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賨都时评>理论视点>详细内容

“软钉子”到底卡在了哪里?

作者:赵 鹏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1-15 09:32:41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年初到闽南下乡,了解发展困境之下的转型。说起来,当地各级政府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摆脱困境,真下了不少功夫:有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金的,有请来专家为企业把脉的,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还有降低门槛放宽政策促进企业准入的……

  效果如何呢?“这些措施都挺好,但最好还是在转作风上多下硬功夫。多提高一分钟办事效率,我们企业一天就能少损失不少钱。”一位经营数控机床企业多年的企业主直言不讳。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他所在的城市有大大小小民营企业十几万家,每天企业还银行贷款流水额总量至少在几千万元甚至亿元以上。还款过程中,少不得要找各种相关机构办理手续、加盖公章。可让企业头疼的是,在这样一串必走程序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两个部门找不到人、盖不到章、办不了事,企业就得承受利息损失。这样算下来,岂不损失不菲吗?

  为什么不能顺顺利利办成事呢?一种解释是说相关工作人员开会去了、下乡去了、出差去了;一种私下说法,是懒得一天给你办结,或者一开始是张三做的,后面李四绝不插手。“办事的人笑脸倒是不少,可办事效率依旧不高。”这就是“软钉子”,条条都在规范内,事事办起来不顺畅,却让人哭不出。

  “领导下来调研了不少,各种扶持政策也出台了不少,但一到具体事、要找具体部门时,又难办了。结果变成,两头最急、中间不急。”把这话带给部门机关干部听,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就是办具体事的,至于你说的这些协调统筹、通盘酝酿,那都是领导们的事。”

  为什么政策出台了,事还办不顺呢?一种是执行政策的人“吃不透”政策,只清楚自家分管的这摊,却搞不懂别人的那条线,干脆先放一放、看一看。“怎么也得先凑齐了人会商一下吧?”结果意在提速成“特快”的政策,又降低成“普快”,甚至反而更慢了;还有一种,觉得一些政策对本部门不利,或是给本职工作增加了难度,就会先来一通抱怨,“凭什么不先从别人那改起来呢?”这又是一种“软钉子”,说改革都同意,但得别人先做;研究问题也可以,但得先等别人出主意。

  这些“软钉子”,实质都一样,就是作风出了问题。

  当然,该谁的工作,谁来承担;该走的程序,不能随意越过。关键是这些责任分工和程序设定,到底是为了自己工作方便,还是为了群众办事方便?不敢用、不愿用新思路、新措施解决问题,到底是真不会用呢?还是怕给自己带来风险、利益受损?

  看似“软钉子”,实则是“硬伤”。作风严者,尽责首尽心,程序是加速并保障办事的利器;作风不严者,程序就变成了“挡事”的借口。即便是沿海发达地区,干部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经济社会越发达,面临的问题越复杂,群众和企业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也越高。消除“软钉子”,恰恰是倒逼作风建设、机制理顺、全局统筹必然要碰到的“硬骨头”。

  改进作风的效果,不仅要与历史常态比,更要和当下需求对表。多了一份笑脸是好事,还得多一份责任和承揽责任的能力;多一些调研是应该的,更要多一点自我加压。不仅要办事,还得办成事,尤其要办好难事;不仅要解难题,还得善解“旧疙瘩”,敢解“新疙瘩”。政策再好,不做,依然没效果,又变回了“硬钉子”;困难再多,肯解,便多份希望。“软钉子”再厉害,也敌不过认真二字。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5日 05 版)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