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四大工程提速新农村建设
渠县网APP
分享
本报讯 渠县县委、县政府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增收、就业、保障、行路、用水等问题入手,着力实施“四大民心工程”,让农民群众发展路子宽、就业岗位多、增收来源广、忧难保障实、生活环境优,加速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收工程”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按照“高起点规划,大示范带动”的思路,该县全力打造万亩黄花、万亩柑桔、万亩超级稻、万头PIC种猪养殖、万头LY、YL种猪养殖、万亩蔬菜示范基地,选定黄花、柑桔、生猪、水稻、蔬菜、油菜、蚕桑、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以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走“龙头+基地+科技+农户”的路子,目前,全县各类农副产品加工储存企业近百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几年增幅在10%以上。
“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转移。该县充分利用全省劳务基地县的优势,县乡两级成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采取“订单+培训+输出+跟踪服务”的形式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让农民怀揣技术走四方,手持绿证挣大钱,打造劳务输出的“渠县品牌”,培训输出近8万农民外出就业。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二、三产业,全县民营企业群体近1000余家,个体工商户达到了1.45万户,吸纳4万多名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平均每户有一人在外就业。
“社保工程”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无缝覆盖”。该县对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对特困户实行定期定量救助,对困难户实行社会帮扶救助,对困难重病户实行医疗补助,对困难家庭的子女入学采取结对帮扶,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扶贫、养老、教育、医疗等为辅助,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县每年投入近4000万元的救助金,为13000名农村困难群众、10000名农村五保户、12000名优抚对象和100多名贫困大学生撑起了“保护伞”。
“基础设施工程”营造新农村新家园。今年以来,该县多方筹资3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通村公路147公里,硬化道路15.2公里,完成病险水库整治30余座,修复水毁工程453处,解决了近1万人的饮水困难,补贴农民新打机井14624眼,新建沼气池2807口。同时重点建设了近1万平方米的乡村校舍危改工程,新(改)村卫生站41所,幼儿园22个,广播电视室20个,计生服务站51个,农业夜校7所。全县92%的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98%。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舒心屋,上卫生厕”的和美生活。
(本报记者 吴涛 蒲渠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