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感恩助学颂党恩 助老爱小情意浓
渠县网APP
分享
在渠县渠北乡第二小学,几名年愈古稀的退休教师,他们老骥伏枥,情牵贫困学生;打拼有成的莘莘学子,他们慷慨解囊,永存感恩情怀;只为爱,他们共同携手编织起一个承载梦想的摇篮,托起了渠县渠北乡二小贫困和留守学生的希望。
为资助贫困、留守和优秀的孩子完成学业,从2009年起,渠北二小退休教师崔大龙与几位退休教师一道,联系从该校走出去的事业有成学子,筹集“爱心助学金”24.2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带着求知的心愿和对未来的憧憬,放飞希望。
2月26日一大早,崔大龙一行五人从学校出发,回访受助的贫困留守学生。“一定要让这些年轻人捐的爱心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一路上,现年70岁的崔大龙反复念叨。
退休前,崔大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担任渠北二小的校长。20多年来,他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退休后的10多年里,他仍情牵教育事业,为学校倾心尽力。
谈起资助贫困学生的历程,崔大龙感慨良多。2009年春节期间,1983年从渠北二小毕业的学生蒲小林、程伟、黄绍强回乡过节,相约看望他们多年未见的崔老师。久别重逢中,崔大龙提到了一些在校困难学生的家庭窘况。“那我们帮帮他们吧,就像崔老师那时帮助我们一样。”当即,蒲小林等三人捐出10万、2万、0.5万元,并托崔大龙把这12.5万元交由学校退休教师协会管理,用于帮助渠北二小的在校贫困留守学生。
为妥善管好、用好这笔爱心款,崔大龙与学校退休教师协会中的魏祥珍(66岁)、尹道平(69岁)、雷友明(83岁)等几位老师一道,经过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审查,反复调查了解,最终确定了家庭情况非常特殊的40名贫困和留守学生,全额资助和督促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爱心会感染。当得知学校有这样一大善举,不少从该校走出去的学子纷纷来电询问,并相继伸出援手。
“崔老师,我也要捐5000元。”2011年1月18日晚,崔大龙接到了年近不惑的学生崔治友的电话。“你家有三个小孩,家属又有病,本身就困难,不要捐了嘛。”“没事,能捐就捐点,您就替他们收下吧。”得知次日要在母校举行渠北二小“爱心助学金”年度总结大会,崔治友言辞恳切。
1月19日,从渠北二小走出去的崔治友、何瑜、徐平川等一大批学子随蒲小林等相约母校,再次捐助“爱心助学金”11.7万元。“我们只不过是用这种方式歌颂党恩,感谢老师,报恩母校,回报社会。”他们淡淡地回应。
受助学生蒲琴家庭贫困,父亲因病丧失了劳动力,母亲生下她不久就跑回了外省老家,一直没有音讯,靠奶奶一手拉扯大。当天,在渠北乡铁垭村八组,我们见到蒲琴时,7岁的她正在帮助60多岁的奶奶在门前的菜地里拔草。看见崔校长一行,患有严重气管炎的老奶奶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感谢你们这些大恩人啊!
走进小琴的房屋,只见家徒四壁,严重风化的墙壁透着点点光线,斑驳处长满了苔癣。懂事的小琴抱出了一摞作业本,虽过了一学期,但书本作业仍很整洁。
“感谢崔爷爷你们,每次想到您,我就加倍努力学习;每当我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提醒自己还有好多帮助我的叔叔在关心我、关注我……”交谈时,这个曾经面临辍学、被资助的孩子很懂事。她说,要好好读书,报答我们党和这些关心、帮助她的人的恩情。
崔大龙说,首批受助的40名学生分布在铁垭、跃进、黄山、牌坊、烟灯五个村。其中监护人是残疾人的有8名,重病在身的有20名,劳教服刑的有3名,单亲家庭4名,本身患病的2名,还有1个找不到父母的,其余2人监护人年老体衰。
回访结束后,崔大龙表示,以后将定期了解这些受助学生的家庭、学业情况,并对每位受助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登记造册,及时反馈给那些好心的资助者。同时,还将设立进步奖、优秀奖或其他奖项,表扬和鼓励受助学生健康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