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封面新闻》关注渠县:乡村振兴“头雁”工程

作者:渠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3-04-03 12:00:02 点击数: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3月29日,四川渠县县委组织部发出的349块“黄牌”,在三汇镇完成了最后一块公开挂牌。这些“黄牌”,源于渠县创新推出的2022年度“头雁指数”实地量化考核——总成绩低于70分的,一律发“黄牌”,下一年度依然低于70分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将直接被“红牌”罚下。


“要解决村干部消极懈怠问题,必须动真格!”渠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共有415个村(社区)党组织,收到“黄牌”的超80%。那么,一块“黄牌”能否逼出乡村振兴“头雁”?如何避免“头雁”队伍出现后继无人和无人可用的问题?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领牌书记


想过放弃 但总觉得不甘心

渠县三板镇福城村的党支部书记何晓华,今年54岁,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这几年的工作做得不算差,老百姓对他也是有口皆碑。3月初,三板镇党委书记阳林,召集村“两委”、村监委、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在村委会开会,当众将县委组织部发的“黄牌”挂到了办公区的显眼位置,现场还照了相,这让何晓华觉得“很没面子”。

“我这么大年纪了,当时真想过要放弃,甩手不干了。”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晓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有些沮丧。但是,得知61分的总成绩“不算太差”的消息后,何晓华“总觉得不甘心”。当天,阳林详细讲解了他们“丢分”的原因,并现场领学相关文件、政策,何晓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黄牌”摘了!

“2022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有6.5万元,在全镇排名第二。今年再努把力,把短板补起来。”何晓华告诉记者,挂了“黄牌”后,他已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开会商量对策,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找出路,思路逐渐清晰。“村集体整治100亩撂荒地种植金针黄花,6月、8月错峰上市;把复垦的土地也收到村集体统一管理,种甜南瓜往超市卖。争取今年‘摘牌’!”

▲何晓华查看新栽种的台湾金针黄花

渠北镇真武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兆江,是以优秀年轻人才的身份回村发展的,村民对这个小伙子都很认可。换届选举时,张兆江高票当选真武村的村主任。2021年3月,张兆江被任命为真武村的党支部书记,让他书记主任“一肩挑”。“给我们村发‘黄牌’,起初我还是有些意外的。”张兆江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总成绩,离70分的“及格线”只差3分,“提升空间还很大”。

“我到任的时候,村集体还负债2.6万元,经过两年努力,我们把债还清了,现在账户余额还有9万多元。”发牌后,张兆江把“黄牌”挂在村委办公室墙上,右边挂着《渠县村(社区)“头雁指数”考核10条标准》,旁边放着“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2023年,我们计划多搞一些实体经济,让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我对今年‘摘牌’很有信心!”

▲张兆江对今年“摘牌”充满信心



非挂牌村


社区居民享受分红指日可待


“集体经济发展和‘三资’股权量化管理,我们大雾村虽然跑在前面,但后面有‘追兵’,其实我们的压力也不小。”渠县三板镇大雾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昭雄告诉记者,3月以来,周边几个被挂了“黄牌”的村、社区,党员干部主动找他“取经”成了“常态”。

大雾村有30多年的柑橘种植历史,农户分散种植的规模超1700亩。最近几年,在李昭雄的带领下,村民开始对原有的柑橘品种进行改良换代,大家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有了柑橘产业基础,李昭雄带领村干部建起村集体经济柑橘产业园,今年可全面投产,预计产值将实现60万元以上。

“基础好也不能懈怠,只要我一放松,不出一年就会被超越。所以不能停步,而是要让‘挂牌村’追得‘扑爬连天’。”李昭雄说,今年,村集体建了一个200吨容量的冻库,打算收购全村的柑橘,统一错峰售卖,“一年纯赚8万元没问题”。村集体经济柑橘产业园里还套种了黄花;刚整治出来的120亩撂荒地,也种植了油菜、玉米、大豆,“今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没问题”。

▲三板镇的村民抢抓好天气整治撂荒地

“社区和村不一样,没土地、没基地,发展集体经济还是很伤脑筋的。”渠北镇牌坊社区紧邻渠县城区,受环境限制,没办法发展种植业,更没办法发展养殖业,社区书记曹清告诉记者,没有被挂“黄牌”,他们社区算是幸运的。

“2021年,我在县上参加基层干部培训,县委书记王飞虎给我们出了一道题:城镇周边的社区怎么发展集体经济?这道题,我一直在找答案。”曹清告诉记者,2022年,社区以集体的名义承包了一项市政工程中的场地整理工程,赚了10万多元,刚好迈过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的考核指标“门槛”。

“包工程的好事不是天天有,从长远考虑,还是要靠项目来支撑。”曹清调研发现,牌坊社区交通便捷,离城区近,周边农副产品丰富,可以在农副产品中转方面做文章。“集体开会商议后,我们向县政府申报了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占地超1万平方米,目前已经被纳入县政府统一规划了。”曹清说,若这个项目能落地,牌坊社区将再也不愁集体收入,社区居民享受分红的好日子也指日可待。

▲渠县乡村新貌

乡镇感受


村干部思想和作风都有转变


“我们镇一共有4个村、2个社区,只有大雾村和神山村没挂‘黄牌’。起初,大家都没想到,挂‘黄牌’的比例会这么高。”三板镇党委书记阳林介绍,渠县村(社区)“头雁指数”量化考核10条标准,将原来由乡镇党委考核村干部的传统方式,“提级”到县委层面直接实施考核,而且考核结果直接和村干部的待遇挂钩,甚至可以歇职停薪直至“红牌”罚下,确实是在“动真格”。

随着“黄牌”被逐一发放到村、社区,阳林最大的感受是,村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都有明显的转变。接受记者采访时,在阳林组建的微信工作群中,各个村、社区会不时发布一些抓产业、办实事的工作场景,亮出各自的雄心。整治撂荒地、种黄花、种南瓜、栽玉米……基层干部都干劲十足,你追我赶,生怕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掉了队。

“以前,大家是反映问题比较多,主动想办法、谋出路比较少。”阳林说,按照县委要求,他们不仅在全镇召开了大会,还分别到每个村、每个社区开大会,对照“头雁指数”量化考核10条标准,帮助各地找问题、找差距,分析优势和劣势,从工作作风、产业谋划、思路创新、提升服务等多个方面,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在,大家都在往前冲,是个好现象。”

▲渠县“头雁指数”量化考核示意图



主管部门


有反向倒逼 也有正向激励

已储备380余名“头雁”后备人才


“有懈怠思想的村干部,需要从背后推一把,推不起来的就只有‘下课’了。”渠县县委组织部组织一股负责人李松坦言,他们创新推出“头雁指数”的初衷,就是要解决乡村振兴事业中“带头人”不能带好头的问题,同时也是下定决心,要将部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能力不足、激情不高、管理不严和业务不精等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挂‘黄牌’是一种反向倒逼。与之相匹配的,我们也有正向激励。”李松介绍,通过“头雁指数”量化考核,他们全面掌握了基层干部履职情况和精神状态,精准识别发现了一批有经营头脑、有奉献精神、有“三农”情怀和有“双带”能力的“领头雁”。对于优秀的“领头雁”,后期将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全县的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薪资待遇也实现了集体上涨,以激励他们更好地担当作为。

“在帮助基层干部提能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李松告诉记者,与“头雁指数”配套的“头雁课堂”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为重点,他们已开展“头雁课堂”专题实训五期,其中两期专门针对在职的村级党组织干部,另外三期主要针对“头雁招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既解决现有干部能力提升问题,也预防一些干部“下课”后无人可用的困境,“目前已有380余名后备人才,进入了我们的重点培养数据库。”

▲渠县“头雁课堂”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不怕现任村干部不上进。制度和标准都摆在那里,只要达不到要求,都将启动‘下课’程序。”渠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一直在通过线上线下发布乡村振兴“头雁招募令”,面向全县产业致富能手、在外经商务工人员以及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动员鼓励其参与乡村振兴,并予以政策支持,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以保证有人“下课”就有人能及时顶上来。

▲渠县发布的“头雁招募令”宣传画截图

今年以来,渠县县委组织部多次组织“头雁”集中学习,先后到达州市通川区、开江县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及广元市苍溪县和南充市营山县、阆中市等地接受现场培训。县域内,也组织过大家到有庆现代农业园、电商产业中心等地接受实训,以不断强化“头雁”领飞本领,着力培养一支理论强、思路清、想法活的“头雁”队伍,推动乡村振兴锻造过硬“头雁方阵”。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