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地名渠县

【渠县地名故事】——三汇曾家祠堂

作者: 来源:渠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12-18 18:07:24 点击数:

曾家祠堂位于渠县三汇镇山青村二社,是被后世称为宗圣的曾参后裔迁渠后所建,原名武城宗圣祠堂

祠堂座东向西呈一进四合院院落式,长方形字结构。背靠龙盘山,前有小溪蜿蜒而过,寓意玉带缠绕。由正殿、左、右厢房、戏楼四部分组成。正殿面阔7间,进深3间,通长约10.7米。正殿墙面上挂着曾参画像,供奉着曾氏列祖列宗灵位。左边墙上有道传一贯、右边墙上有武城遗风八个行楷大字,每个字约五十公分见方,遒劲有力。据传道传一贯四字乃乾隆皇帝所书,正殿前石栏杆上刻有忠孝两个大字。正殿对面是戏楼,两重檐、庑殿式,长约14.3米,宽约16.2米,上下两层,左右对称。在戏楼下,仰望屋顶,隐约可见屋顶横梁上书写着民国十六年1927

祠堂占地面积约1288平方米,长38.1米,宽33.8米。祠堂正面有大门一间,耳门左右各一间,大门前原有一照壁及两石桅杆。三门两侧门坊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大门联曰:上联:系出山东济济人文欣蔚起,下联:支分渠北绵绵瓜瓞庆螽斯。匾额是源远流长。左耳门原刻联:十章大学照先哲,一部孝经裕后昆。右耳门原刻联:武城墙屋先生宅,沂水春风狂士家。祠内的实物表明曾家祠堂与曾家祖籍和武城曾氏有着紧密联系。该祠堂在民国时期,作为学堂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曾家沟煤矿搬运工人宿舍使用近30年。

定居在龙盘山坎下曾氏族人发达后,为尊崇和祭祀祖先,团结和鼓励曾氏族人,清嘉庆十一年(1806)曾氏族系集资修建此祠堂;光绪甲午年(1894)扩建。祠堂既有本土建筑的风格,又保留有移民地区建筑的文化符号,是研究清代建筑和移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分享

分享到: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