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渠县教育>学校简介>详细内容

柏水乡中心学校简介

作者:贾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6-24 22:05:37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柏水乡中心学校位于渠县北路最北端,伴柏林水库,三面环水,与巍峨挺拔的锅顶山隔河相望。学校占地13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教室12间,教师寝室30套,男女生宿舍16间124床位,师生伙房一个,实验室一个,图书室一个,藏书30000册,微机室一个,行政办公室一个,职工之家一个,分设幼儿班一个,小学班6个初中班3个,除乡中心学校还辖碾坪村小、小寨村小2个教学点共16个教学班,学校现有教师29人,其中中师学历4人,大专学历19人,本科学历6人,教师合格率100%,学生249人,其中村小49人,学校环境优雅,是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柏水乡中心学校创建于1950年,校址幺姑滩,先后由高树梅、贾顺本等同志任教,按教育部规定从1952年起,改小学“四二”分段制为“五年一贯制”,次年停办“五年一贯制”,并一律实行秋季始业;1958年,因修柏林水库,学校由幺姑滩迁至龙泉寺,改建而成柏林公社完全小学。1958年3月,由廖桂藤同志主持学校工作,由8名教师担任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学工作,1960年9月,由楚道湘同志任校长,李同信同志任教导主任至文革中期,1968年9月始建初中(农中),涂维学同志为第一个农中代课教师。1970年3月,贾昭旭同志主持学校工作(校革委会主任),1975年9月由高汝定同志接任校革委会主任至1982年8月。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三村、四村、五村、六村、七村设立初中教学班,五村横岭小学设一届高中班(三年),被地区树为“学农标兵学校”,1977年9月,恢复高考制度后,几个村小初中教学班部分代课教师考入不同学校后,缺乏师资,村级停办初中教学班,1982年至1988年贾昭旭同志任命为学校校长,1982年3月,上级把柏林公社小学更名为柏水乡中心小学”,1988年9月,贾曰奎同志接任校长,1992年2月,庞烈刚同志任学校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1984年,经上级政府批准,迁建至现址。因土地纠纷,经历长达八年的诉讼风雨。这八年,是建新学校的高兴之年,也是诉讼奔波的辛酸之路。柏水乡中心学校的发展可谓“灾难空前。学校于1992年才走上正轨,具有现代规模和设施的学校方成雏形。

  2007年后,学校曾先后由庞建伟、贾小平等同志主持工作,他们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质量求生存”为口号,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强化教职工思想业务素质学习,“制度是保障,教学是中心、和谐是氛围、团结是力量”成为教职员工教学、生活、学习的准则,成为柏水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武器。这些年,学校先后获达州市教育委员会“常规管理合格学校”称号,获县委县政府“卫生单位”“文明单位”“社会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平安示范学校”等,1993年贾其茂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时至今日,学校共培训师资400余人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获奖60余人次,教师发表论文100余篇,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因地理、交通群众观念等因素,柏水乡中心学校在“狭缝”中已焕发了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多年来,大部分教师不为环境的艰难困惑,一直扎根在柏水山区,视学校发展为自己生命的延续,默默奉献,潜心耕耘,全体教职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形成了“以制度为保障、以机制求激励、以和谐谋团结、以奉献为动力”的教学环境。主任教师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得以顺利实施,校本教研、新课程课标实验,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学校常规管理、安全工作、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党、团、队建设生机勃勃。(贾小平)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