打通出口,综合整治”的城市建设思路,拉大县城框架,提高城市品位。
完善了《渠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了新一轮城镇规划编制。对渠城老城区主要街道和进出口进行亮化、美化,加大了城管联合执法力度和小街小巷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城市交通秩序,对城区主要街道增设了班马线、分道线、缓冲带、红绿灯等交通标志,城区面貌改观,品位提高。投资3.8亿元,占地323亩的渠城西区二期工程,将建成城市人居环境示范小区,渠江渠城段东、西岸堤防工程进展顺利,渠江明月大桥已完成规划设计,四星级宾馆设计正抓紧进行;完成中心场镇小城镇开发建设面积87430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19.7%,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经营城市收入达1.15亿元。
商贸财税活力大增
强力实施“三产活县”战略,2006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5.43亿元,增长15.1%。旅游产品逐渐升温,全年接待游客11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增长57.28%。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全县自营出口285万美元,增长425.37%,占市上年目标任务的280%。努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县主要领导率队亲自参加重大招商项目谈判,全年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27个,签订合同22个,合同引资8.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10亿元。对外交流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财政收支保持平衡。2006年,全县地税入库突破亿元大关,国税入库1.54亿元,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33亿元,完成计划的127.06%。打造群众放心消费工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共查处各类市场违章违法案件1327件,涉案金额118.13万元。
过去的一年,渠县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全县社风、民风的好转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都得到长足进步,促进了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县138万宕渠儿女正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为建设环境更加秀美、生活更加富裕,政治更加清明的新渠县阔步前进! (陈运英 楚昌鸿 李忠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