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看渠县>详细内容

“纺织+文旅”深度融合!渠县户外服饰产业催生消费新场景

作者: 来源:达州融媒 发布时间:2025-05-24 13:36:41 点击数:522
扫一扫下载
渠县网APP

分享

分享到:

进入五月,龙舟赛、近郊露营、亲子野餐成为渠县文旅热词,“文旅+”也成为渠县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不断迭代升级的文旅新玩法,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助力释放更多消费潜力。

伴随“泛户外”场景需求的增长,户外运动类消费整体规模不断攀升。渠县深度聚焦户外纺织服装产业新赛道,将穿境而过的318国道文旅资源与本地轻纺服饰产业深度融合,开启“产业+旅游+文化”的全域发展新模式。

花海中的纺织美学

产业基因植入文旅场景

3月7日,渠县318国道沿线的35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趁着花开盛景,“賨都踏金浪·花海逐春光”——2025年渠县最美油菜花季促消费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渠县打造“花海骑行、观光赏游、宿集栖景”3大场景,精心策划了花海迷你马拉松、民俗表演、花海采风、“户外318”花海氛围打卡、花海助农直播、花海春日趣游、花海观光车赏花游、花海骑行之旅等4大类20项系列活动。

图片

油菜花节汉服花海走秀。

借助此次活动,渠县将纺织元素融入自然景观。花海集市中,渠县工业园区生产的户外休闲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色彩斑斓的遮阳伞、时尚实用的遮阳帽、舒适惬意的户外休闲椅,尤其畅销。现场展出的“渠县花礼”文创盲盒,融入非遗竹编、汉阙纹样等文化元素,内含定制丝巾、竹纤维毛巾等,让游客们爱不释手,当日线上线下销售超5000件。

在花田里,模特身着旗袍、汉服在花海中走秀,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为扩大渠县户外服饰知名度和影响力,渠县同步启动“纺织元素”摄影大赛,吸引全国2000余名摄影师参与。

图片

油菜花节汉服花海走秀。

“我们通过场景创新,结合318国道穿境而过的交通和文旅资源,让渠县的户外纺织产业‘可触摸、可体验’,既推广了产品,也提升了渠县‘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的品牌知名度。”渠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3月11日,渠县轻纺服饰企业“抱团”出征2025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并以“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为主题,携全产业链成果亮相,吸引近500家客商洽谈合作,斩获意向订单超80万件。

图片

花节花海马拉松。

此次参展,渠县以“户外318”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推出首款系列产品,展现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新格局。展会上,渠县企业凭借科技与设计融合的拳头产品,赢得海内外客商青睐。四川恒硕迪杰制衣有限公司的“晋恒”三合一防护冲锋衣,面料兼具防水、透气、耐磨性能,配色与版型融入流行元素,兼顾功能与时尚。四川恒辉制衣有限公司的“北极雪”产品,抗风抗水性能突出,同时具备湿气调节功能,适配高强度户外运动场景。四川戴尚帽业有限公司的“渠浠秀”户外渔夫帽,兼具轻量化与防晒功能,突破传统制帽工艺局限。

图片

油菜花节花海集市。

轻纺服饰产业是渠县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之一,已形成“纺纱织布—水洗印染—创意设计—成衣制造—销售外贸”全产业链条。目前该县拥有轻纺服饰企业129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从业人员近万人。近年来,渠县加速构建轻纺服饰特色产业集群,深化“户外318”区域品牌建设,不断扩大“渠县造”影响力。

国道沿线的非遗工坊

文化赋能产业链延伸

“以前的麦秆是只能烧了,现在就拿来编草编子,看电视、摆龙门阵都可以编。”近日,渠县龙凤镇村民付永志将草编子卖给草帽加工厂,拿到工钱后笑得合不拢嘴。

草编是龙凤镇的传统手工艺,“龙凤草编”已申报为达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小麦收获后,看似没用的麦秆在村民手里“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该镇的草帽加工厂已发展到20余家。

图片

渠县经开区企业的户外运动服饰展区。

看准非遗体验的市场机遇,渠县拾光小筑打造非遗体验区,游客可亲手体验竹编、草编、土布织造等渠县非遗文化。

“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编了一顶草帽,配上蝴蝶结,跟店里买的没啥区别,很有意义。”龙凤草编体验者张逸说。

在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的“汉朝街道”,游客穿行在“布庄”“酒坊”等商肆杂陈、人声熙攘的繁荣古城景象中,沉浸式体验汉朝烟火。博物馆设有汉服体验区,游客可穿着汉服参观,感受不一样的文博旅游体验。

图片

游客体验龙凤草编。

每个月,318国道线上的渠县文峰山景区工艺美学体验馆都将举办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和传承泥塑、扎染、草编、竹编、剪纸等非遗文化、民俗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教育普及,涵养青少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

同时,渠县还打造“云游渠县”微信小程序,游客可以在线上预约非遗体验馆、购买定制服饰、订酒店、查景区,同步解锁“纺织文化+318自驾游”电子勋章,实现“一部手机游渠县”。

“户外纺织不仅是产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文旅场景的打造,我们让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这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渠县经开区负责人说。

节庆经济激活产业链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协同”

五月中旬,渠县的油菜花海呈现丰收的金黄,龙舟赛的鼓声也在渠江上激荡。5月27日至29日,2025“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将在渠江渠县城区段举办。

此次龙舟赛是“宕”舟賨都里·“粽”享福美地,2025“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暨端午文化旅游活动周的活动之一。活动周期间,渠县将举办抓醉鸭子传统特色民俗、渠县非遗“长桌流水宴”、龙嬉谷漂流节、文峰山草坪音乐会暨露营基地消费等11项活动。

图片

青少年体验非遗扎染。

近年来,渠县注重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以节促游、以节兴业,通过精心策划油菜花节、端午龙舟赛、马拉松、彩亭展演等农文体旅节日活动,推进“节庆+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激活节庆经济“一池春水”。

龙舟赛举办在即,渠县顺田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浩亮每天要接待几拨定制服装的单子。“除了客户的订单,我们还会接各类服装的定制,最近基本上都是龙舟赛选手和啦啦队服装的定制。”田浩亮说。

图片

渠县轻纺服饰生产车间。

去年,顺田服装搬进了新打造的生产园区,并对各生产环节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智改数转’后,公司可以减少30%的人力,生产成本降低20%,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了。”田浩亮说。

“不用外出务工舟车劳顿,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在渠县土溪镇汉阙社区的达州市安踏嘉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53岁的赵显容坐在工位上缝合鞋面的后跟部位。

“我们土溪工厂主要是生产安踏的运动鞋,既可以给周边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可以让他们能照顾家庭。”达州市安踏嘉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剑说。

图片

渠县经开区轻纺服饰产业服装展示区。

像安踏嘉源土溪工厂这样的乡村共富工坊,渠县共有88家,其中69家主要从事文创产品和户外服饰配件生产,2025年一季度收入超1000万元。

同时,渠县依托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智慧公路物流港,实现轻纺服饰“线上下单、全国配送”的物流体系,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0%。2024年,渠县出港件1190.31万件,是2023年的2.5倍。

从花海到龙舟赛,从非遗工坊到智慧物流,渠县的“纺织+文旅”实践,不仅激活了消费新场景,更重塑了产业生态。渠县,这个曾经的劳务输出大县,正通过“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协作模式,实现从“打工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华丽转身。

+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