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遇上炎炎夏日,考生饮食安全如何保障?请收下这份指南!
在进入6月后,广大学子们迎来了中考和高考这样的重要人生节点,考试不仅仅是知识和心态的较量,也是一场健康的保卫战。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在此,四川省疾控中心将这份食源性疾病预防指南派送至您身边,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收好!
食源性疾病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一旦食物受到污染或是饮食不当,引发的结果不容小觑:
高温天气下,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极易在食物中快速繁殖,导致腹痛、腹泻。
剩饭剩菜、凉拌菜、未彻底煮熟的肉类和海鲜,或储存不当的乳制品,都可能成为致病“元凶”。
生熟食材混用砧板、刀具,或餐具清洗不彻底,都可能让致病菌“趁虚而入”。
Q
那么,面对这些狡猾的病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
答案是做到“三要两不要”。
“三要”
一要食材新鲜
要选择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市场或超市,购买新鲜食材,最好现制现吃,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
二要生熟分开
在家加工制作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处理生肉、水产品要有专门的砧板、菜刀等厨具,处理后要清洗并洗手。

三要注意卫生
生食的蔬果食用前要用流水反复清洗干净,如发生局部变质、腐烂等问题不要食用。同时,个人卫生也应注意,饭前便后洗手,饮食以清淡为主。
“两不要”
说完了要做到的,那么还有“两个不要”又是什么呢?
一不要尝鲜
尽量不吃以前没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突发的食物过敏。
二不要吃生冷食物
尽量不吃不便加热的凉拌菜、熟食卤味及冷饮,不喝生水,不食用生冷食物和来源不明的食物。

如果因不小心食用了不洁食物而导致了食源性疾病,也先别急,我们这里准备了紧急应对措施:

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补充水分;症状严重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切勿拖延,有条件可保留剩余食物样本协助医生诊断。
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了解考点附近的医院地址和联系方式,自行准备好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等应急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祝愿学子们梦圆考场,一切顺利!/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