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华社消息>详细内容

探访江源文明之四:这些“沉睡”了3000多年的石棺,藏着哪些神秘信息?

作者:惠小勇 黄毅 吕明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8-11-28 10:27:52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川西北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之下、岷江河谷之上的二级台地,座座石棺葬掩藏在李子林深处。

寻访江源文明,石棺葬文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在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的上层,竟然覆盖着数万座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棺葬。记者看到已发掘的少量石棺葬横排或竖排都间隔较密,石棺多用六块石板相隔而成,长短宽窄亦根据丧者的身长体型而定。部分墓葬中发现有植物性食物或其种子,应该是定居农业留下的痕迹。

营盘山遗址现场石棺墓葬

茂县羌族博物馆馆长蔡清介绍说,从营盘山新石器时代下限的距今约4600年,到石棺葬时代的距今约3000年,一个宜居的生产生活场所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风云而变成墓葬集中地?需要专家进一步考证解读,但如此密集的墓葬,至少反映了这个地区曾经的人口兴旺和农牧业生产的稳定。

事实上,岷江上游是迄今我国发现的石棺葬文化空间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遗存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东汉初期。近3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茂县的别列、牟托、勒石,汶川县的萝葡砦、昭店,理县的佳山寨等地发现调查了二三十处石棺葬。

佳山寨石棺葬就位于著名的桃坪羌寨旁边的山体上,山下是岷江支流杂谷脑河,数千座墓葬的年代大约由战国晚期延续至东汉初年,葬式包括石板棺、砌石石棺、砌石石椁木棺、大石墓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铜铁工具和兵器、陶双耳罐和陶豆等各种生活用器、半两钱和五铢钱及王莽时期钱币,以及少量漆木器、丝绸和毛麻布、琉璃珠等,反映出与成都平原密切交往的经济文化联系。

而茂县南新镇牟托村发掘的牟托一号墓则堪称石棺葬考古的一个里程碑。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居高临下俯瞰岷江河谷的台地上,清理出一个墓葬及三个器物坑,出土250余件器物,包括陶器、青铜器、铜铁合制器、玉石器、竹木器等,其中青铜器就有91件,根据用途可分兵器、礼器、乐器、装饰品等。

这些器物摆满了茂县羌族博物馆的一个大陈列室。记者在陈列室看到其中一件动物纹铜牌饰顶上铸有8只相向而立的圆雕禽鸟,牌饰内以同心圆泡区隔三层,从上至下依次生动逼真地雕有鹿、虎、蛇等动物造型,具有明显的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因素。所有出土青铜器物中只有这一件合金成分为砷铜,说明其并非本地生产。还有一件“与子共”铜鼎,鼎盖外圈刻有25字篆书铭文,中有“与子共,自乍繁鼎其眉寿无疆子孙永保用之”等字。专家分析其接近春秋中晚期楚文化特征,可能来自楚地或中原地区。

根据考古报告,牟托一号墓的时代应为战国晚期,墓主人的身份比较尊贵,但石棺内未见遗骨痕迹,墓主人很可能是阵亡者,这是一座未葬入尸骨的衣冠冢。其出土器物表现出巴蜀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其与岷江上游其他大量石棺葬及相关文物形成具有共同地域特色的石棺葬文化,是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一支绚丽奇葩。

吸引人们兴趣、而学术界仍在探讨的是岷江上游石棺葬的主人属于哪一个族群?专家介绍,其族属有氐人说,也有羌人说,但古代的氐和羌都是西戎,在汉文古籍中经常以“氐羌”连带的形式出现。尽管在族属认识上有所差异,但冉駹作为该区域的主体居民是一共识。冉駹是今岷江上游茂县、汶川、理县一带羌寨的本土先民,主要居住于半山地区,以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汉书·冉駹夷传》载:“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数十丈,为邛笼。”这些氐羌先民逝后亦与石为伴,繁衍出石棺葬文化。

营盘山遗址现场石棺墓葬

记者查阅考古资料了解到,石棺葬不仅分布在岷江上游和附近的甘肃、青海等地,而且在川西高原、滇西北,藏东的昌都、林芝等地都有广泛分布。这些地区的石棺葬,主要流行于西周至西汉,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是其发达时期,东汉初期消失。

专家分析认为,石棺葬是西南与西北地区古代人群移动所带来的文化碰撞的产物,是西南地区古代居民对其遥远族源记忆的片段回忆。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处于氐羌系统的部落,是分别发展为近代藏缅语系各兄弟民族的核心。氐羌进入西南地区后,不断分化和融合,唐宋以后不见于文献记载,他们与目前分布于西南地区的羌、藏、彝等有着明显的渊源联系。

石棺葬,古老而神秘,其蕴藏的中华文明信息,值得今人不断探秘!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