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目标绘就新渠县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渠县网APP
分享
本报讯 在刚刚结束的渠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新当选的县委书记向此德,代表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向138万渠县人民郑重承诺:今后5年,要突出发展主题,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强力把渠县建成“电力资源大县、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川东一流滨江县城、四川经济文化强县”。
新一届渠县县委决定,今后5年要把工作重心放在8个方面: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支柱;深化“一带三”,深入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破除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整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此,渠县县委书记向此德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邓瑜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全县上下必须紧紧围绕“四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力构建和谐新渠县。
——建成电力资源大县。突出抓好渠县丰富的电力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争取华电2×60万千瓦扩能技改工程,全力实施龙门峡北矿工程建设。做好以电兴业文章,培育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力争全县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同时,按照“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骨干支柱,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一流服务”的要求,凭借煤、铁、锶、钾盐、曲酒、果醋等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深度拓展招商领域,逐步形成以电力为优势产业,以建材、盐化工、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格局。
——建成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大力支持PIC和LY-YL种猪扩繁基地建设,推广普及DLY三元杂交和PIC商品猪生产配套技术,完成对本地猪群的全面换种,年出栏优质商品猪200万头以上。推进华升食品有限公司、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鸿利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改扩能,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逐步实现渠县生猪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以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深层发展。同时,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农户投入、以奖代补、项目打捆、整村推进”的思路,掀起以“三村建设”为抓手、深化“一带三”活动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切实抓好黄花、优质水果、粮油基地建设和深度加工,高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建成川东一流滨江县城。严格城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开发东区、续建西区、规划和建设南区。抓紧建成渠江明月大桥和东西岸堤防工程,5年内西区建设基本成型,东区建设初具规模,南区建设全面展开。启动渠城环城路建设,城区面积力争超过15平方公里,使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同时,坚持“统一规划,干部引导、村民自治,钱物民管、贫穷减免,帐务公开、民主监督”原则,着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再掀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98%以上的村通公路,有效改善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建成四川经济文化强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位明显提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按照“开发龙潭、包装汉阙、打造精品、突出特色”的旅游发展思路,科学配置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中国黄花之乡”、三汇特醋“中华老字号”及“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争创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就业率和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3‰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业“三废”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区域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大气清洁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新一届渠县县委决定,今后5年要把工作重心放在8个方面: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支柱;深化“一带三”,深入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破除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整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此,渠县县委书记向此德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邓瑜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全县上下必须紧紧围绕“四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力构建和谐新渠县。
——建成电力资源大县。突出抓好渠县丰富的电力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争取华电2×60万千瓦扩能技改工程,全力实施龙门峡北矿工程建设。做好以电兴业文章,培育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力争全县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同时,按照“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骨干支柱,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一流服务”的要求,凭借煤、铁、锶、钾盐、曲酒、果醋等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深度拓展招商领域,逐步形成以电力为优势产业,以建材、盐化工、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格局。
——建成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大力支持PIC和LY-YL种猪扩繁基地建设,推广普及DLY三元杂交和PIC商品猪生产配套技术,完成对本地猪群的全面换种,年出栏优质商品猪200万头以上。推进华升食品有限公司、八仙桥食品有限公司、鸿利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改扩能,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逐步实现渠县生猪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以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深层发展。同时,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农户投入、以奖代补、项目打捆、整村推进”的思路,掀起以“三村建设”为抓手、深化“一带三”活动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切实抓好黄花、优质水果、粮油基地建设和深度加工,高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建成川东一流滨江县城。严格城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开发东区、续建西区、规划和建设南区。抓紧建成渠江明月大桥和东西岸堤防工程,5年内西区建设基本成型,东区建设初具规模,南区建设全面展开。启动渠城环城路建设,城区面积力争超过15平方公里,使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同时,坚持“统一规划,干部引导、村民自治,钱物民管、贫穷减免,帐务公开、民主监督”原则,着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再掀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98%以上的村通公路,有效改善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建成四川经济文化强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位明显提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按照“开发龙潭、包装汉阙、打造精品、突出特色”的旅游发展思路,科学配置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中国黄花之乡”、三汇特醋“中华老字号”及“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争创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就业率和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3‰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业“三废”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区域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大气清洁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