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賨都时评>理论视点>详细内容

人民论坛: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

作者:赵 勇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18 15:23:07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七年多的时间里,他与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让百姓吃上了饱饭。后来他要到清华大学读书,临行那天早晨一推开门,发现外面站满了很早就赶来送别的乡亲们,因为怕打扰他睡觉,乡亲们静悄悄地在门外一直等着。在河北正定,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每个村子,吃饭经常随便啃个冷馒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心为民请命,提出一整套兴县战略,办了很多实事好事,至今百姓仍传颂他的感人故事。

  这是习近平同志分别担任村支书和县委书记时的两幅剪影。什么是百姓喜爱的好官?当年习近平同志就作了生动的诠释。事实上,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政治文化中,成为百姓喜爱的好官,始终都是一个朴素的基本命题。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等闲吸尽四海水,化作商霖拯旱干”的于谦,贤官良吏们多以造福百姓、成为好官为追求,老百姓则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好官的爱戴和敬仰,这些已成千百年来中国政治文化长河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天,对于肩负神圣使命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命题:怎样才算是百姓喜爱的好官,如何争当好官?

  现时代,要成为好官,信念坚定是“灵魂”,体现政治品格;为民服务是“根本”,体现价值追求;勤政务实是“精髓”,体现作风素养;敢于担当是“特质”,体现精神境界;清正廉洁是“风骨”,体现道德操守。从现实情况看,这五个方面,哪一方面有不足,都不可能成为百姓喜爱的好官,甚至可能出大问题。现在有些同志总是抱怨官做小了、进步慢了,或者工作岗位艰苦、牢骚满腹,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信念动摇了。从那些贪腐官员的心路历程看,他们就是在信念上产生动摇而开始堕落的。今天,身处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如果没有担当精神,搞无为而治、击鼓传花,对问题任其发展,对矛盾视而不见,怎么可能胜任工作?

  现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不少干部就觉得为官不易,压力大了、不方便了、不自由了,觉得做公务员没什么意思了,其实这恰恰是因为过去有些东西扭曲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为官不易都是常态。如果为官可以为所欲为,黑色收入随便拿,肥水到处有,自由裁量权随便用,那一定是腐败盛行。如果把为官不易当成一种“反常”,把为官不为当成一种“老到”,把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当成一种“智慧”,老百姓一样会在背后戳脊梁骨。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必须认识到,为官不易是常态,为官不为才是病态,应当正确对待、积极回归、主动适应政治“新常态”,回到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上来。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从焦裕禄到杨善洲,百姓心中念他们,口耳传他们,不因岁月流逝而忘记他们,就在于这些好官一心为民办事,造福当代、泽被后世。今天,各级干部都不妨扪心自问,有没有追求做百姓喜爱的好官的志向?有没有同百姓坐一条板凳的朴素情感?有没有跟百姓一块苦一块干的品格?能不能为百姓办几件实事、做到无愧于心?在工作生活中,不仅要多些这样的自省,更应有付诸实践的躬行。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8日 04 版)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