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艺术>渠县文学>详细内容

啄木鸟——你我篇(8篇)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06-29 01:13:04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好的评论赞扬绝非奉承,批评而不攻击,爱而不溺,刺而不虐,是记成就的铭文,载缺陷的石碑,传经验于后世,吸教训于未来。

    

巴渠人杰桑梓生辉

——序《渠县艺文人物志》

     “蜀人以文辞显于世。”巴蜀沃野,自古人才辈出,每隔100——300年,必然出现一些光耀华夏的文化巨人。从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到苏轼、杨升庵、李调元、郭沫若、巴金、都有是海内外称颂的文坛泰斗。宋代至清代渠县出现了黎金享、袁岱、王炳、李含乙、李漱芳、贾秉钟这样的进士达100余人,而且多有著述。这在邻近县志记载上均是罕见的。历史上,给建功名于天下者立传是屡见不鲜的事。作为芸芸众生中的“凡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勋绩,没有彪炳千秋的功业,也没有一呼百应的风流,平凡的生命,似乎无权享受立传的荣耀。不,发展的历史并不发出这样的回音。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诸多凡人传,一方面不可能不感知到时代风云交合的激荡,始终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映现着社会发展的步履,另一方面,却呈现出越来越个性化的风貌。每个生命都有是浩翰宇宙间一个独特的坐标,占有一个无可取代的位置,这一趋势展示出传主对个人存在与命运的强烈观照和个人价值的热烈肯定。基于此,我们从1999年编辑《渠县文学作品选》后,便着手对渠县籍(含入籍者)文学艺术人才进行广泛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邮发海内外函件400余封,收到200余封。渠县作家协会、渠县文艺创作办公室按照自身肩负的“编书编报,扶掖新苗,组织创作,艺术研讨”的社会职能,制定计划,组织编辑力量,经过三年的努力,编撰205人的小传,集录成书,定名为《渠县艺文人物志》。这是科研、交流、协作的需要,是开发人才资源,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是研究探索巴渠人文史学的需要,也是巴渠大地文艺人才留名史册的需要。

     本书用极少的笔墨观照凡人心灵和足迹,正如文艺是展现名人和英雄的风采,也是描写凡人和百姓的身影一样,以名人的眼光透视凡人,从凡人的角度透视名人,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入选的人物,除少数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外,绝大多数是分布在各条战线、各种岗位上平凡的业余文艺工作者,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为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有过一定贡献的佼佼者。读了他们的传略,自然觉得这一弱势群体,其精神自是十分弥足珍贵的。

     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巴渠地域色彩,是民族化特质的反映和人文光怀的体现。在创作这一复杂的个性劳动中,他们始终用一颗多感的心灵,去追求真、善、美,去鞭笞假、恶、丑,在一种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他们靠热血和汗水去获得灵感、顿悟、素质、技术、艺法,在当代文艺的理性、思考走向中创造了作品,也创造了自己。这时候,他们的兴奋和满足诸如一位化学家在实验中得到快慰,一位植物家从栽培中得到兴奋一样。最珍贵的东西是那么不容易获得,生命的厚重恰恰需要这样的东西去充实。看到这一点,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陈钢、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艺术精品是世界先进文化最直观、最深刻的表现,也是民族化特质的生动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三大特色,为我们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本书原打算按文艺体裁类别编排,由于入选人员的专业成果交叉太多,分类难度大。考虑到既然是“人物志”,于是就以人物姓氏笔画排序,这样查阅比较方便。由于编辑人员太少,既撰又编,耗时太多,加之得到的资料很少,遗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指正。

         [注 该书200211月出版。

 

五十年涓涓汇流

序《渠县文学作品选》

     芳原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渠县文学作品选》钟濛山之灵秀,吸宕渠之膏泽,挟众望之厚托,临时代之劲风,走进广大读者。这本书是渠县历史上第一部最大的文学集成,是向我们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典献上的一份礼物。

     濛山宕水,地灵人杰,巴渠文化,源远流长,改革时代,百业腾飞,人文之富,异彩辉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孕育出了一批事业家、企业家、科技人才,也孕育出了一批作家、艺术家。有的带着故土的风韵,在外面的世界创造了令人称羡的成绩,成了一代艺术名流;留守家园的作家们,构架了渠县文学事业的一道道风景线。他们在自己出身之地自掘深井默默地汲取创作源泉,推出了大量保持和发扬具有中国气派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有的编选入集,发行全国,有的由国家出版社出版,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不少优秀成果在国家和省地获奖。近五十年来,渠县出现了三个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50年代,大量的诗歌、曲艺作品登上文学殿堂,具有一定数量和品位的作品或刊在《草地》、《农村俱乐部》、《西南青年》、《四川农民报》、《群众文化报》、《文汇报》、《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上,或出版专集,或编入选集。新秀突兀,才华横溢,出现了渠县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第二个高峰期是1980年前后,这个时期主要是剧本、歌词和唱词。大型川剧《宣城令》、《神州一统》,小川剧《一只鸡》、《佳期》、《捉鬼》、《借牛》,小话剧《为何不选她》、《借耳朵》、《李二流会亲》,小歌剧《碧水丹心映朝阳》、《让水》、《访亲家》等先后参加省、地调演,其中6出戏剧获奖。歌词、唱词的创作乡土色彩浓厚,格调清新明快。诸如《老大老幺都是她》、《六月六》、《女婿和儿子》、《养猪乐》等配曲后,有的由中央台、省台播出,有的由中国唱片公司发行,宕渠之声广传天下。

     90年代,特别是1996年以来,大型文学作品和选集相继出版,微型作品枝叶更加繁茂。出现了第三个文学创作高峰期,也是渠县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省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豪门少妇》、《苍凉后土》、《豪门婢女》,结束了渠县文学史上半个多世纪长篇小说的空白史。此外,还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末等官》,散文集《绿色的小札》,小说、散文集《缘份》,诗集《千种风情》、《野地》、《黑月》、《月亮船》、《走过雨季》,文学工具书《中外文学之最》等12部,另有内资出版的文学书籍8部。其中,《苍凉后土》获省王森杯文学奖。被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入集的小说205篇,诗歌318首,散文410件,中篇小说《来无影,去无踪》被有影响的杂志发表,《末等官》被权威刊物转载,并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这方水土》,发行全国。诗《烛光》、《宁静》、《雨天》、《走进春天》、《秋歌》、《电话机》、《渠江》、《春天》、《相对无语》、《老龙洞》被权威文学刊物《星星》诗刊发表,还有的诗作被选入集或被收藏。剧本创作也获得丰收,小品《老子和儿子》、《简单与复杂》、《山村恋》,小川剧《佳期》,科幻电视剧《SF风云儿》等获国家或省级奖。19集电视连续剧《苍凉后土》,在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两级电视剧《麻将皇后》制成录像片在全国发行。

     建国以来,《大地日报》、《渠县报》、《渠江文艺》、《渠江校园》、《濛山》等报刊发表了渠县作者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培养和造就了文学新秀。迄今,各级作协会员已达68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1名,省作协4名,地作协8名。他们分布在各条战线,各种行业。党政群团24名,教育部门20名,企事业单位23名,农村1名;35岁以下的39名,占57%36-49岁的12名,占18%50岁以上的17名,占据25%50-60年代开始创作的12人,占175%70-80年代开始创作的12人,占175%90年代开始创作的44人,占65%。形成了一个老中青三代、体裁门类齐全、专业与业余结合的队伍结构,显示了渠县文学大县创作作品的雄厚实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1996年以来,渠县文艺创作办公室多次进行全县性文学艺术成果调查,对广大文学作者及其作品端睨有许。在此基础上,渠县作家协会进行了文学创作作品的征集工作。收到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2000余件,通过筛选、整理、编辑,汇成了这部集子。

     读这些作品,犹如走进半个世纪活的历史,感受到振兴中华的火热灵魂,体察到濛山宕水这片热土文化底蕴。既有时代的风风雨雨,也有乡土的霁月亮星,既有英杰的壮怀激烈,也有百姓的闲情逸致,既有岁月的激浪奔腾,也有生活的潺潺溪流,对政治、经济、文化作了全景式的反映。尽管选入的都是微型作品,但并不缺少叩击心扉,平添情趣,影响灵魂的力量。“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是我们编辑这本书的追求。

     广大读者倘若能喜欢这本书,我们将会得到莫大的欣慰。由于编辑人手少,时间短促,水平有限,遗漏和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注 该书19999月出版。

 

深藏志趣,渐老弥新

——《春潮杂咏》读后

    

     刘国老师的诗集给了我一幅春意图。春为潮而至,潮为春而涌。春潮者,天下之宏观也。我陶醉于春,应和于潮。那景色,那旋律,那节奏让我发现了老师深深的足迹和那闪光悦目的亮点。一行行诗,一首首歌,是对时代的感应,人生的顿悟,于我是启迪,也是教诲。

  中国汉诗从古代歌谣母体分娩出来之后,传宗接代不息,繁衍流变无穷。各种形式、风格、流派,足以使人眼花缭乱。不管那朝那代,皆是作诗的数量大,流存的数量小。我以为诗之流传不衰,总是凭借“诗意的栖息”,独具魅力的诗眼。诗意和诗眼是诗的两只翅膀,靠它远走高飞,靠它流芳百世。可是,诗歌发展到今天,有的作者却一味地去追求“意象密度”,沉溺于密不透风的形象堆砌、罗列,似乎越“朦胧”越好,越难读水平越高,如此而已。这样的诗作远离了众多的诗读者,大诗人臧克家也曾呼喊:“看不懂”。发表这类诗

作的报刊便成了这类诗家自娱自乐的阵地。刘国老师的诗则不然,给读者留下了一条明明白白的通衢,可以让人进入诗的境界。读后,一种朴实感、纯净感、亲切感油然而生。本书编完后,留在我脸上的兴奋与农民收秋后的喜悦没有两样;正逢老师七十晋一,学生敬献寿联一首:

     春潮神韵人未老,

     杂咏深幽意当求。

         [注 该书20021月出版。

    

面对人生旅途 保持平静心态

《风雨集》让我想到的

    

    人上了年纪,总想留点东西在世上。物质的或精神的,各有各的“品牌”。谭世俊先生的品牌是《风雨集》这本书。从长远的观点看,书比钞票有生命力,这是人所共知的。

    生活在这个莽莽苍苍、绵延不绝的人世间,每个人都有一本书。有的留在记忆里,人亡“书”毁;有的留在书籍里,人亡书存。人的一生,无论你意愿如何,有时会遇到五彩缤纷,有时会遇到枯枝败叶;有时会遇到潺潺溪流,有时会遇到急流险滩;有时会遇到风和日丽,有时会遇到凄风苦雨……但生活总是美好的、向上的,值得热爱的、追求的。有的人过顺境得意忘形,过逆境则怨天尤人;有的人过顺境心态平静,过逆境毫不退却。有趣的苏东坡,一次与友人同游郊外,突遇大雨,同行纷纷躲避,狼狈不堪。苏东坡却继续在风中行,雨中走,似乎老天爷没下雨一样。他走呀走,一直走到天放晴为止。为此,他作了小令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同行者看来他太傻、太癫,然而这却是两种胸怀、两种境界的差异。正是由于苏东坡有宽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顽强的性格,所以在他一生坎坷,一贬再贬,直落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岛上,却总是保持好的心情,从容地迎接人生旅途的种种挑战,走完了自己不凡的人生。

    世俊先生的《风雨集》,是一本有字的书,“有真意,去粉饰,勿做作,勿卖弄”,言之凿凿,朴实无华,无论是诗还是长行文字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我怎能不联想到苏氏的风雨行呢?

     《风雨集》出版,甚幸。

     [注 该书200212月出版。

 

载着兴奋与期待飞吧

——序诗文集《羽翼》

     诗文集《羽翼》书稿送出版社前夕,作者托我为她作序,我不便推诿,也不好下笔。作者与我是同事,选入书里的诗歌、散文、小说,见诸报刊后,差不多我都读过,内容和形式比较熟悉,写起来比较容易。但又想到作序乃名家所为,自己尚属诗道文法浅薄之辈,恐其出现视金为石或视石为金的情况,于作者和读者毫无裨益,一番劳作何苦乃尔!此时,我禁不住发出“人之患在好为人序”的感慨。不过,既然答应了,就得守信,不得不投笔涂鸦了。

    据我所知,作者在校所学专业是与数字打交道的,文学写作仅仅是她的业余爱好。在确定她毕业分配坐标时,恰恰是凭她的业余爱好定位的。因为她在校念书时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基于这样让她走进了县创作办公室,做了与自己兴趣投合的创作员。依理说,这应该是心满意足的了。理想不等于现实。到了这样的部门,除参与创作组织、管理外,还得承担自己的创作任务,这是很不轻松的差事。苦、累,不一定有所得。所在的部门除工资外,什么也没有,这时她得到了“自古文章不值钱”的感受。但她没有见异思迁,没有彷徨犹豫,而是坚持严肃文学的写作。她把自己比作一只鸟,用泰戈尔的一句话阐释自己选择的创作道路——“鸟翼上系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于是,她在《珍爱自己》里留下这样的诗行: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握紧一枝秃顶的笔/在灵魂的拷问里雕刻自己/许多年以后/笔是艺术还是我是艺术/这已无须答案/可以看出她处在物欲横溢的环境下,许多人都在昏睡的时候,她却孤独地醒着。所以,她的羽翼总是展开的,运动着的,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不论是雷鸣,还是电闪,总是朝着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进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五年来,她的89件作品散见全国各地报刊,现集辑出版,冠以“羽翼”之名,其含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写作中,她总是让自己的每一滴墨水像清泉一样的纯洁,像晴天的云朵一样飘逸,像美丽的晚霞一样多情。从《怀想》、《想起那段温馨的时光》、《飞翔的理由》、《羽翼》等诗篇,直接和间接地表达了她对生活的认识程度,抒发了她的爱恶情感,着意创造反差来揭示诗的主题与展示美学的张力。她的散文《我爱清纯》、《石头和牛》、《舢板》,在于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能恰当地把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描写、抒情、议论富有诗情画意,使其形散而神不散,读来亲切感人。她的小说几乎是微型作品,是身边遇到的人和事。比如《兰兰》、《倒下的伴娘》等篇的主要人物与生活原型没有太大的差别,作者为这些弱势群体代言,寄予了她的同情心。揉合了她的痛苦和欢欣。作者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力度,让她的作品从生活的真实敏捷地变成了艺术真实,使自己作品有了生命力。

    作者步入文学圈子的时候,正是所谓先锋派孤家寡人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的风气盛行的季节,“有些诗朦胧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晦涩得望诗兴叹” (藏克家语),有的上句与下句毫无联系,胡乱拼凑、硬连生造、意象混乱。天书式的诗文充斥报刊。如此诗文并非高深而是浅薄。本书作者没有接受这一风气的影响,注重诗文的鲜明性、准确性,又注重含蓄性、哲理性,追求清雅、隽永的风格,把真善美缀进作品中,创作灵光熠熠生辉,赢得了相当数量的读者。

     既然作者是只鸟,那就飞吧。乌并不走地上的路,也没有发现空中的路,靠自己的一双羽翼去开辟航线,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注 该书20036月出版。

    

不创新未有 焉传后无穷

——写给诗文集《芳草地》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酿造着绿荫的。,’无论教学,还是写作,张国维先生做的都是叶的事业,《芳草地》是金秋的收获。

   《芳草地》收入的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故事,皆是国维先生44年中在各地报刊发表过,通过遴选荟萃而成。读后觉得情文双至,逸丽悠然,富有质地感。《再生稻》、《孟姜女哭方城》、《蘑菇情》、《梦萦芳草地》等篇,选材严,开掘深,有滋有味,颇有嚼头。我揣想,作者刻意于“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的艺术追求,其效果与之相比,虽不是零距离,但作出的努力,写出的作品是颇见功底的。其实,著文与书法一样,人各有体,不必囿于名家的风格流派而舞文弄墨;文学作品不一定都是创作,一个人的作品不在乎多,而在乎精。精就精在一个“创”字上。《芳草地》里的作品常常可见到一个闪光点,一个文()眼,一种情结,一种感觉,这就能给人一种新的印象,一种新的审美享受。这是作者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某些媒体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文章,多是“玩积木”玩出来的,雷同化倾向突出;,有的做天书式的诗文,意思硬连,意象芜杂,结构紊乱,晦涩难解;有的作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专讲旁门左道,低级庸俗,让人读后走火人魔。如此诗文充斥书报,滥觞文坛。国维先生则不然,以他对时代、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抒写人的情感、时代的沧桑,人生的旅程,回荡着对生命哲学的阐释。由此,可以说,国维先生既拥有有作为的盛年,又拥有无悔人生的迟暮。

    他很平凡,但不平庸。

     芳草地的花不会谢,草不会枯。

         [注 该书20036月出版。

 

唱吧,乡村百灵鸟

——序戴庆康诗集《田园诗钞》

    这本《田园诗钞》,实际上是一幅描绘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画卷。涉农的诗歌专集在浩瀚的书海里并不多见,尤其是在都市文学盛行的时期.物以稀为贵。所以,我颇有兴致地读着、品着这本难得的诗钞。读后,好像赴了一次盛宴,菜肴丰富,味道鲜美。

     诗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业后仍服务于农村,长期的农村生活体验、感受、积累,使他的性灵走进了富有个性的空间,从而锁定了他自己的写作范围和对象。“他与稻谷絮叨些什么/一片黄灿灿的语言/能读懂的只有土地/父亲把我和秧苗栽到他的梦里”(《父亲的稻田》)。诗里流露出作者与土地的关系,这是他“三农”意识的凸现,也是他之所以爱农、贴农、写农的“根”。正因为如此,作者将诗的种子撒播在心灵的土地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写下了500余首诗歌,并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露面。通过遴选,汇入这本集子的仅228首。写一定范围内题材的作品,并不意味着思路不宽,才思不广。著名诗人陆棨、梁上泉,扭住巴山唱,题材范围仅是一匹山的世界,但同样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即使相同的题材,不同的作者灵感、创意、表达方面有各各不同的审美透视镜,作品的风格和所产生的感染力也是各各不同的。不然,怎么会有天才诗人李白、地才诗人杜甫、人才诗人白居易、鬼才诗人李贺呢?有人说,诗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看也不尽然,戴先生老来学诗、写诗,也许初旨在于颐养性情,抚慰灵魂,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搞得充实些。长期写作实践,诗笔让他的兴趣有了,乐趣有了,志趣成了。诗神与他越来越近,由此远离了牌桌、酒桌和舞厅。在他看来,生命是自我俯首,留一点有用的东西给别人比什么都值。

     戴先生写的都是短小的新诗。什么是新诗发展的道路?这个问题让他探索了许久。新诗创始人惠特曼未提出,我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胡适之也没有讲到,尔后诗坛多有主张继承传统诗歌和向民歌学习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历来,不赞成雕琢、晦涩,也反对平淡,空乏。戴先生对生活的观察,对物象的捕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看得出他在探索一条自己能够践行的诗歌创作之路。他的诗看来粗犷,实则细腻,看来清淡,实则有味。诗的韵味是诗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应当说戴先生的追求有所得。《春天》里有一种飘逸的神韵:“田野里/只有鸟语啁啾/捡一句最好听的/种在田地里/一回头/就长出好庄稼。”这首诗的韵味躲在字句的背后,只有细品才能品出。也就是象外而意内,象显而意隐,给人一种空灵美。我们在《春日黄昏》、《晨韵》《燕子》《油菜花》、《清明》、《二月》、《三月》《播种》《柿子》《竹》《春雨》等诗里可以得到同样的感受。

     戴先生灼热的诗情盈怀,不断地歌唱农村的人、事、景、物,字句朴实无华,毫不“热烈”,他那浅易明晰的语言却显得生动而富有张力。燕子“用洁净的细泥/筑进我的诗句”;油菜花“将春天的故事讲给晚霞”;“清明/坟头上/黑蝶翩翩/那是飘了几千年/也没有飘散的/思念”;“打猪草的姑娘/一脸温暖的笑容/把三月藏进酒窝里”;“春雨/沙沙沙/滴穿了季节的壳”……诗里的人和事物成了有情感有哲理的载体,给人没有粉黛之气,也没有媚俗之嫌,耐人寻味的诗句触处可见。如果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进一步加强含蓄性、内敛力,促使雅、俗之间的相互渗透,我想作品的感染力就会更大。那么,诗人的追求就与农民群众的追求贴得更近了。

     “七分做人,三分做文”。真正的文艺工作者是讲究艺德的。诗人用《竹》表达了人生德操。“从小有节/笔直攀登向上/节节虚心/默默地穿过风雨雪霜/腰板刚直不阿/即使靠近夕阳/翠绿的色泽照样闪光。”诗人在咏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写他自己,也勉励别人。做人、做事、做文、做艺,要有竹的胸怀,竹的品德,竹的晚节。藏进字里行间的思想、艺德浸润了这部《田园诗钞》,让我们见其文也就见其人了。

     多元的诗坛是合理的生态结构。既然戴先生的根扎在泥土里,那就带着泥土的芳香,以百灵鸟喉嗓继续歌唱吧!

     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

      [注 该书20048月出版。

 

工稳而美妙的诗歌

——诗集《闲吟草》后记

     一个人的爱好,无论是缘于外界的影响,还是出自内在兴趣的迸发,往往是在打捞往昔的梦。接触李满林先生和颂读他的诗集《闲吟草》,不经意地给我留下这样一个不凡的感觉。

     李先生是位数学教师,过去只是对文学有爱好,动笔作诗撰联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据我所知,多年来他担任学校领导工作,行政事务比较繁忙,却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创作,而且作品多见诸大小报刊,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一旦上路,便不顾路途的艰辛与遥远,默默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追求,这种毅力,实在是非常可贵的。入集的95首格律诗(词)、52首新诗(民歌)和35对联语,可说是题材广泛,意象生动,语言明晰,情感真挚。不少诗篇用极简单、质朴的事物表达出了深刻、精妙的意旨,由此可以端睨作者琢璞成玉、化蛹为蝶的功夫了。

     在文学创作中追寻铜臭味的作家似乎都发了,所以坚持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相对少了。李先生的诗作从内容到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地域文化的生活底蕴,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他的诗,竭力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融合在一起,读后让人感到风格别致,给人启迪,有寻味之处。尽管作者起步较晚,但他乐学善思,治学严谨,刻意求工,眼及心及,终于望见灯火阑珊处。我以为,写点有益的东西奉献给今人和后人,这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有价值的选择。

     《闲吟草》是昨天的回放,我相信李先生还会有“明天集”,而且会跃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平台。      [注 该书20048月出版。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