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艺术>渠县文学>详细内容

(小小说)四 爷 让 地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10-14 23:39:55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一场历史罕见的洪水,将白岩乡水湾村小学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几个月来,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山,为重建学校的事跑项目、批手续、备材料忙得个马不停蹄。但最让他焦心的却是建校地皮还定不了扳,要是郑四爷那块地不同意占……张书记越想心头越没底。

    郑四爷在水湾村年龄大,辈份高,有威信,有理无理谁都敬让他三分。四爷一辈子视土如命,算盘背在屁股上,一年四季都在土地里刨算。去年秋,郑四爷的亲侄儿郑二娃想在四爷那块地里建房,事前便同几个堂兄弟谈妥了土地佐换办法,还请了几桌客,村社干部也到场写据佐了证,惟独四爷那天走女儿屋去了,不晓得侄儿换地建房的事。

    在二娃挖基下石那天,四爷死活不认帐,硬是不同意二娃换地建房,谁动手挖基就躺在谁的锄头底下,直把个二娃气得眼睛鼓起铜壳大,就是没办法,就连村社干部岀面也没把事情搁平。最后,二娃只好自认倒霉,从新报批手续,另选了一块地建房了事。

    事后,四爷逢人便说,他要靠那块地挣钱养老,谁想占用都没门。

    这话一点不假,他在这2亩2分地里种生姜,一年收入不下1万元。在水湾村乃至白岩乡,要数四爷的种姜技术最为霸道。他种的生姜不起瘟,不倒苗,收获的姜瓣粗壮、白嫩,卖相好。只要他的生姜一挑到市场上,不放秤就要卖光,并且价格往往要比其它人卖的生姜高个几角钱。不少人上门向他讨学种姜技术,不知是四爷保守没传真法,抑或是土质方面原因,反正别人回家照他说的办法去种,就是不得行。

    张书记思前想后,左右为难。自已明晓得郑四爷的胡子不好“剃”, 也要硬着头皮去软磨,谁叫自已是全村人的“头” 呢!

    隔天,正好逢场。张书记在场当头的一家茶馆里找到了四爷,他恭恭敬敬地递上一支烟,叫上两碗清茶,两人边喝边摆起龙门阵来。

    “四爷,您那小孙儿今年也该上学了吧?”张书记试探性地问。

    “上学!老子还没问你,去年洪水,学校房子都冲垮了,你咋不向上请示想法修?”四爷接过话茬反问起张书记来。

    见话入主题,张书记假意为难地说:“是准备重新修,项目资金都落实下来了。可你老清楚,学校原址地势低洼,只要一涨水又会被淹,迁岀去修,土地又不好落实,你看……”

    “修学校是为后代造福,哪个木鱼脑壳敢说不让地,地皮落实好没有?”

    “全村都选遍,只有你们五社有块地才合适。”

    “哪块地?”

    “你种生姜那块地!”

    “… …”

    一阵沉默之后,郑四爷站起来将手中的茶碗往桌子上用力一搁,指着张书记的面门:“你娃儿拐弯抹角的,原来是在打我的主意!”

    听四爷这么一说,张书记心中凉了半截,想到二娃换地一事,认定今天这事多半会“黄” 起。正准备动用嘴舌和他软磨,见四爷走到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说:“看在全村娃娃们的份上,我今儿个认了,啥时用地就先吱个声,老子说话要是不算数,就不是你四爷!”

    四爷开口让地,张书记感到意外和惊喜。他又是笑又是拍巴掌,把满屋的茶客搞得莫名其妙……

    在村小学开工奠基那天,白岩乡党委王书记亲自把铁锹递到郑四爷手中,让他动手撮上了第一锹奠基土。(刘强)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