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防灾减灾 主动求变助农圆梦
渠县网APP
分享
“哇,快来看,快来看,那块田在收谷子了!”、“哪有这么早收谷子的?”、“谷子好好哟”......,刚一下车,就听见一群农户在互相议论着。这就是县农业局实施“渠江流域洪水淹没区防灾减灾主要农作物抗灾减灾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的真实写照。
渠县位于渠江流域核心区域,上游集雨面积大,加之7-9月为降雨集中时段,先后发生2004年“9.4”、2007年“7.7”、2010年“7.18”、2011年“9.18”等特大洪灾,农作物累计受灾达240万亩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多发、频发、重发”为特点的洪灾,已成为制约我县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县农业局组织精干科技人员,投入足量经费,主动求变,三措并举,大力实施“渠江流域洪水淹没区防灾减灾主要农作物抗灾减灾技术研究”项目,科技驱动抗灾避灾,共圆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梦。
一是避。在产量稳中有增的前提下,筛选适宜渠江流域洪水淹没区种植的大春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花生及各种蔬菜)高产早熟品种,集成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做到尽早收获,避开洪灾。今年,我县选择了5个玉米参试品种,在6月底前已经全部收获,完全避开洪灾;选择了9个生育期为120天的水稻品种试验,6月下旬抽穗结束(避开7-9月主汛期,即使发生洪灾产量影响不大),7月25日已收获,比全县大面积提前了一个多月。
二是调。调整渠江流域洪水淹没区大春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地势低洼处蔬菜种植面积,减少水稻、花生等粮油种植;调“稻-油”、“稻-麦”等模式为“菜-菜”、“菜-芋”等模式;调常规栽培为增温栽培、设施栽培,尽量缩短农作物生育期,做到农作物尽早收获。
三是减。开展洪灾后的减灾(即生产自救)技术研究,落实“收、救、防、改、抓、建”六大减灾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即:抢收被淹作物,救活淹后禾苗,防治病虫害,改种其他农作物,抓好晚秋生产,重建基础设施。
2014年,该局将继续加大科技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推广力度,按照推广5万亩的标准,实现产量10万吨以上,持续助农实现收入2亿以上。(刘洪余 王锋胜 王 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