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要遵循五大原则夺取双胜利
渠县网APP
分享
李琼会
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取得了抢险救援阶段工作的重大胜利。为推进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中共四川省委作出了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2013年05月20日四川日报)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李克强总理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亲赴灾区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抢险救援工作基本完成,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当前,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阶段,地震灾区的特殊环境,使恢复重建的任务异常艰巨、困难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四川灾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牢牢把握“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规律,科学布局;保护生态,绿色重建;自力更生,合力共建”的“五大基本原则”,加快推进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具体而言:
一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要综合考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整体谋划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重建方式、优先领域和建设时序,高效有序推进灾区恢复重建。
二要人为本,民生优先。要把安民贯穿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全过程,扎实做好过渡性安置,切实保证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优先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优先恢复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灾区公共服务整体跨越。
三要尊重规律,科学布局。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在全面调研、科学论证、合理防治灾害隐患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优化城乡、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布局。
四要保护生态,绿色重建。要充分考虑灾区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全国灾区生态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着力推动灾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五要自力更生,合力共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创新援建体制机制,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灾区恢复重建。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四川要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紧扣和遵循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规律,科学布局;保护生态,绿色重建;自力更生,合力共建的原则,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政府与市场,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两化”互动、“四化”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走出科学重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之路,扎实推进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