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多姿的宕渠文化-渠县文苑巡礼
渠县网APP
分享
朋友,你来过四川渠县吗?在这块2013平方公里秀丽山川的土地上,积淀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厚重壮丽的红色文化,瑰丽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灵气诱人的旅游文化,川味独特的饮食文化,繁荣兴旺的现代文化。如今,渠县137万宕渠儿女正以昂扬的斗志,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经济文化强县的宏伟蓝图,用激荡的时代精神塑造四川文化大县的美好形象。
位于华蓥山西麓的四川渠县,在中国地图上是个并不显眼的符号,然而却吸引了中外学者、专家、儒商、游客前来参观、考察。原因是这里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这里有秀丽多姿的山川,这里有享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魅力。
珍奇耀眼的悠久历史文化
渠县,一个古老而凝重的地名。殷商时期,土著民族賨人(板楯蛮)在这里建立了賨国都城——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公元前314年,秦灭巴蜀后置宕渠县,治地5万平方公里。800多年中,一直是川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塑了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的众多杰出人物。地面和地下文物丰富,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上等级的文物400多件。地面文物、遗址遍及全县各地,其中6处7尊汉阙,保存完好,比较集中,占全国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均被国务院先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保存比较完整的渠县文庙和堪称蜀中牌坊之首的棂星门石牌坊以及守台副将王万邦墓的宏伟建筑。不久前,考古发掘城坝遗址,发现战国至汉代城址总面积为230万平方米,出土的棺椁木椁墓和大量漆器,为川东北首次考古首例。
全县近100个文物点落实了文保员负责对文物监管和保护,县、乡(镇)、村先后建立了文物保护网络中心,并签有《文物保护责任合同书》,地面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县博物馆陈列室坚持经常开放、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多,年均人数达2万人次。对宏扬古代文明,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瑰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巴渠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民歌代表作《竹枝歌》、民舞《巴渝舞》,对光明、美好的颂扬,对黑暗、丑恶的憎恶,给后来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渠县民歌、民谣形式多样,民间故事题材广泛,民间娱乐形式异彩纷呈,如彩亭、耍锣、抬总爷、拉旱船等在全国各地同类艺术形式中独具特色,意趣盎然。尤以渠县三汇彩亭引人注目,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源于秦代百戏,历经汉代“角觝戏”,南北朝“散乐”、唐代“戴竿”、宋代“高台社火”、元代“抬箱”、明清“抬阁”的变异,到了民国初期演变成“抬亭子”,延续至今。三汇人抬亭子,从解放前抬到解放后,从县内抬到县外,在达州、成都、雅安等地大显风彩,倍受青睐。彩亭高8至10米,分4至5层。以其完美的人物造型,丰富多彩的戏文内容和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征而吸引广大观众。彩亭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表演者泰然自若,悠哉游哉,观赏者提心吊胆,惊讶万分。每年3月18日,三汇人都要举办传统的彩亭会,在欢快的耍锣声中,抬总爷、踩高跷、拉旱船、彩船、车灯、金钱棍、秧歌队等各种娱乐形式尾随其后,各显风彩。这真是“一花引来百花开,八方游客聚财来”,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创新。
渠县文化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开展了民间文艺普查工作,先后收集整理民间歌谣1000余首,民间故事500多个,民间谚语5000余条,民间舞蹈100余个,民间美术50余件,民间耍锣曲谱130余个,出版了渠县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及民间耍锣曲牌等资料集。去年,县政府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举办民保工程培训班;组织力量全面落实民间文化的保护措施,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
繁荣兴旺的现代文化
——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基层文化。近年来,渠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研究解决了文化建设的机构、编制及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等问题。渠县文庙的恢复工作紧张有序,进展较快;图书馆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创办新建了办公室、资料室;文化馆的文化活动中心已向社会公众开放,文化体育局机关办公设施、设备完善,为全县群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近年来,渠县文化体育局在全县广泛开展特色文化乡(镇)的创建活动,土溪、三汇等4个乡镇先后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特色文化之乡。全县60个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立足本地,面向广大群众,注意街道文化、社区文化、院落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利用农民群众劳动之余,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同时也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新市乡利用民营经济,建造了颇具规模的文化大楼,广泛开展图书阅览、电影放映、文艺创作、科普宣传,让农民群众各取所需,各享其乐。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异彩纷呈,繁荣有序。2003年,渠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4年,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县”。
——出人才,出作品,繁荣文艺创作。一种种活跃的创造,一颗颗多感的心灵,追求真善美,鞭策假恶丑。在一种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驱使下,作家、艺术家创造了作品,也创造了自己。近年来,渠县创作了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雕刻艺术等门类齐全的作品,发表、入集、演展、播放、获奖的作品达2000余件。近年来,文化艺术书籍出版108部(其中出版社出版61部,内资出版47部)。在渠县的微书大王邓秀虎奉献了天下人无以伦比的5件稀世珍宝;与周克芹、李一青并重的杰出乡土作家贺享雍10年出版文学著作17部,两度获得四川省文学奖;作曲家陆城去年捧回全国音乐“金钟奖”;渠县文化馆的儿童画以实施文化部蒲公英工程的成果享誉中外,取得数十枚金牌、银牌;以中小学为依托的校园文学 社、文学创作基地已达63个。县政府设立“渠江文艺奖”,每3年奖励一次德艺双馨、贡献突出的文艺工作者及优秀作品;每隔5年对发表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集成,已出版《渠县文学作品选》,即将出版《诗文渠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作家杨牧来函称道:“近几年渠县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引人注目。在县市一级的作协中,应是最富成效的……渠县是有潜力的,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定将成为文化大县、文学强县”;每年坚持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造就和扶持文学艺术新苗。一个出人才,出作品的创作环境已基本形成。
——全面收集乡土资料,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到2005年,县图书馆的古籍、图书、报刊、缩微制品、视听文献藏量总和近10万册。共收藏地方文献、乡土著作1251册,接受捐赠图书2000多册。2004年县图书馆自筹资金15万元,配置电脑36台,面向全县读者,开设了集网络、电子出版物阅读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阅览室。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改造、强化了利用网络与计算机的自动化服务,提供多媒体音影、视屏资料,链接少儿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网上导读员,进行上网辅导。2005年开设图书馆网站,辟有“渠县名人”、“文化动态”、“汉阙之乡”、“新书推荐”等栏目。本着“宣传渠县,繁荣渠县”的旨意,全方位、深层次地宣传阙乡文化事业。一年来,上传文字资料44册,图片29幅,做到了内容丰富,信息新鲜,事实确切,深爱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已将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纳入2006年政府工作的范围内,进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行列。
——实施“2131”工程,让农民及时新近看到电影。县委、县政府重视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真正做到从21世纪开始,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全县500个行政村,每村年均放映12场,全县放映总场次6000场。县电影公司组织流动放映队,深入乡镇村社按规划把主旋律影片、科教片送到农民家门口。从根本上改变“生活好了,电影队跑了”的现状。4月29日,在革命老区贵福镇四垭村放映抗日题材影片《犬王》,科教片《致命的诱惑——毒品》。映前,举行了实行了“2131”工程开映式,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当地镇政府领导到场讲话,高度评价渠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农民捐电影的义举。县文化部门和民营企业家一致表示,一定要通过捐电影,送电影下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一份力量。电影与村民久别重逢,男女老少,欢喜若狂,观众达数千人之多。与此同时,全县中小学生爱国主教育影片放映,也得到宣传、文化、教育、物价等行政部门及学校的热情支持。为了解决学生由站着看变成坐着看电影而又蔽光透风的问题,前年,电影公司派人从河南购回能拆能运的“放映大棚”。近两年,为全县22万师生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26部,640场,观众110多万人次,映后,学校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影评活动,结合作文教学,撰写影评文章。
——开发文化产业,活跃文化市场。近年来,渠县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深入开展“打黄扫非”,保护知识产权,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使文化市场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全县发展各类文化经营市场150多家,年实现营业额1500多万元,年创税利500多万元。其中歌舞厅、OK厅、游乐场、溜冰场40多家。电子游戏室、台球室10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31家。网吧56家,国有电影放映1家,书报刊出售、出租35家,电子出版物零售5家,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0家。仅去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税收5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500多人。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渠县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当前,全县文化工作者正沿着建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坚持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抓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进一步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基本解决农民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等问题。认真抓好“三汇彩亭”、“竹编工艺”、“土溪耍锣”、“花园歌”以及名特小吃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申报工作,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在“十一五”期间,把渠县建设成为四川经济文化强县,并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
(刘荣忠 杨长春 李同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