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关注渠县:开展“十大行动” 提升乡风文明
渠县网APP
分享
自治组织建设行动。依托全县4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1800余个,45家单位进村入户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余人,培养政策明白人4500余人。
文明创建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四好村、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细胞创建,东安镇获评四川省文明村镇,表扬“最美家庭”100户,评选“星级文明户”12万余户,“最美庭院”5000余户,县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分别占比达50%和75%。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优秀党员、优秀返乡创业人士等典型示范作用,深入挖掘凡人善举,弘扬真善美,引导农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思想道德星光行动。依托“宕渠星火”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德耀宕渠 模范讲述”渠县基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讲活动,围绕农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宣讲活动76场,教育引导群众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时代农村,受惠学生、干部群众7万余人。推荐评选出渠县十佳道德模范,制作宣传展板10副,在37个乡镇(街道办)巡回展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150余场次,在全县掀起了学模范、做模范热潮。
村规民约培育行动。各乡镇(街道)立足本地实际,细化村规民约促使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村(居)委会充分征求民意,组织修订完善红白事办理流程和简办标准,采取“一事一条,一条一事”形式,37个乡镇(街道)规范村规民约制定程序,普及452个村(社区),移风易俗逐渐深入人心,红白事简办蔚然成风。各牵头单位开展日常检查、定期督导、明查暗访等整治行动300余次,每年汇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广泛宣传推广,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制度化。
家规家训弘扬行动。挖掘古家谱、古家规家训,在部分乡镇(街道)让家规家训上墙、入户。在全县开展“文明家庭”暨“好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文明家庭”10户,“好家风 好家训”10篇,通过宣传学习典型,放大示范效应,在全社会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推动全社会更加注重家庭文明建设。
村史村志编撰行动。印发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撰工作通知及编撰篇目大纲,发放《框架篇》《资料篇》《大事记篇》《图表篇》《文体、文风、行文篇》编撰基础指南300余册,每年邀请专家学者、历史研究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集中参与研讨1次,现已完成《三汇镇志》、渠南街道《鞍山村志》、渠江街道《珠山村志》3部乡镇、村志,通过真实的史料、生动的事实唤起群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展示渠县独特乡土文化、农耕文化。
志愿服务普及行动。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调动各方面力量,按照“9+N”志愿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渠县注册志愿者队伍1200余支,注册志愿者共计13万余人。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广泛参与。
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力争通过“城乡结对、文明共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县文明办充分调度各级文明单位自身优势,深入广大农村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教育培训400余场,教育农民群众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
环境卫生洁美行动。结合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家庭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小手拉大手”“文明劝导员”“环境小卫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校园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30余万干部群众参加活动。教育局按照“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工作思路,让10余万学生带动家长做好庭院内外环境卫生工作,同时培养了青少年儿童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
文明新风传播行动。在渠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文明新风”专栏,播放《倡导移风易俗公益短片》,通过“红喇叭”、固定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在城区主要路口、人群聚居点、公共场所、沿街商铺、出租车顶灯刊播宣传标语,50余万群众受到教育,印发《渠县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上万份,利用宣传文稿、图片等平面阵地大力宣传文明新风新事,不断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