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今日时政>详细内容

四川渠县:推进“工业强县”锻造强县的脊梁

作者: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06-09-29 15:36:01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因年产2000万平米纸面石膏板而位居西南地区最大的龙强石膏板厂新近投产、规模宏大的华电新城2×30万千瓦机组运行、川东水泥新上日产5000吨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西区二期工程拉启渠城新一轮城建序幕……金秋的四川渠县,勃勃生机。

  从经济弱县,到跻身全省丘区六强;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渠县的嬗变,令人振奋。

  “工业强县,是激活发展全局这个棋盘的一颗关键棋子。”县委书记向此德揭开了渠县发展的秘诀:锁定“建设四川电力资源大县、生猪质量工程示范县、川东一流滨江县城、经济文化强县”目标,通过扶优扶强壮大优势产业,使全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完成GDP26.3亿元,增幅13.9%;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9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7.0%、19.4%、30.7%。

  创新思路破解发展格局

  渠县是丘陵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依托农业特色,该县提出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其标志性工程,就是实施市委提出的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该县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全县5000多名干部带着点子、项目和资金深入村组,从一家一户抓起。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以户办沼气为纽带,对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进行综合整治,把“三村建设”构建新农村落到实处,由此大大激发了渠县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活力:形成集产业化经营、农业观光、科技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链条;建成示范村14个,涉及农民12198户,而县财政投入仅150万元。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邓瑜华说:“我们采取干部引导、群众自愿、农户投入、以奖代补、项目打捆、整村推进的办法,用政府小投入撬动农民大投入。”农民在“三村建设”中自筹资金就达3192万元,投工50万个。强调产业支撑的“三村建设”,还直接带动全县20万余农户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起一直进入全市前茅。然而,农业的发展只能富民,难以强县。

  弈至中盘,如何落子?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业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显然,要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增强经济实力,出路在工业。以“工业强县”推动工业、农业、商贸“三套马车”并进的思路,成为渠县发愤图强的发展指南。

  借助外力搭建发展平台

  沿渠临公路行驶不到40分钟,就到了国电深能华蓥山电厂,映入眼帘的是崭新而繁忙的的现代化厂区;天渠盐化年产60万吨扩能项目及国粮库年加工1万吨红薯精淀粉等大项目动工建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让人不由感叹:渠县在腾飞!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邓瑜华告诉记者,渠县依靠丰富的水、石膏和石灰矿、岩盐和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先后出台了扶持重点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借助外力,力促产业融合,形成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分工协作、配套服务的关系,发展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其中国电深能华蓥山电厂等大型电力企业,总投资26亿元,总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每年可创税1.8亿元。而且正积极争取投建华电2X600MW扩能技改工程等项目,形成火电、水电互补格局,力争全县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川东水泥、天渠盐化、华升食品、川东铸石、精米加工厂等一批重点龙头支柱企业的技改扩能和产业延伸,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企业160多家,拉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大提速,打破了以往工业发展低迷“瓶颈”的制约。

  “只有大投入才有大产出,才有大发展。”在县内龙头工业企业的需求拉动下,渠县还培育出万亩黄花、万亩超级稻、万亩柑桔、华升30万头PIC生猪和八仙桥万头LY种猪基地等“5个一万科技示范基地”,以及“两季”高粱、“双低”油菜等特色产业示范带。按照“统一规划、钱物民管、民事民办”原则,掀起农田水利和农村公路建设热潮,新增灌面1.62万亩,改善田土1.7万亩,解决旱山区8400人饮水困难;建成64.5公里油化路,新建村级公路49条147公里。与此同时,强化依法治县,加大“五五”普法力度,健全城乡“110”报警网络,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覆盖面,积极营造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渠县因此被列为全省“川东北革命老区公路建设工程示范县”、“平安示范县”。

  栽好梧桐树,还得去请凤凰来。渠县在成、渝、京、粤等地开展小分队驻点招商,重点引进了40余家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带动强的先进企业入县,总投资规模60多亿元。上半年,招商协议引资5.45亿元,在建引资项目6个,完成投资4.13亿元,同比增长66.9%。

  出色的招商引资工作,带动渠城西区二期工程和渠江渠城段堤防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速了全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至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31万元,增长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6.83亿元、财政总收入14959万元、经营城市收入537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2%、29.6%、71.7%、60.8%。

  扶持民企激活发展内力

  “地上无厂、地下无矿”的中滩乡寨坪村,年人均纯收入却超过4000元;修成7公里长的一环路、二环路,条条道路都通到农户;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23户,超过1000万元的有4户;20%农户自办企业,60%以上农户都有幢“小洋房”,家家都有小花果园、小鱼池……近年,渠县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回乡创实业、干部离岗创企业、村干部带头致富、城乡劳动者走出去创业。

  “重视招商引资,但不能忽视内生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在渠县处处可见。民营华升企业老总余明华说,以前县里的金融机构是看得见、用不着,现在县里经常组织银企恳谈会,为银企对接搭桥。近年,公司获得县农信社500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现在企业的PIC种猪不仅改良了全县生猪品种,肉食产品还出口到7个国家。

  如今在渠县,你有钱兴办企业,我有资本再加大投入扩展项目,大家竞相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民营经济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今年来,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2.68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新增外贸自营出口获权企业3家,仅八仙桥肉食品公司1至7月就实现自营出口创汇84.19万美元,完成全县目标任务100万美元的84%;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300余家、个体工商户15328家,从业人员11.5万,初步形成电力、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4大产业集群。记者陈运英 楚昌鸿 邓良奎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