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今日时政>详细内容

新农村铺展新画卷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12-11 10:06:00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条条新铺的水泥便民路,弯弯曲曲通向农家小院;幢幢白墙壁、白屋脊、白屋檐的小楼,掩映在花果园林之间;座座黄花园,柑桔园,花卉园,养殖园、绿色蔬菜示范园铺展在山陵沃野。初冬时节,穿行在渠县农村的村落原野,一幅幅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这是渠县开展“一带三”活动,带来农村的新变化。

     新班子带出新动力

   在党支部书记郭江燕等村干部的倾力帮助下,渠县双土乡吴寨村“葡萄种植大户”何小明最近又从信用社贷回3万元,给葡萄园架上了标准钢架大棚,从浙江购回了藤忍、应当京亚等葡萄新品种苗,进行温室反季节种植。何小明说,有村党支部的贴心帮助,我有信心让葡萄“多产出、早上市、卖大钱”。
  郭江燕是群众公推直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利用农闲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章》、《农村先进性教育读本》等,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健全支部制度;带领4000多村民战高温、斗酷暑,开渠打井淘堰、修复提灌引水上山,解决了人畜用水和灌溉农田问题;采取“支部找钱、群众投劳”方式,整治修通了10多公里村道;引进“徐灿明养殖场”项目,大力发展猪、牛、羊、鸡鸭等短平快的畜禽业;引导村民高接换种柑橘高产新品种,建起占地20多亩的“谢文成冬桃园”及一大批丰水梨、柑橘、布郎李、板栗等户办果园……郭支书告诉记者:“今年尽管遭遇了特大旱灾,但通过普及新技术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莫得问题!”81岁老支书毛帮诚感慨不已:年轻支书眼界宽,魄力大,干劲足,有了这样的干部带,村子总算有盼头了!
     2005年初,渠县县委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及和谐新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三”活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更是以此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收到了“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良好效果。
  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渠县按照“拔尖子、育苗子、强班子”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选拔、培养、管理”三个环节,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农村党员队伍。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全县有437个村实行公推直选,把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田秀才、土专家、养殖大王等优秀人才选拔进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县委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把村干部报酬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和实行村干部“财政补贴入农保”,使农村党员干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待遇,退职后有保障。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新产业培育新农民
 
    披着灿烂的阳光,走进李渡乡新渡村,村口赫然立着一块响亮的产业名片----“川东花卉苗木第一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板路,犹如一根根连缀的白色飘带,把一座座五颜六色的苗圃,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农家楼房紧紧相连。村民佘文竹正在自己装饰一新的庭院中忙碌着,为过几天“农家乐”开张做准备。“种的那些苗木,加上农家乐,一年整个万把块钱没得问题!”掰着指头算增收账,佘文竹一脸灿烂。
    “有产业作支撑,新农村建设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县委书记向此德,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邓瑜华一语中的。依托川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渡村建起了千亩花卉亩木基地。村里还专门聘请农技专家为农民讲解示范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知识,将花卉苗木产业打造成增收致富的支柱。而今,不少农民又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办起“农家乐”,从花农“摇身一变”当起了老板。
    当了几十年农民,养了几十年猪,家住天星镇五井村的殷吉明怎么也没有想到,猪也会像人一样住上标准的宿舍,享受起“空调”。起初他对标准化养殖技术还心存疑虑,如今通过畜牧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他已成为现代养殖技术中心示范户,建起占地3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PIC种猪50头、商品猪近1000头,年纯收入达3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王”。像殷吉明一样的养殖大户,渠县有100多家。
    近年来,渠县不断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自有潜力,根据各村的种植、气候、土壤等特点,以经济特色作物为重点,打造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走出了“乡乡有支柱,村村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随着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凭借农村公路村村通带来的交通优势,渠县许多农民先后由务农转而从事办企业、个体工商业、流通业、进厂务工等,催生出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敢创新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新风尚引领新生活
  
   鲜花盛开,绿树环绕,道路直通每个庭院,四处望去却看不到袅袅炊烟和那常见的柴堆、粪堆和垃圾堆,走进渠南村,这里不像传统的农村,更像是一个生活小区。村口的无公害垃圾处理池和生活污水净化池让记者找到了答案。
    走进村民余发建家,“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等一大摞牌牌贴在了门前,室内地板砖拖得锃亮,整洁光亮的厨房里,沼气灶一打,淡蓝色的火苗就直窜上来 。厕所里新安装了洁白的便盆。“现在收入增加了,也有钱改善生活环境了,我家房屋装修用了1万多,政府还奖励了一小部分”余发建说。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揭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县委领导到农村调研,结合实际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四改六分离”抓起,即改房、改厕、改水,户与户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合理化、排污封闭化、网线有序化、垃圾处理无害化、村庄生态化,人畜分离。从此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一场革命在阙乡兴起。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渠县的广大农村逐步形成。全县涌现出科技示范户9000余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30余万户。
    “排排木柜书满架、条条板凳坐农家,要想致富去干啥,文化中心学文化。”像往常一样,每到雨天,中滩乡寨坪村的村委大院又热闹起来了:村民一有空就到图书室查阅《枇杷栽培与管理知识问答》、《家禽常见流行病防治》等科技知识;到电教室看远程教育科教片和电影。而爱好文娱的村民则组织在一起吹拉弹唱,扭扭秧歌,跳跳舞。村支部书记胡道忠告诉记者,到书屋学科技、田间用科技,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农民的新时尚。
    “天也新,地也新,新风新貌爽朗新农村,门前道路随意顺,苗秀田园入画屏--------”一首《歌唱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描绘出了宕渠大地铺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画卷。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