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新村画中来
初春的阳光温暖怡人。3月1日,参加四川省渠江流域灾后新村建设工作推进会的200多名代表,深入渠县中滩乡、渠南乡、李渡乡,参观考察我市灾后新村建设,现场感受新村重建给我市农村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体会新村建设给老百姓创造的幸福生活。
参会代表首先来到中滩乡,一幅和谐秀美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一排排漂亮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草茵茵,别致的小栅栏让民居显得别有一番格调。村道上的绿化树将新村点缀得更加美丽。
“这样的场景根本看不出这是被洪灾淹没过的地方。”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侯晓春发出由衷的感叹。“从照片上看,中滩乡在洪灾后是一片狼藉,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和谐景象,是新农村美好家园的典型示范。新村既有景观,又有生产生活环境。既考虑了抵御洪水再次袭击的难题,又考虑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问题。对于我们广安的参会代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标杆。我们将把这个经验带回去,号召广安的渠江流域各个乡镇和各个村来总结、来学习、来推广。”
洪灾后,中滩乡围绕场镇做规划、围绕新村建设配套柑橘、畜牧业等产业,将受灾户、危房户集中在一起规划建设综合体,首期竣工农房73户,在建48户,即将启动188户。同时,推行“大园区、小业主”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完成万亩标准化果园首期核心区2000亩建设,新建万头生猪、百万只鸡鸭标准化养殖场4个,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大巴车缓缓驶入中滩乡万亩标准化果园,一棵棵新栽种的柑桔树让整个园区充满了生机。“这里的景致让我仿佛看到了未来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画面!”透过车窗,不少代表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按照一个新村聚居点配套一项主导产业的要求,渠县突出“产业带动新村、新村促进产业”的理念,在灾后新村聚居点规划布局柑桔、巴山脆李、黄花、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0000亩,建设现代畜牧养殖小区43个,大型养殖基地1个。
一项项产业的发展,让省委农工委副主任刘铁感触颇多,“达州市的渠江流域灾后新村规划非常有创意,在借鉴了我们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经验上,融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产业的连片发展推进非常快,解决了灾后农村群众不仅能够住上新房,而且在生活上也能够持续发展。”
上午10点,代表们来到渠南乡渠南社区,一个依山傍水、川东民居风格突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雏形。该村聘请省知名规划设计院专家,在现场踏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选址规划,首期规划建房89户,目前已完成60户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参会代表时而停留在展板前仔细观看,时而拿出相机拍摄资料图片,时而与当地干部交流经验……参观现场成了无缝交流的平台,高起点规划新村建设的做法成了大家争相热议的话题。
在李渡乡狮牌村,农房重建工作正有序进行。当得知环绕在李渡乡狮牌村综合体周围的是1200亩的蜜柚基地、300亩桃园、500亩的蔬菜基地和10万头规模的生猪生态养殖、加工项目时,省住房和规划建设厅副厅长田文不禁连连点头。他说:“新村民居建设除了‘规划好、速度快’外,产业规划布局科学更值得赞赏。达州将新村重建结合产业发展综合考虑,使整个新村建设有后劲、有潜力,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的前景很乐观。”
一路走来,代表们感叹,灾区变了,直观是变在环境,更深入地变在产业之兴。
“规划引领,农民集中居住,产业连片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创新,达州的新村建设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农民群众灾后的生活质量肯定会更高,肯定能够和我们地震灾区的新农村建设产生同样的效果。”省委副秘书长张宁在参观后对我市新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达州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充满了希望。
一个个灾后重建新村点,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超常规推进,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在典型中学习经验,在样板中找寻启发,对当地新村建设也更加充满了信心。代表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现场会中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运用到当地的新村建设中。(何倩云 黄江涛 谭楚甲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